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15)
2023(11771)
2022(9756)
2021(9449)
2020(7616)
2019(17146)
2018(17112)
2017(30376)
2016(17993)
2015(20209)
2014(20200)
2013(18129)
2012(16497)
2011(15081)
2010(15557)
2009(14093)
2008(13367)
2007(12355)
2006(11070)
2005(9928)
作者
(44593)
(36950)
(36848)
(35338)
(23477)
(17510)
(17030)
(14339)
(14307)
(13660)
(12349)
(12266)
(11721)
(11562)
(11538)
(11533)
(11349)
(10994)
(10944)
(10471)
(9460)
(9193)
(8824)
(8780)
(8716)
(8352)
(8185)
(8163)
(7505)
(7488)
学科
(45905)
经济(45831)
管理(44940)
(38443)
(30081)
企业(30081)
教育(24854)
中国(24738)
(18892)
(16091)
理论(15107)
方法(15045)
(13001)
(12778)
教学(12682)
数学(12388)
农业(12251)
数学方法(12049)
业经(11976)
(10851)
地方(10238)
(10196)
贸易(10191)
(9955)
银行(9941)
(9937)
(9599)
(9539)
技术(8973)
(8942)
机构
大学(228540)
学院(223402)
研究(79189)
(78570)
经济(76316)
管理(75733)
理学(64064)
理学院(63219)
管理学(61674)
管理学院(61222)
中国(53693)
(49582)
科学(45533)
(43071)
师范(42768)
(41001)
教育(40502)
(38180)
(37509)
中心(35681)
研究所(34316)
师范大学(34111)
(33077)
北京(32123)
财经(30879)
技术(29966)
(29451)
业大(29361)
(29243)
(27947)
基金
项目(142196)
研究(118876)
科学(112844)
基金(95753)
(80541)
国家(79633)
社会(70341)
科学基金(67854)
社会科(66103)
社会科学(66094)
教育(64261)
(58974)
编号(53958)
(50919)
成果(49481)
基金项目(48339)
课题(41860)
自然(39832)
自然科(38912)
自然科学(38901)
资助(38371)
自然科学基金(38174)
(36052)
重点(33438)
项目编号(32811)
(32666)
(32097)
(31765)
规划(31361)
(30244)
期刊
(93098)
经济(93098)
研究(82202)
教育(74619)
中国(61874)
(32101)
(31638)
学报(30788)
管理(28412)
科学(27064)
大学(26381)
技术(23133)
农业(21610)
学学(21205)
(20858)
金融(20858)
职业(18757)
业经(17311)
图书(15326)
财经(15011)
经济研究(14925)
(13184)
(13012)
论坛(13012)
高等(11395)
(11328)
书馆(11261)
图书馆(11261)
技术教育(11222)
职业技术(11222)
共检索到3623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庞荣申  梁瑞敏  陈云尚  赵丽丽  
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就业环境及自身素质的原因,在高校产生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他们或"有业不就",或"有业难就",或"就业难"。对此,高校有责任认真审视自身在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的缺失,找出症结,采取措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帮助指导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顺利就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前进  
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经济、社会、高等学校和毕业生个人等因素。要更好地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政府必须加强调控,提供就业岗位,营造良好就业环境;高等院校应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毕业生个人要努力提高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遐  杨占昌  李睿  
正确分析大学生就业的矛盾和问题,因势利导,科学应对,深化改革,合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首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然后针对就业困难的局面提出了应该采取的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姚晓红  吕红雁  张晓霞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经济社会方面的原因、高校方面的原因,也有大学生自己的原因。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国家政策、法律的制定与引导,就业环境的改善,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等方方面面。因此,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社会、高校、贫困生等各方面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毕瑜林  
高校毕业生中渐渐形成的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已成为高校特别关注的对象,其就业问题严重影响就业工作的全局。本文综合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特征并给出新的界定,通过对自身因素、社会环境、家庭因素、学校教育等方面问题以及成因的分析,有针对性地通过系统化职业教育体系、心理辅导、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信息库等方式,切实有效地给予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职业指导,注重对其实践能力的培养,全方位提高其就业能力,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实现人生价值,助力成才梦与就业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姜丽萍  张鑫  杨静  
当前大学生在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爱护公物和保护环境等方面,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公德缺失现象。造成大学生缺失社会公德的原因主要是受传统伦理思想、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以及当前公德教育存在缺陷、我国公民道德法律化程度偏低等。加强大学生公德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转变观念,探索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新方法;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载体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谭忠秀  
少数民族贫困女大学生背负女性、少数民族、家庭贫困三重不利条件,是就业中的特别弱势群体。本文从社会、用人单位、学校、家庭及个人几方面分析了导致少数民族贫困女大学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文章指出政府应完善促进公平就业的相关政策法规与保障措施;高校要重视对少数民族贫困女大学生的教育与引导;家庭应给予更多的亲情关怀与精神鼓励;少数民族贫困女大学生自身要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罗小涛  
目前大学生就业能力教育缺失主要体现在学生在校期间的就业意识淡薄、学校的就业指导力度不够和学校与就业市场之间就业交流平台的不完善。对此,应当通过加强学生在校期间的就业意识,不断挖掘大学生的自我就业教育能力,转变学校的就业服务的态度,加强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训和完善学校与就业市场之间的就业信息交流平台等手段建立大学生就业能力教育机制。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肖云  霍丽丽  
随着大学生"村官"任职期满的到来,其再就业问题日益凸显。由于大学生"村官"工程缺乏战略性规划、大学生当"村官"的动机与现实需求不协调及其创业条件欠缺等原因,目前大学生"村官"的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应构建大学生"村官"的系统工程,引导大学生"村官"正确面对再就业,优化其续聘的条件和环境,并加大对其在农村创业的支持,搭建分流其就业去向的良好平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立华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大学生诚信缺失事件不断发生。文章在透视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的基础上,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珏  
传统观念一直将政治信仰作为衡量我国大学生道德水平高低的标准。事实上缺少道德信仰才是当代大学生道德水平下降、道德失范现象的主要原因。在社会转型期间,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群体,道德现状的主流是积极的,但也存在着信仰方面的危机,并影响着道德领域。要解决大学生道德失范问题,必须加强道德信仰教育,以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为标杆,加大失德成本,打造大学生道德信仰的心灵家园。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焦勇  
当前关于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探究已成为政府、社会、业界学者关注的焦点,准确认知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深层原因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逻辑起点和根本所在。大学生就业困难具有群体属性和社会属性。文章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困难本质的认识,从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结构、国家经济产业结构、大学生就业的组织管理、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等四个方面,剖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深层原因。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强  
近年来,我国每年有近200万贫困大学生就业,贫困大学生就业已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就业日趋困难的情况下,高校就业工作的重点难点就在于如何更好地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边勃  杨宇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涉及社会价值体系对女性的偏见或歧视、企业经济价值与女性社会价值的冲突、法律保障相对滞后等多个方面。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题,需要从转变社会价值观、完善法律保障体系和学校教育等方面多管齐下,共同构建女大学生就业服务和保障体系,促进女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智灵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近年来高校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随着高校扩招的学生陆续进入职场,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面临新的挑战,遭遇新的矛盾。基于这些问题,必须寻找有效的对策,以提高大学生就业的成功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