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77)
- 2023(4332)
- 2022(3334)
- 2021(3344)
- 2020(2416)
- 2019(5591)
- 2018(5510)
- 2017(8787)
- 2016(5686)
- 2015(7094)
- 2014(7442)
- 2013(6370)
- 2012(5817)
- 2011(5150)
- 2010(5609)
- 2009(4589)
- 2008(4591)
- 2007(4454)
- 2006(3911)
- 2005(3376)
- 学科
- 济(10801)
- 经济(10785)
- 管理(10386)
- 中国(9675)
- 教育(9513)
- 教学(9310)
- 理论(7187)
- 业(5931)
- 学法(5818)
- 教学法(5818)
- 农(5374)
- 学理(4591)
- 学理论(4591)
- 地方(4294)
- 政治(4145)
- 思想(4068)
- 学校(4019)
- 企(3991)
- 企业(3991)
- 思想政治(3970)
- 政治教育(3970)
- 治教(3970)
- 德育(3912)
- 农业(3655)
- 业经(3541)
- 工作(3245)
- 研究(2997)
- 和(2623)
- 发(2566)
- 制(2482)
- 机构
- 大学(66720)
- 学院(65035)
- 研究(22266)
- 管理(16866)
- 京(15916)
- 教育(15871)
- 济(15739)
- 范(15562)
- 师范(15414)
- 经济(14886)
- 中国(14382)
- 理学(13339)
- 职业(13323)
- 技术(13286)
- 科学(13066)
- 理学院(13049)
- 江(12874)
- 管理学(12368)
- 管理学院(12239)
- 师范大学(12216)
- 北京(10756)
- 中心(10715)
- 州(10585)
- 所(10255)
- 职业技术(9523)
- 技术学院(9479)
- 研究所(9070)
- 财(8726)
- 院(8671)
- 农(8639)
共检索到1196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化凯
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解决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途径。文章以襄樊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为例,论述了其课程建设的基本内容是以活动课为主,理论课为辅,构建就业指导课的结构体系;整体设计,分步实施,构建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以学生评价为重要指标,建立就业指导课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
襄樊学院 就业指导 课程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冉 闻明晶
通过对已经学习了就业指导课程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对改善就业应对方式、缓解就业压力的效果不显著,主要表现为:被调查大学生就业应对方式总体比较消极,身处就业情境中的大三、大四学生承受着较高水平的就业压力,就业指导课程效果不佳。其原因在于:一是课程价值取向偏颇,二是课程组织体系不完善,三是教学缺乏针对性。为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有效性,应确立面向社会、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知识学习为条件的课程价值取向,建立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融合于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课程群,掌握学生差异,因材施教。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指导课程 课题有效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顾胜贤
文章阐述了创新创业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分析了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如创新创业课程没有纳入学校就业指导体系;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缺乏创业实践;"双创"教育重理论、轻实践,进而从课程体系化、教学有效性、课外操作性三方面提出了健全就业指导体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创新创业 大学生就业指导 探索与实践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高扬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冰
一、片面追求效率扫描当前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它已经有意无意地染上了片面追求效率的色彩:过分注重功利,追求表面就业率,妄图实现职业发展教育的"速成化",依靠单一知识灌输模式,把职业发展的教育过程仅仅看作是对学生施加外部影响的过程,用统一的标准、规格、内容、手段与方式去影响素质、禀赋、背景、志趣等千差万别的学生。这主要表现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梁榕 薛峰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然成为一个社会问题,高校的就业指导水平亟待提高和创新。以江苏省用人单位及毕业生跟踪调查的大量数据为依据,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尖锐问题以及背后折射出的就业指导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依循以人为本、德技并重、延伸服务的理念,设计了"全程化+跟踪式"就业指导模式。该模式已应用于江苏某高校的具体实践之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希望这一研究工作对于改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 就业指导模式 大数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孔祥
将大学生就业指导方案的设计分为三个层次,即以学生个体为作用对象进行的方案设计活动;以全班学生为作用对象进行的方案设计活动;以全校学生为作用对象进行的方案设计活动。探讨大学生就业指导方案的层次问题,是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适应新情况、新形势的需要,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建设和工作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指导 方案设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谢广明
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逐步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习惯的养成,是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当中的内在需求。如何在就业择业的指导课上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通过提高法制教育,进行教学内容改革,优化教学方法,来帮助大学毕业生依法、理性就业。
关键词:
法律意识 就业指导 毕业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韩琦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互联网+"这个理念不断渗入社会的各个行业中,并成为现代化的标志。高校教学模式必将在这轮现代化浪潮中实现蜕变,将"互联网+"理念及其技术应用到课程教学改革中,是高校课程改革的必经之路。那么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互联网+"就业指导课程应该是怎样的?研究探索如何综合运用云技术、大数据、社交网络等"互联网+"相关技术,围绕教育教学目标,突破物理空间,全面调动学校能够组织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通过构建包括资源超丰沛的就业指导课程教育教学资源平台、智能教学终端和大数据教学效果,考察分析系统的"互联网+"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来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转型与升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岳德军 张红旗
大学生就业是社会就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生之本、安国之基、兴国之策。传统的高校就业指导时间滞后、内容陈旧,已不能适应大学生就业的需求,高校应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实施全程化学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增强大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主动性,全面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就目前现实情况看,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是两方面原因导致:一是社会劳动就业大环境带来的挑战。例如:我国就业与劳动保障制度不健全等体制性因素带来就业阻力;经济结构调整与生产转型造成用工人数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余新丽 刘建新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实际就业关系密切,是影响就业指导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通过对“大学生就业能力问卷”调查结果的因素分析,发现大学生就业能力包括四个因素:应聘能力、团队能力、创新能力和个性特征;用四维结构的就业能力衡量就业指导课程培训效果时发现,参训学生的应聘能力和团队能力方面得到显著改善,而创新能力和个性特征则没有发现明显改善。通过对“上海交通大学2006届毕业生调查问卷”所得数据的回归分析,发现就业能力中三个维度———团队能力、创新能力和个性特征对就业满意度有显著的贡献。最后对研究结论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就业能力 就业指导 指导效果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军胜 牛丽
<正>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革新,就业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不断演变,使得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教学也必须适应新发展环境进行相应的改革与优化。现阶段众多学校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教学都注重技能与知识的及时更新,同时保证学生掌握技术与现代化发展高倍镜相吻合,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等新兴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人才的适应性,保证培养的人才可以满足社会与国家发展基本需求。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琳 赵健
在职业心理辅导体系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强化心理调适的作用,帮助大学生提高职业决策能力,通过设置职业生涯设计、就业技巧指导、资助创业指导、职业心理辅导与调试的内容,将职业心理辅导内化于就业指导过程,以职业生涯设计为主体,以提高职业自我效能感、编制特色教材、运用测评工具、开展个体指导和明确辅导员核心指导角色等策略,促进大学生的职业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秀俊 于建波
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是做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保障,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就业指导机构的职能没有充分发挥、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与发展薄弱、对就业指导服务和就业指导课程的认识不到位、就业指导服务信息化功能不足、就业指导服务的保障机制不够的问题。为此,文章从完善工作机制、优化队伍建设、强化就业指导职能、建立就业保障机制、搭建服务平台等方面提出了构建和完善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途径。
关键词:
就业指导 服务体系 构建与完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薛晓静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出台,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每年高校毕业生的人数都呈现上升趋势。仅2014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达到727万人,再加上重新就业的人员,就业市场的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凸显的主要矛盾。文章从高校角度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及出现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即高校应以就业市场为导向,更新教学理念;应以就业能力为目标,丰富教学内容;应以就业教育为核心,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关键词:
高校 大学生 就业指导 职业生涯规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