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22)
2023(5810)
2022(5019)
2021(4960)
2020(4045)
2019(9326)
2018(8928)
2017(17601)
2016(10393)
2015(12128)
2014(12492)
2013(11671)
2012(11081)
2011(10096)
2010(10677)
2009(10007)
2008(10092)
2007(9549)
2006(8876)
2005(8594)
作者
(28786)
(23805)
(23728)
(23181)
(15659)
(11424)
(10973)
(9269)
(9159)
(9157)
(8134)
(8086)
(7802)
(7775)
(7768)
(7388)
(7192)
(7097)
(7094)
(6992)
(6198)
(5917)
(5751)
(5623)
(5526)
(5476)
(5437)
(5354)
(5050)
(4829)
学科
(34970)
经济(34919)
管理(28989)
(27199)
(21069)
企业(21069)
中国(15039)
(13017)
方法(12604)
(11455)
数学(11130)
数学方法(10826)
(10038)
教育(9208)
(9045)
(8683)
贸易(8676)
(8423)
(8261)
银行(8257)
(7943)
农业(7940)
(7690)
金融(7689)
业经(7604)
理论(7327)
地方(6792)
(6627)
财务(6604)
财务管理(6589)
机构
大学(147857)
学院(144293)
(60474)
经济(58852)
研究(53041)
管理(52485)
理学(43000)
理学院(42489)
中国(42291)
管理学(41626)
管理学院(41338)
(32549)
(32473)
科学(28290)
(27434)
(24962)
中心(24449)
财经(24031)
研究所(23790)
(22121)
(22075)
北京(22035)
师范(21946)
(21663)
(19693)
(18788)
经济学(18081)
业大(17462)
财经大学(17415)
师范大学(17344)
基金
项目(81497)
研究(66507)
科学(64179)
基金(56281)
(46917)
国家(46395)
社会(39671)
科学基金(39463)
社会科(37367)
社会科学(37359)
教育(33676)
(32115)
编号(29286)
基金项目(27752)
(27751)
成果(27478)
资助(25199)
自然(23925)
自然科(23392)
自然科学(23387)
自然科学基金(22984)
课题(22341)
(19328)
(18604)
(18514)
重点(18414)
大学(18313)
(17621)
项目编号(17579)
教育部(16955)
期刊
(76073)
经济(76073)
研究(56354)
中国(37510)
教育(31842)
(25249)
(22477)
金融(22477)
管理(21242)
(21196)
学报(17928)
科学(16772)
大学(15353)
农业(14103)
财经(13023)
技术(12636)
学学(12531)
业经(12268)
经济研究(11617)
(11282)
问题(9890)
(9711)
国际(8689)
图书(8481)
理论(8008)
职业(7650)
世界(7292)
(7151)
论坛(7151)
实践(6992)
共检索到2519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蓉   田启明  
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还关系到社会经济和国家安全稳定。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当前教育和人力资源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旨在分析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发展现状、大学生就业特点与常见问题,并提出建立人才供求信息系统、推出高品质就业服务、政府提供政策引导三项对策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毓洲  
高校大规模扩招使得大学毕业生的人数急剧增加,加之近年来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下岗工人需要再就业,以及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就业教育滞后、大学生就业观不正确等因素,造成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一部分大学生走出校门就失业。文章提出,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政府要出台引导政策,高校要加强教育,学生要提高自身素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国洪  刘立新  
面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我们宜采取以下应对措施:一是主动适应市场需求,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二是加强就业指导,增强就业技能;三是调整就业心态,避免或减少受挫;四是改变政府职能,搭建就业平台;五是提升自身素质,积极应对多变的市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袁敬伟  陈军  
大学生是我国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在大学生中开展就业指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重点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等。一、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发展和现状在我国,在大学生中开展就业指导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16年。当时的清华学校就开展了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活动,并且成立了相关的机构,随后其它学校也纷纷效仿,为社会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然而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其整体收效甚微。新中国成立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劳动力就业采取统包统分的办法,就业指导一度被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所取代。伴随着改革的深入展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也在逐步深化,为就业指导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斌  束建华  
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违法现象也不断出现。大学生就业法制化的缺失,严重侵害了大学生就业的合法权益,对此,进行大学生就业的法制化研究有其现实的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廖克玲  
针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分析存在这种状况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探讨有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为解决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找出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贾美倩  
在分析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分析了高职院校大学生与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的优劣势,并探讨了国外职业教育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就业指导服务,在比较视野下提出了加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晓玲  
近年来,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女大学生就业难是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解决这一问题也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高校作为"人才加工厂"应充分发挥其教育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从专业设置、能力培养、自主创业及就业指导等方面入手,提高女大学生就业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琳琳  贾东超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提升就业力是帮助大学生更好就业的一个重要措施。通过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力现状的分析,从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学生自身四个方面寻求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有效途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马于强  崔雅莉  
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重点研究了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客观因素,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充分就业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忠平  
高校毕业生是我国急需的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妥善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必须从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建立起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陶培之  
城镇化发展与就业结构变化有较强的相关性。我国城镇化发展促进了女大学生就业,而女大学生投身城镇化建设事业是城镇化发展的内在需求。以人为本的新城镇化建设应着力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完善中小城镇功能结构,支持女大学生自主创业,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必将得到缓解甚至在一段时间后最终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浙江财经学院学生课题组  
为了解当前女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本课题组于2011年6-7月期间,对杭州市下沙5所财经类院校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企业资深人员,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老师的现场访谈,以及对已就业的女大学生的跟踪调查,分析女大学生当前就业质量、择业取向、求职渠道、就业意愿等问题,并给予合理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世刚  
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对女大学生的性别歧视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彰显公平正义的社会建设目标相背离,认清并解决女大学生遭受的就业歧视问题,是持续改善民生的客观要求,也是彰显社会公平与公正的重要途径。文章阐述了当前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现状,分析了造成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峰  仇大勇  
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因素很多,其中二元经济和管理体制因素引起劳动力市场分割,是影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只有通过缩小城乡差距和打破行政垄断,建立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促进大学毕业生在城乡劳动力市场之间和体制内外劳动力市场之间自由流动,发挥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作用,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才能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