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90)
- 2023(3630)
- 2022(3136)
- 2021(3147)
- 2020(2529)
- 2019(5861)
- 2018(5937)
- 2017(9497)
- 2016(6542)
- 2015(8199)
- 2014(8753)
- 2013(7491)
- 2012(6879)
- 2011(6375)
- 2010(6807)
- 2009(5633)
- 2008(5639)
- 2007(5417)
- 2006(4762)
- 2005(4417)
- 学科
- 管理(13145)
- 济(11347)
- 经济(11328)
- 教育(11314)
- 教学(10742)
- 业(10085)
- 中国(9250)
- 理论(9007)
- 企(7538)
- 企业(7538)
- 学法(6850)
- 教学法(6850)
- 学理(5605)
- 学理论(5605)
- 农(5535)
- 研究(4397)
- 政治(4055)
- 思想(4032)
- 法(3959)
- 学校(3932)
- 财(3923)
- 思想政治(3887)
- 政治教育(3887)
- 治教(3887)
- 德育(3856)
- 农业(3751)
- 业经(3588)
- 制(3570)
- 学(3352)
- 方法(3015)
- 机构
- 大学(80239)
- 学院(79830)
- 研究(25596)
- 管理(19924)
- 济(18833)
- 京(18328)
- 范(17918)
- 经济(17857)
- 师范(17789)
- 教育(17477)
- 中国(16613)
- 科学(16041)
- 江(15970)
- 理学(15737)
- 职业(15561)
- 技术(15419)
- 理学院(15400)
- 管理学(14663)
- 管理学院(14520)
- 师范大学(13787)
- 所(13557)
- 州(13054)
- 北京(12392)
- 研究所(11777)
- 农(11698)
- 中心(11522)
- 财(11389)
- 技术学院(11120)
- 职业技术(10984)
- 业大(10339)
- 基金
- 项目(43621)
- 研究(40650)
- 科学(31354)
- 教育(25627)
- 基金(22991)
- 编号(21655)
- 省(21122)
- 成果(20471)
- 社会(18991)
- 家(18414)
- 课题(18077)
- 国家(18067)
- 社会科(17490)
- 社会科学(17484)
- 划(17360)
- 年(16414)
- 科学基金(14217)
- 项目编号(12378)
- 大学(11945)
- 规划(11915)
- 基金项目(11508)
- 研究成果(11481)
- 性(11437)
- 度(10927)
- 重点(10763)
- 阶(10201)
- 段(10185)
- 阶段(10155)
- 资助(10119)
- 一(9898)
共检索到1414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谢广明
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逐步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习惯的养成,是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当中的内在需求。如何在就业择业的指导课上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通过提高法制教育,进行教学内容改革,优化教学方法,来帮助大学毕业生依法、理性就业。
关键词:
法律意识 就业指导 毕业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少洪
大学生是一个主要的社会群体,是民族的希望,其法律意识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自身的发展,更会直接影响国家和社会的法制建设水平。本文在分析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措施,即: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法律基础课堂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法制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法制教育的自觉性和构建高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学生法制教育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邹春霞
文章首先阐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意义。然后分析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与问题。接着指出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视角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促进大学生形成独立人格,增强大学生的批判意识,引导大学生建立问题意识和创业意识,强化大学生的洞察力和决策力。最后提出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视角下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构建需要从转变就业指导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和就业观等方面着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钱智民
在地方高校向服务社会经济的应用型高校转变的关键时期,各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面临新的挑战。高校专业调整滞后,与市场需求错位,教学模式和企事业单位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需求错位,高校与实习实训基地的合作有限,学生缺乏就业培训空间,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高校转型过程中,提升综合办学实力,发展优势特色学科,根据市场需求,增加新型优势专业,建立校企合作新模式等方法都可以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关键词:
高校转型 就业竞争力 就业基地 众创空间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伟安 黄联国
在全面实行"双向选择"就业机制、大学生在求职应聘中处于弱势地位的情况下,加强大学生就业法律指导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而紧迫。通过反思目前就业法律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加强这项工作对大学生、高校和社会的积极意义,阐述了必须把法律指导作为高校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并针对大学生在校学习、求职应聘、岗前教育、离校后的不同阶段,探讨了从人员和机制上加强就业法律指导工作的可行性,提出了强化这项工作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 法律指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梁嘉
针对大学生可持续性就业能力的培养,分析其必要性、培养要求及培养内容。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大学生可持续性就业精神的培养方式和可持续性就业能力的培养途径。结果表明:大学生可持续性就业能力的提升,可以发挥进入职场后的核心竞争优势,确保自身能够以最理想的方式就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春霞
本文阐述了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对大学生法律意识水平偏低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意识教育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大学生 法律意识 培养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冉 闻明晶
通过对已经学习了就业指导课程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对改善就业应对方式、缓解就业压力的效果不显著,主要表现为:被调查大学生就业应对方式总体比较消极,身处就业情境中的大三、大四学生承受着较高水平的就业压力,就业指导课程效果不佳。其原因在于:一是课程价值取向偏颇,二是课程组织体系不完善,三是教学缺乏针对性。为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有效性,应确立面向社会、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知识学习为条件的课程价值取向,建立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融合于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课程群,掌握学生差异,因材施教。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指导课程 课题有效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高扬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化凯
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解决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途径。文章以襄樊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为例,论述了其课程建设的基本内容是以活动课为主,理论课为辅,构建就业指导课的结构体系;整体设计,分步实施,构建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以学生评价为重要指标,建立就业指导课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
襄樊学院 就业指导 课程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冰
一、片面追求效率扫描当前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它已经有意无意地染上了片面追求效率的色彩:过分注重功利,追求表面就业率,妄图实现职业发展教育的"速成化",依靠单一知识灌输模式,把职业发展的教育过程仅仅看作是对学生施加外部影响的过程,用统一的标准、规格、内容、手段与方式去影响素质、禀赋、背景、志趣等千差万别的学生。这主要表现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薛晓静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出台,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每年高校毕业生的人数都呈现上升趋势。仅2014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达到727万人,再加上重新就业的人员,就业市场的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凸显的主要矛盾。文章从高校角度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及出现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即高校应以就业市场为导向,更新教学理念;应以就业能力为目标,丰富教学内容;应以就业教育为核心,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关键词:
高校 大学生 就业指导 职业生涯规划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徐颖云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试图从加强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入手,通过对传统就业指导基本途径、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从认识职业和利用职业资源、加强个体就业指导和就业研究、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学生涯规划体系、加强就业实习和创业教育等方面创新途径,构建起集体指导与个体指导相结合、职业规划与就业力提升相结合、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就业指导与就业研究相结合的就业指导体系。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指导 创新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