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77)
2023(12688)
2022(10782)
2021(9810)
2020(7977)
2019(17864)
2018(17510)
2017(32283)
2016(17844)
2015(20200)
2014(19974)
2013(18993)
2012(17873)
2011(16378)
2010(16883)
2009(15714)
2008(15514)
2007(14296)
2006(12847)
2005(12042)
作者
(49533)
(41547)
(41255)
(38982)
(26449)
(19726)
(18668)
(16008)
(15855)
(14910)
(14232)
(13844)
(13568)
(13344)
(12922)
(12581)
(12372)
(12049)
(11960)
(11947)
(10674)
(10207)
(9840)
(9609)
(9530)
(9356)
(9326)
(9189)
(8387)
(8245)
学科
(70204)
经济(70097)
管理(58638)
(55485)
(46752)
企业(46752)
中国(27233)
方法(20629)
(20616)
地方(20499)
业经(20109)
技术(19230)
(18815)
(18071)
数学(16237)
数学方法(15995)
(14776)
银行(14748)
(14320)
(14206)
金融(14204)
农业(14082)
技术管理(13398)
(13160)
理论(13096)
(13028)
教育(12419)
(11918)
(11909)
贸易(11902)
机构
大学(249426)
学院(248443)
(101345)
经济(99112)
管理(93325)
研究(87888)
理学(78778)
理学院(77782)
管理学(76491)
管理学院(75987)
中国(66713)
(53998)
科学(50443)
(50187)
(43469)
(41080)
中心(39428)
研究所(38579)
财经(37799)
(37170)
(36450)
师范(36120)
北京(34924)
(34089)
(32637)
业大(32356)
(32287)
经济学(30312)
师范大学(28811)
农业(28279)
基金
项目(157951)
科学(126556)
研究(123160)
基金(111479)
(95053)
国家(94101)
科学基金(81903)
社会(79057)
社会科(74790)
社会科学(74776)
(65085)
教育(58670)
基金项目(58568)
(53688)
编号(50310)
自然(49238)
自然科(48128)
自然科学(48117)
自然科学基金(47275)
资助(43512)
成果(42969)
(39137)
(38686)
课题(37832)
重点(36097)
创新(35097)
(34789)
(34774)
发展(32010)
国家社会(31933)
期刊
(126114)
经济(126114)
研究(84526)
中国(66985)
教育(45431)
管理(41186)
(39368)
(36483)
学报(33896)
科学(33739)
大学(28107)
(27241)
金融(27241)
学学(24817)
农业(24508)
技术(23740)
业经(22136)
财经(19421)
经济研究(19408)
(16900)
问题(15698)
科技(14341)
(13156)
(12744)
论坛(12744)
技术经济(12638)
图书(12562)
(12171)
职业(12148)
现代(11626)
共检索到4084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廷奇  
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是在我国劳动力市场发育和大学生就业制度转型的背景下产生的,它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其在当前发展中也面临着急待克服的制度性障碍,当务之急是要在影响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发展的运行规范、职能定位、自身建设等方面着力推进制度创新,提高大学生就业服务能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耀明  
教育中介组织是在我国教育领域中组织资源变化和管理规则调整的背景下产生的,它促进了政府的职能转变和学校的发展。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制度性因素的约束,需要通过创新激励机制,引导教育中介组织走内涵发展之路;通过加强规则建设,构建教育中介组织与政府间良好的结构性关系;发挥教育中介组织的能动性,增强其主动服务政府、学校和社会的能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金洲  
农业中介组织是连接农民和市场的纽带。促进、引导和规范中介组织健康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业中介组织的重要意义。提出了解决我国农业中介组织创新制度供给不足的具体办法和措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连生  文少保  
跨学科研究组织是当今大学研发创新的一种重要的制度安排,而以问题为中心的制度又是促进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发展的重要制度创新。为了解决科学研究中的问题和难题,是学科至上还是问题优先,无形之中就形成了一种张力相持。大学内部传统学术组织以学科为导向,虽有其优势,但在进行跨学科研究时却陷入了困境。因此,必须通过制度创新,进行基于问题导向的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发展的制度安排,建立以问题为中心、任务为导向、团队为研究单位、基于合同管理的一种独立于院系的跨学科研究组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纪宾  
当前我国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存在着缺乏有力的专业理论支撑、教学素材来源单一、教学内容脱离市场需求等问题,而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机制是该课程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的有效来源。通过从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机制中最大程度地提炼有效的教学素材、运用翻转课堂创新教学形式、系统地对教师加以培训等途径,多方位提高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的实效性和适时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凤岩  
制度创新是自贸区建设和发展的核心内容,在自贸区市场—社会—政府的互动框架内,社会组织是承接政府职能转变与实现市场自由化的重要内容,其具有协调、服务、干预等多重功能。上海自贸区社会组织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面临着诸多的制度难题。我国自贸区应当充分借鉴国内外的已有经验,针对现有问题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相应制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侯捷  
就业机制在大学生人力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导向性、调节性作用,现行就业机制存在市场机制不够完善、培训引导机制不够健全,大学生就业观念不切实际、企业寻租等问题。改变大学生就业困境,要在大学生就业市场建设,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开辟就业新途径等方面进行大学生就业体制机制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孟光兴  
本文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因果关系模型,通过反馈回路分析、内生技术进步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影响大学生就业系统动力机制。研究发现:技术创新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促进作用,也产生挤出效应;技术创新与大学生就业两者之间存在复杂的因果反馈回路关系,当期毕业生数量的增长,通过反馈回路对未来的大学生就业产生影响;解决未来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是培养能促进技能偏向型技术创新的人才,推动有益于创造新市场、新产品的技术创新活动,为未来的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市场需求。政府加强对基础研究的激励有益于促进企业进行技能偏向型的技术创新,形成技术创新与大学生就业、产业升级互动的良性循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渤  游菲  
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阶段,就业难逐渐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伴生问题。文章提出通过强化多维度培养概念、提升大学生职业胜任力,构建全程化职业辅导体系、提升大学生职业发展力,促进就业与人才培养的交叉融合、提升形成就业能力的合力三方面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机制,以期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长效性和可行性有所裨益。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文瑜  
文章明确了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的手段和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有:制定合作机制、改善管理体系。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环节主要包括:以就业能力开发为导向的培养途径、与雇主合作的培养机制和实施全过程指导等三个方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颂平  赵莉  
充分发展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职能,也是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之一。就业能力是大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大学生需要有"候单位时代"的素质型就业能力、面向信息时代的持久性就业能力、面向市场经济的技能性就业能力、面向人才市场的竞争型求职能力、适应学分制时代的职业规划能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胡轶男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正深刻改变全球经济格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并显著影响大学生的就业意愿。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新技术的需求和就业技能的要求也同步上升,促使大学生更注重技术技能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而且,灵活就业和自由职业的兴起使得就业模式呈现多样化,这些模式的收入不稳定和职业保障缺乏等问题,也对大学生的就业意愿构成挑战。为应对这些变化,高校、企业和政府需共同努力,通过加强教育与产业需求对接,提供多样化的培训和实习机会,建立灵活就业保障体系,提供职业指导和支持。综合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构建更加公平和可持续的就业环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恒光  
我国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现状还不能满足入世要求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所引致的对社会中介组织的需求。是哪些因素制约了我国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在调查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值得特别关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钟震颖  雷五明  
基于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大学生应当实施全程化与多元化的就业指导,针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身心与职业发展特点,就业指导内容应各有侧重。要贯彻落实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全程化与多元化,必须构建新型的高校就业指导组织体系,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五维立体工作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