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67)
2023(10053)
2022(8962)
2021(8569)
2020(7195)
2019(16680)
2018(16635)
2017(31921)
2016(17863)
2015(20664)
2014(20721)
2013(20030)
2012(18165)
2011(16383)
2010(16238)
2009(14553)
2008(13960)
2007(12037)
2006(10363)
2005(8832)
作者
(50269)
(41472)
(41036)
(39218)
(26474)
(19952)
(18801)
(16494)
(15782)
(14802)
(14357)
(13724)
(12998)
(12930)
(12616)
(12611)
(12529)
(12353)
(11743)
(11742)
(10363)
(10125)
(9922)
(9376)
(9328)
(9300)
(9173)
(9152)
(8306)
(8269)
学科
(63962)
经济(63892)
管理(49270)
(45937)
(38708)
企业(38708)
方法(31751)
数学(27330)
数学方法(26987)
中国(18892)
(16763)
(15764)
(15719)
业经(14446)
教育(13644)
理论(13355)
地方(12750)
(11478)
农业(11460)
(11217)
贸易(11213)
(10874)
(10752)
财务(10695)
财务管理(10680)
环境(10626)
技术(10574)
企业财务(10123)
(9955)
(9265)
机构
大学(249742)
学院(244099)
管理(98300)
(89197)
经济(87060)
理学(86298)
理学院(85250)
管理学(83629)
管理学院(83190)
研究(80036)
中国(55635)
(54121)
科学(52215)
(39948)
(39344)
业大(37688)
(37201)
研究所(36896)
(36235)
师范(35962)
中心(35289)
北京(34510)
(34241)
财经(32535)
(29633)
(29508)
师范大学(29298)
农业(29173)
(28350)
技术(26577)
基金
项目(173571)
科学(136088)
研究(129191)
基金(123985)
(107352)
国家(106404)
科学基金(91405)
社会(78125)
社会科(73734)
社会科学(73713)
(68263)
基金项目(66854)
教育(61179)
自然(60605)
自然科(59140)
自然科学(59128)
(58216)
自然科学基金(58030)
编号(54469)
资助(50759)
成果(44653)
重点(38810)
(38152)
课题(37765)
(36217)
(36150)
大学(34243)
项目编号(33658)
创新(33312)
科研(33147)
期刊
(93591)
经济(93591)
研究(73170)
中国(46498)
教育(40954)
学报(39868)
科学(36124)
管理(34440)
(32894)
大学(30744)
(28727)
学学(27435)
农业(23790)
技术(21034)
图书(16098)
业经(15620)
(15517)
金融(15517)
财经(15055)
经济研究(14513)
(12705)
科技(12700)
理论(12356)
(12126)
问题(12012)
资源(11828)
实践(11616)
(11616)
情报(11068)
技术经济(11044)
共检索到3459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盖世洲  刘雅宁  李蔚娅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是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随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巨大转变。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不仅决定着就业目标的定位与选择,还决定着大学生的就业心态以及就业行为。因此,它不仅对大学生就业目标的实现起到了风向标的效果,而且对大学生的就业实践具有推动作用。分析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形成原因、特点,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给予正确引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树文  邵欣霞  
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经济转型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同时受外界环境的影响,"90后"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念也产生了较大变化,掌握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念变化的特点、影响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成功就业,已成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念教育不仅有利于个人成长发展,同时也是为国家培养有坚定理想信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合格的接班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小趁  
心理学因素对高校学生的就业取向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甚至影响了学生的就业观。借助心理学的积极元素能够科学引导高校学生的就业观,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就业选择。积极的心理学元素能够形成巨大的向内聚力,充分挖掘积极的就业潜能,增强就业竞争力。心理学因素还能产生向外的吸力,坚持宣传科学的就业价值观有助于创新心理学就业辅导体系。研究证明,借助心理的积极因子能够充分发挥心理学因素对高校就业取向的向心作用,有助于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存福  田兆富  
文章从目前大学生求职的现状入手,探讨了大学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的一些新特点和新趋势,并结合人才市场需求目标和"9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点,从就业观念、就业能力、就业指导等方面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引导和教育进行了探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星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变化趋势。通过对当前高职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探讨其就业价值取向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引导高职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对策,促进高职大学生顺利就业。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玲玲   梁晶晶   许洋  
在新就业形势下,大学生求职择业观面临重新定向,深层次剖析隐藏在大学生背后的就业价值取向特点及其变化规律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国家大学生学情调查研究”(NCSS)数据库,分析我国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结构演变,发现:正常时期大学生把经济收入和个人兴趣作为择业并重的首要因素;极端应激情况下工作轻松和社会贡献共同成为学生择业的重要因素;总体来看,直接就业依然是大学生最普遍的毕业去向选择,但慢就业趋势逐渐增强。借用大学生社会化模型,大学生就业取向的形成一般是平衡个人背景、院系制度、校外环境等多重规范性压力的结果;基于就业意向的强弱和自主性高低,当代大学生就业取向分化为开创型和保守型、顺应型和从众型四类,呈现多元趋势。对此,高校优化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引导机制,需要发挥重要他人作用建立全员联动机制,坚持全过程分阶段引导,并落实就业价值取向的分人分类精准引导的“三全”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阳  陈怡  刘晓婕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将有利于个人的人力资本投资实现收益,有利于高校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有利于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因此,微观个体、中观环境和宏观政策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因素,培养其就业能力应是一个由个体、家庭和学校、政府参与的系统过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汪歙萍  
为深入分析本市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及其影响因素,并据此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和有效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和上海市教科院高教所于2004年10月联合组成“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课题组,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取向、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本次调查以抽样法向本市16所高校在校生(包括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200多家用人单位近年历届高校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14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898份,回收率为78%);向本市各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发放调查问卷40余份(回收率为100%)。通过调查问卷统计(SPSS11.5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卫爱国  胡文明  
大学生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人才资源,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影响家庭的幸福、国家的安定和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文章从职业方向、课程、实践、规划、指导、辅导、人才培养诸方面论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就业途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清亮  黄堃  
大学生就业是目前全社会都关注的一个话题,如何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促进大学生最大限度的就业,成为我国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本文从研究大学生就业能力出发,分析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和构成以及就业质量与就业能力的关系,探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实现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程玮  许锦民  
文章从职业发展的视角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理论模型,采用自主开发的大学生就业能力自评量表及就业质量问卷为研究工具,通过对64所高校2571份有效样本的分析,考察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之间的影响关系。实证研究发现: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之间呈现正相关性。就业能力结构中一些稳定性、内隐性的能力或要素不仅影响就业能力整体水平,也会影响就业质量,并将影响个体未来职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吕欢  
本篇文章从"中国梦"视角着手,针对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展开研究,结合笔者自身高校学生工作经历经验,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对策建议:政府部门要加强宏观指导,为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提供保障;高校应当加大思想引导力度,将"中国梦"定位为大学生就业观指导教育的基础;提高对家庭因素的重视程度以及大学生对自身就业观的调整等等,希望能够为我国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带来一些有参考性的意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付丹  鲁娜  
为了对比调查高职学生群体的就业价值取向,研究采用自编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问卷对抽取的33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自编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测量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不同性别、学历层次、学科专业和来源的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逐渐呈现多元化和差异化的趋势,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和合理的就业价值观念,是国家、社会、高校和家庭所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谭军华  冯丽霞  
根据调查,现在的工科女大学生普遍存在就业压力很大,对就业前景比较茫然的就业心理,且一部分工科女大学生还存在比较焦虑的心理,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缺乏规划只有模糊的想法等等心理。相对于工科的男性就业现状,很多企业存在歧视工科女大学生等等现象。本文首先阐述了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并阐述了其就业价值观的形成原因,最后根据现在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提出了加强工科女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相关的对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曲玉柱  
就业价值观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和价值选择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随着党建理论成果的不断创新和大学生就业面临的现实问题,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应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文章以协同理论为切入点,探讨了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协同培养模式,力图为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提供有益性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