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61)
- 2023(11156)
- 2022(9468)
- 2021(8496)
- 2020(7420)
- 2019(16839)
- 2018(16276)
- 2017(30966)
- 2016(17705)
- 2015(20215)
- 2014(20201)
- 2013(19619)
- 2012(18307)
- 2011(16625)
- 2010(16581)
- 2009(15375)
- 2008(15280)
- 2007(13928)
- 2006(11837)
- 2005(10336)
- 学科
- 济(72293)
- 经济(72212)
- 管理(48956)
- 业(47591)
- 方法(39614)
- 企(37730)
- 企业(37730)
- 数学(36179)
- 数学方法(35893)
- 中国(19728)
- 财(19643)
- 农(18980)
- 贸(15301)
- 贸易(15301)
- 学(15094)
- 易(14867)
- 业经(14160)
- 农业(13020)
- 务(12848)
- 财务(12834)
- 财务管理(12802)
- 地方(12369)
- 企业财务(12211)
- 制(11627)
- 理论(10724)
- 技术(10722)
- 环境(10301)
- 教育(10172)
- 融(10117)
- 金融(10115)
- 机构
- 大学(263618)
- 学院(256591)
- 济(104152)
- 经济(102131)
- 管理(96231)
- 研究(85629)
- 理学(84824)
- 理学院(83814)
- 管理学(82275)
- 管理学院(81815)
- 中国(60590)
- 科学(55045)
- 京(53994)
- 农(52459)
- 财(46231)
- 业大(44733)
- 所(44315)
- 农业(42274)
- 研究所(40894)
- 中心(39457)
- 财经(38426)
- 江(37812)
- 经(35149)
- 范(34336)
- 师范(33853)
- 北京(33270)
- 经济学(33261)
- 经济学院(30665)
- 院(30108)
- 州(29582)
- 基金
- 项目(178406)
- 科学(139748)
- 基金(129913)
- 研究(123884)
- 家(115593)
- 国家(114620)
- 科学基金(97138)
- 社会(79365)
- 社会科(75312)
- 社会科学(75285)
- 省(70650)
- 基金项目(69397)
- 自然(64826)
- 自然科(63417)
- 自然科学(63392)
- 自然科学基金(62336)
- 划(60488)
- 教育(60252)
- 资助(53251)
- 编号(48563)
- 重点(40880)
- 部(40363)
- 成果(39383)
- 创(37615)
- 发(37358)
- 科研(35482)
- 大学(35476)
- 创新(34981)
- 计划(34581)
- 课题(34578)
共检索到3611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建武 崔惠斌
作者针对影响即将毕业大学生保留工资的性别、户籍、技能、生活费用等因素提出假设,建立即将毕业大学生的保留工资模型,通过实证对假设进行检验。发现户籍制度和性别对保留工资的影响通过了检验,而较低的技能水平和较低的月生活费用对保留工资影响呈负相关关系。最后根据检验结果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涵义。
关键词:
保留工资 大学生 就业政策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利国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的重大战略部署,其实施过程离不开人力资源,尤其是高素质人才的支撑。大学毕业生作为高素质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其就业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着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稳定,进而影响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虽然东北地区有较好的高等教育资源,但当前东北地区的大学生就业却出现了就业率下滑、就业外流等一系列问题。东北地区大学生就业受多种因素影响,但各类因素对就业市场的冲击呈现出了显著的阶段化和差异化特征。因此,东北地区应正确看待和大力培育民营经济的发展,保持一定速度的经济增长,结合经济发展阶段
关键词:
东北地区 大学生 就业水平 就业质量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蕙羽
利用北京15所高校4771名大学本科生调查数据,从大学生个人特征、家庭特征以及个人主观态度等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意愿现状及何时、何处就业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大学生本科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大于选择直接就业,就业去向偏好稳定的行业;大学生的个人、家庭特征以及对社会、个人层面的主观态度分别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意向,且体现出对同一因素的主观态度与客观实际作用不同的特点。研究从政府、高校、学生个体层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选择 影响因素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国玮 黄珺
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和调查法分别对用人单位、应届毕业生进行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用人单位与应届毕业生对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的认知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也是出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缺失和用人单位招聘困境的根本原因。创新教育理念、采用复合的培养方式、加强就业能力的跟踪测评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就业能力 素质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腾讯教育频道对2307名在校大学生(包括研究生和高职高专生)的专项调查显示,大学生找工作时,最看重的因素仍然是"收入"(占71.4%),排在第2位的是"职业发展前景"(占59.9%),第3是"行业前景"(占49.6%)。接下来是:个人兴趣(占40.7%)、稳定(占34.2%)、编制(占25.5%)、社会地位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蕙羽
利用北京15所高校4771名大学本科生调查数据,从大学生个人特征、家庭特征以及个人主观态度等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意愿现状及何时、何处就业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大学生本科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大于选择直接就业,就业去向偏好稳定的行业;大学生的个人、家庭特征以及对社会、个人层面的主观态度分别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意向,且体现出对同一因素的主观态度与客观实际作用不同的特点。研究从政府、高校、学生个体层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选择 影响因素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金福
文章采用美国达成必备技能秘书委员会调查工具,向2016届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毕业实习返校听障大学生和健全大学生发放问卷,分析调查问卷收集可雇佣性数据,结果表明:一方面听障大学生具有比较优势,在技术技能方面,明显好于健全大学生;在资源技能与系统技能方面,也与健全大学生基本接近。另一方面由于听力障碍,在基本技能和人际技能方面,与健全大学有较大差距;在思考技能、个人素质与人际技能方面,也与健全大学生也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残疾人职业教育需要根据残疾人的身体特点,选择合适的职业目标,针对性地积累相关知识、训练相应技能,最终在合适的岗位上最大限度发挥残疾人比较优势,实现就业。
关键词:
听障大学生 可雇佣性 实证调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生玉 王晓华 屈智勇 张欣亮 胡然然
通过对北京、湖北、湖南、贵州四省市1292家不同类型、规模和行业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探讨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仍有高达64.9%的用人单位存在用人需求,46%的用人单位没有改变招聘计划,32%的用人单位将进行人才储备;81.1%的用人单位在金融危机中没有受到很大影响;2007-2009年62.9%的用人单位招聘人数没有变化,增加招聘人数的用人单位比例为20.6%,减少招聘人数的用人单位比例为16.4%;2007-2009年72%的用人单位在连续招收大学毕业生;55.3%的用人单位有招收本科毕业生的计划,26.4%的用人单位有招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毕业生的计划,18.3%的用人...
关键词:
就业市场 大学生就业 市场因素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李锋亮 陈晓宇 陈鑫磊
本文根据北京大学课题组于2007年6月在全国范围内的一项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借鉴国际上已有的相关实证发现,系统考察了高校毕业生保留工资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发现,性别、年龄、生源地、家庭收入、学历层次、学校质量或者声誉以及学业成绩都是高校毕业生保留工资的显著影响因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还通过引入私人社会资本和组织社会资本的概念来分析它们对于保留工资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毕业生的私人社会资本对于他们的保留工资有着负的显著影响,而通过校园生活积累的组织社会资本对他们的保留工资却有着正的显著影响。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姜世健
大学毕业生生就业难的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从产业结构与就业弹性的视角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存在严重失衡,但作为大学生就业主渠道的第三产业却发展不足,所占比例较小,因此这将从客观上限制对大学生的需求,对大学生就业造成消极的影响;在我国总体就业弹性系数的持续走低的背景下,2004年以后第三产业就业弹性系数的降低,也在事实上导致了对大学生的需求减少。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 产业结构 就业弹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庆文
课题组对采取问卷方式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双师型"教师的授课质量和课外就业帮助、参加企业顶岗实训、参加协会活动、召开就业知识讲座等均能促进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因此,高职院校应采取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加强校内外尤其是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顶岗实训机会,以及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等措施,切实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关键词:
高职学生 就业能力 影响因素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周红霞 楼世洲
大学生就业信心指数是以大学生就业质量、就业期望和职业发展为出发点,从就业能力、职业适应、就业指导、职业发展四个维度编制的反映大学生发展性就业信心的指数体系。这种分析指标体系以大学生的自我评价为基础,分析大学生就业信心状况,重新思考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期望对职业发展的影响。在长期跟踪分析的基础上,以某一所高校的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了这一指标体系,以期更加客观、科学地反映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和趋势。
关键词:
就业信心 信心指数 大学生 实证分析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夏仕武
大学生就业资本是影响大学生就业效果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全国10所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的7 936份问卷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无论是家庭资本、大学生自身资本,还是大学赋予的资本都对民族院校大学就业形式、就业地域、就业单位性质、岗位对口程度产生显著的影响。为此,要改善民族院校大学生就业效果必然要从大学生自身素质和民族院校教育教学服务等方面做出积极努力,从而从根本上改善民族院校大学生的就业效果。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资本 就业效果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利国
吉林省有较好的高等教育资源,然而当前吉林省的大学生就业出现了就业率下滑、就业外流等一系列问题。人才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离不开人力资源尤其是高素质人才的支撑。分析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私营企业发展状况、就业工资等是影响吉林省大学生就业的主要经济因素。因此,应从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提高本地就业人员的基本工资水平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吉林省大学生就业难题,充分发挥人才在全面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吉林省 大学生就业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于泽汇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不仅关系到大学生本身生存发展的利益,更加关系到民生和社会的稳定。以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为切入点,构建反映就业质量的研究模型,对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制约因素展开调研。研究发现,目前,学历、学生干部经历、专业对口度、家庭所在地及就读高校层次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规划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的路径,为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提供指导。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质量 提升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