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73)
2023(4401)
2022(3734)
2021(3643)
2020(3009)
2019(6758)
2018(6518)
2017(12276)
2016(7341)
2015(8522)
2014(8633)
2013(7751)
2012(7326)
2011(6761)
2010(7091)
2009(6473)
2008(6291)
2007(5824)
2006(5412)
2005(4964)
作者
(18624)
(15471)
(15259)
(14913)
(10040)
(7198)
(7096)
(5980)
(5941)
(5938)
(5200)
(5048)
(5027)
(4922)
(4917)
(4814)
(4741)
(4650)
(4497)
(4490)
(4001)
(3853)
(3710)
(3689)
(3590)
(3582)
(3503)
(3401)
(3129)
(3104)
学科
(20569)
经济(20543)
管理(19725)
(18047)
(13665)
企业(13665)
中国(10726)
(8915)
教育(7792)
(7343)
方法(6783)
(6681)
数学(6031)
数学方法(5826)
农业(5762)
理论(5369)
及其(5228)
(5158)
贸易(5156)
(5144)
政策(5121)
(5055)
教学(4955)
业经(4931)
地方(4608)
方针(4505)
(4447)
(4447)
阐述(4447)
(4256)
机构
大学(97833)
学院(95250)
(37723)
经济(36720)
管理(34999)
研究(33764)
理学(29577)
理学院(29209)
管理学(28547)
管理学院(28355)
中国(24202)
(20965)
(19350)
科学(18443)
(16395)
(16235)
(16216)
师范(16154)
中心(15267)
研究所(14403)
财经(14297)
北京(13849)
教育(13699)
(13503)
(12950)
师范大学(12759)
(12618)
(12479)
业大(11956)
技术(11279)
基金
项目(58069)
研究(48891)
科学(46583)
基金(39839)
(32670)
国家(32282)
社会(29182)
科学基金(28076)
社会科(27484)
社会科学(27480)
教育(25646)
(23442)
编号(22146)
成果(20542)
(20199)
基金项目(19681)
资助(17066)
课题(16996)
自然(16740)
自然科(16365)
自然科学(16362)
自然科学基金(16071)
(14471)
大学(13790)
(13578)
项目编号(13160)
(13146)
重点(13082)
规划(12840)
(12646)
期刊
(45185)
经济(45185)
研究(36215)
教育(27874)
中国(25883)
(14006)
管理(13471)
(13000)
(11099)
金融(11099)
学报(11030)
科学(10786)
大学(10496)
技术(9127)
农业(8988)
学学(8058)
业经(7646)
经济研究(7086)
财经(7068)
职业(6866)
(6159)
图书(6039)
问题(5510)
(5504)
(5355)
论坛(5355)
高等(5057)
国际(4721)
(4530)
书馆(4425)
共检索到1588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庆  
文章从大学生就业政策过程优化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北京地区部分大学进行个案访谈,认为大学生对于就业政策的认知缺陷与大学生在就业决策过程中缺乏参与具有密切联系,提出要强化大学生在就业政策过程中的有序参与。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罗建河  
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变革充分体现了政策"去身份化"的过程;从"统包统分"到"自主择业"再到"大众创业"对应着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身份本位"、"身份淡化"和"身份剥离"。在"政策惯性"的视角下,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去身份化"仍然存在亟待解决的遗留问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阳  陈怡  刘晓婕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将有利于个人的人力资本投资实现收益,有利于高校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有利于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因此,微观个体、中观环境和宏观政策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因素,培养其就业能力应是一个由个体、家庭和学校、政府参与的系统过程。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欣  
随着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愈来愈突出,就业竞争愈来愈激烈,就业与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21世纪经济发展的最大挑战。本文从分布结构的不平衡、毕业流向的多元化、人才需求的复合化、就业岗位的大众化四个方面,探求了大学生就业走势,并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边勃  杨宇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涉及社会价值体系对女性的偏见或歧视、企业经济价值与女性社会价值的冲突、法律保障相对滞后等多个方面。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题,需要从转变社会价值观、完善法律保障体系和学校教育等方面多管齐下,共同构建女大学生就业服务和保障体系,促进女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白文龙  
从就业心理的社会母系统分析、就业心理子系统结构分析和就业心理维度归因分析对社会关注的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进行了全面剖析,指出内外两条改善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智灵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近年来高校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随着高校扩招的学生陆续进入职场,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面临新的挑战,遭遇新的矛盾。基于这些问题,必须寻找有效的对策,以提高大学生就业的成功率。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马于强  崔雅莉  
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重点研究了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客观因素,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充分就业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忠平  
高校毕业生是我国急需的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妥善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必须从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建立起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飞龙  
大学生就业难早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因为它不仅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而且还关系到毕业生自身价值的实现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等,所以妥善解决好这个难题意义深远。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影响当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余桔云  
一方面存在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劳动力素质结构迫切要求增加大学生供给。矛盾的根源:经济发展的区域性造成大学生配置的扭曲;相关人事制度阻碍了大学生的流动;教育改革跟不上市场化就业的要求。从而提出破解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对策:塑造市场就业环境,引导大学生合理流动;改革相关教育体制,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体勤  江岩  
本文认为,要从根本上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必须从就业力的角度审视大学生就业政策,推动政策目标从"就业率"向"就业力"转变,把就业指导与供需见面政策向前推进,建立政府、高校、企业紧密配合、共同推动的就业政策体系,促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的深层次对接。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国政  
本文在分析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基础后,总结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扶持大学生就业的成功经验。借鉴国外经验,立足我国现实情况,探索我国扶持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晓峰  薛二勇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占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一半以上,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虽然我国初步形成了大学生就业的政策体系,但政策的产生是社会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相互博弈的产物,这就使大学生就业政策之间缺乏有效的协同。具体表现为:政策制定主体协同不足,导致政策实施难;就业市场政策协同不够,导致政策设计失真;就业激励政策缺乏协同,导致激励效果降低。为此,一要加强政策制定主体的协同,破解就业体制的障碍;二要有效调控就业市场,保障大学生的就业权益;三要健全激励政策,鼓励大学生灵活、自主的就业。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鄂义强  刘晓莉  
增强各政策制定主体协同性,改善大学生就业政策环境。重大就业政策出台前吸纳各高校大学生代表参与听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需要,对专门性的就业法律法规以及大学生就业法律法规进行修订。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大学毕业生是国家高层次人力资源,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合理分配高等人力资源,不仅有利于社会公平稳定,还关系到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落实,以及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良性发展。大学生就业政策是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