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15)
- 2023(16136)
- 2022(14080)
- 2021(13421)
- 2020(11244)
- 2019(25819)
- 2018(25497)
- 2017(49862)
- 2016(27066)
- 2015(30648)
- 2014(30790)
- 2013(29479)
- 2012(27198)
- 2011(24406)
- 2010(24719)
- 2009(22770)
- 2008(21235)
- 2007(18438)
- 2006(16118)
- 2005(13542)
- 学科
- 济(101802)
- 经济(101604)
- 管理(79318)
- 业(72307)
- 企(60522)
- 企业(60522)
- 方法(48632)
- 数学(41742)
- 数学方法(41121)
- 中国(29615)
- 财(29116)
- 农(28859)
- 业经(23205)
- 学(20489)
- 地方(20211)
- 理论(19706)
- 农业(18944)
- 贸(18360)
- 贸易(18353)
- 制(18313)
- 易(17857)
- 和(17361)
- 务(17182)
- 财务(17105)
- 财务管理(17070)
- 教育(16616)
- 技术(16361)
- 企业财务(16131)
- 环境(15838)
- 策(15604)
- 机构
- 大学(374443)
- 学院(370691)
- 管理(149514)
- 济(147025)
- 经济(143821)
- 理学(130345)
- 理学院(128948)
- 管理学(126561)
- 管理学院(125873)
- 研究(119460)
- 中国(87256)
- 京(78126)
- 科学(72087)
- 财(69797)
- 所(57295)
- 财经(55808)
- 中心(54961)
- 农(53640)
- 江(53222)
- 业大(52725)
- 研究所(52097)
- 范(51624)
- 师范(51247)
- 经(50958)
- 北京(49205)
- 经济学(44122)
- 院(43819)
- 州(42903)
- 财经大学(41667)
- 农业(41641)
- 基金
- 项目(256528)
- 科学(203198)
- 研究(193046)
- 基金(185949)
- 家(159331)
- 国家(157945)
- 科学基金(137452)
- 社会(122231)
- 社会科(115181)
- 社会科学(115149)
- 省(99806)
- 基金项目(98473)
- 教育(91148)
- 自然(88204)
- 自然科(86146)
- 自然科学(86127)
- 自然科学基金(84554)
- 划(84002)
- 编号(80362)
- 资助(76521)
- 成果(66201)
- 部(57782)
- 重点(56808)
- 课题(55205)
- 发(53754)
- 创(53297)
- 教育部(50482)
- 大学(50260)
- 项目编号(49843)
- 创新(49434)
- 期刊
- 济(156607)
- 经济(156607)
- 研究(112450)
- 中国(70068)
- 学报(54309)
- 管理(53707)
- 财(53202)
- 教育(52738)
- 科学(50322)
- 农(48537)
- 大学(43805)
- 学学(39909)
- 农业(33971)
- 技术(32786)
- 融(30370)
- 金融(30370)
- 财经(26730)
- 业经(26171)
- 经济研究(25129)
- 经(22877)
- 图书(20314)
- 问题(20146)
- 理论(17462)
- 科技(17297)
- 技术经济(16900)
- 版(16569)
- 现代(16275)
- 业(16244)
- 实践(15976)
- 践(15976)
共检索到5357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林成华 洪成文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大学生就业公平失衡问题已成为我国各级政府、教育部门、高校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就业公平失衡并非单一性的简单问题,一旦出现不测,就会引发连环问题出现,甚至引发社会骚动,最终对社会稳定和政府执政能力构成重大威胁。从家庭社会资本差异归因、制度惯性归因、用人单位选择偏好归因、政府治理责任归因等方面入手,诊断和把握现有大学生就业公平失衡的现象及表现,进而从个体人力资本效率损失、家庭利益损失、社会排斥等方面分析大学生就业公平失衡的社会效应和社会危机演化路径。从法治与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视角为政府化解就业公平失衡问题提供政策建议,希冀就业公平失衡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公平 公平失衡 社会危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沈焕泉
本文主要从现实因素与能力观、归因方式、自我情绪管理三个心理因素入手,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进行深入分析。大学生自身、家庭、朋辈群体、学校内部一系列部门、用人单位等其他社会系统等应协同运作做好以下工作:增加就业渠道,锻炼学生能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构建完备的干预系统,完善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切实促进大学生就业,提高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心理危机 危机干预 社会协同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丁守海 蒋家亮
金融危机会加剧大学生的被动型失业,但也会减少等待型失业。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并不必然表现在加剧失业规模上,而主要表现为加剧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要化解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冲击,就必须从劳动力市场和高等教育领域的深层次矛盾入手,设计战略性就业调控政策,并从当前时局出发,设计临时性就业促进政策和保护性就业政策。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大学生就业 政策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文静
目前,大学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与社会新增就业岗位不同步,致使大学生就业市场面临着结构性供求失衡的严峻形势。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不仅直接关乎毕业生群体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也关系到经济发展及社会和谐稳定。在化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多方责任主体中,毫无疑问,政府应承担起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主要责任。本文从供给侧视角下分析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尝试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来完善相关理论,提出一些可供选择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 政府责任 供给侧改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冯淑娟
一、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就业现状随着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其他劳动人口数量也大量增加,而就业岗位增加的幅度相对滞后,伴随金融危机的到来,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彦彬
随着就业歧视对教育公平和就业平等权利冲击影响的进一步扩大,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概括了政府规制理论的基本内涵,阐述了规制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应坚持的基本原则,从思想观念、管理体制、就业政策、政府问责和高校自身建设的视角分析提出了规制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具体对策建议,对保障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平等权益、促进社会公平、避免人才浪费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民办高校 就业歧视 政府规制 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代娅丽
我国分割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大学生择业影响明显。本文分析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保障因素,提出打破社会保障制度分割,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统筹层次,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和大学生失业救助制度。通过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减少社会保障制度分割现象对于大学生就业的消极影响,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推动作用。
关键词:
社会保障 大学生 就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红秀
后金融危机时期,由于大学毕业生人数持续递增,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加剧,市场对人才的要求更为苛刻。因此,需要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全程就业教育服务体系,加强实践教育,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加强就业指导,引导学生理性就业。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 就业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飞龙
大学生就业难早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因为它不仅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而且还关系到毕业生自身价值的实现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等,所以妥善解决好这个难题意义深远。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影响当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问题 归因分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印小玲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加上连续多年高校规模扩大,大学毕业生数量猛增,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749万人,较2014年增加22万人。在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巨大的就业压力下,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种种"失信"现象增多。作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栋梁之材,大学生诚信和社会责任感的缺失,给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构建社会责任视角下大学生就业诚信体系势在必行。
关键词:
社会责任 大学生 就业诚信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婷婷
当前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劳动力规模增长快,毕业生能力与市场需求仍有差距,毕业生与对口岗位发生错位,市场期望与供给能力存在冲突。就业结构失衡具体表现在学历、专业、知识和技能、认知四个层面。大学生职业形态偏好、职业志趣偏好、职业氛围偏好、职业价值偏好与个体能力、市场要求的内外一致性水平较低是就业结构失衡的成因。在厘清大学生职业偏好一致性水平与就业结构关系的基础上,可以从精准有序实施生涯教育、推行“职业自我”数字档案、健全实践学习机制、打造一体化就业服务系统等方面破解大学生就业结构失衡的困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玉君 杨四海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心理健康,而且也关系到学校和社会的稳定。文章从心理危机的相关理论出发,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方法,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干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宏波 黄斌 于新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深入推进,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农村大学毕业生这一群体就业更加困难。通过深入调研了解农村大学生就业困境,分析原因,以社会学为视角,从政府、社会、高校以及学生等层面围绕农村教育改革,学生就业市场,高校就业指导,单位招聘人才和学生综合素质等问题进行探究,寻找解决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大学生 就业难 创新创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栩 楚琳
奥巴马政府执政以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始终是其改革和施政关注的重要领域,美国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探索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美国特色的教育政策。通过对奥巴马政府提高大学生就业机会的教育政策研究,探析了其教育立法、教育财政、高校工作、社会因素等各方面的教育政策,以借鉴其大学生就业教育政策的相关经验。
关键词:
奥巴马政府 大学生 就业机会 教育政策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郑功成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中的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政府的不当政策取向是其中造成这一问题难以解决的最重要的原因。因此,政府需要转换解决就业问题的政策取向,从对待特殊群体的分割政策安排转向创造和维护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