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17)
2023(12953)
2022(11245)
2021(10919)
2020(9024)
2019(21149)
2018(21077)
2017(39499)
2016(22733)
2015(26059)
2014(26304)
2013(24987)
2012(23079)
2011(21109)
2010(21175)
2009(18764)
2008(18204)
2007(15996)
2006(14033)
2005(12159)
作者
(62041)
(51309)
(51070)
(48702)
(33129)
(24481)
(23389)
(20189)
(19840)
(18546)
(17963)
(17164)
(16174)
(15993)
(15991)
(15706)
(15620)
(15236)
(14757)
(14741)
(12865)
(12859)
(12347)
(11804)
(11604)
(11482)
(11408)
(11408)
(10287)
(10274)
学科
(80209)
经济(80105)
管理(58214)
(53606)
(44169)
企业(44169)
方法(41023)
数学(36040)
数学方法(35596)
中国(26657)
教育(25302)
(21089)
(20122)
(20065)
理论(18136)
业经(17022)
地方(15756)
农业(14313)
(13993)
贸易(13988)
技术(13812)
(13510)
(12893)
(12873)
(12759)
财务(12696)
财务管理(12671)
环境(12267)
教学(12086)
企业财务(12075)
机构
大学(319312)
学院(308369)
管理(118162)
(112285)
经济(109572)
研究(104202)
理学(103538)
理学院(102223)
管理学(100218)
管理学院(99624)
中国(69642)
(69272)
科学(65007)
(52995)
师范(52639)
(51810)
(51661)
研究所(47512)
(46252)
中心(45769)
(45249)
业大(45214)
北京(44569)
教育(43922)
师范大学(43358)
财经(42610)
(38909)
(37692)
(36615)
农业(36303)
基金
项目(213263)
科学(169209)
研究(163033)
基金(151930)
(130902)
国家(129683)
科学基金(111077)
社会(99357)
社会科(93811)
社会科学(93788)
(83794)
教育(83123)
基金项目(80571)
(73133)
自然(71522)
自然科(69850)
自然科学(69833)
编号(68731)
自然科学基金(68587)
资助(62745)
成果(59383)
课题(50334)
(49445)
重点(48814)
(45359)
(44352)
教育部(43239)
项目编号(42351)
大学(42293)
(41003)
期刊
(115592)
经济(115592)
研究(99926)
教育(73003)
中国(64241)
学报(48772)
科学(43643)
(41124)
管理(40323)
大学(38717)
(36736)
学学(33765)
技术(29522)
农业(29427)
(22286)
金融(22286)
财经(20334)
图书(18897)
业经(18110)
经济研究(17914)
(17180)
职业(16984)
(15065)
问题(14989)
理论(14656)
科技(14333)
(13824)
(13821)
论坛(13821)
(13772)
共检索到4486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郑剑虹  曾茂林  范兆雄  
本研究编制了具有较好信度和效度的大学生学校认同问卷,由行为倾向、正性情感及负面评价三个维度构成。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的学校认同程度普遍偏低;同时,对人口学变量的统计检验发现,一般大学学生的学校认同度显著高于重点大学学生;担任学生干部和获得各级奖励学生的认同度,显著低于未担任学生干部和未获奖的学生;从大一到大四,大学生的学校认同度逐级降低,但在性别和专业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上述大学生学校认同普遍偏低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高校本科教育质量下滑的现实,为此,可将学生的学校认同引入高校本科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慧敏  李汉邦  
目前,为期5年的首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以下称"高教评估工作")已经结束。此轮制度性的评估进一步明确了高校的办学方向,规范了高校的办学行为,提升了高校的本科教育质量,健全了高校的各项办学措施,深度凝练了高校的办学特色,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整体运行的良性循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了高教评估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续润华  李建强  
能力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大学生素质优劣的重要指标 ,加强能力的培养是各国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核心目标 ,也是提高高等学校培养人才质量的关键。本文简要地介绍美国高等学校近年来在培养大学生能力方面的一些成功做法 ,并揭示其对我国高等学校正在进行的以提高学生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改革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丁钟佑  李水山  
韩国社会制度与中国虽然不同,但建国时间相近,传统文化相近,经济结构相近,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趋同,因而大学生就业难和创业难的问题也相同。韩国大学生创业及教育始于1997年遭遇金融危机之时,已积累10多年时间的经验和教训,这些经验、教训及启示,对近邻中国有学习、借鉴和参照的价值。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孙晓培  韦雪艳  
公正世界信念是指人们普遍认为世界是公正的,人得其所得,所得即应得。当代大学生有积极向上的追求,未来角色要求其培养积极的公正信念,应大力鼓舞大学生奋发上进,由此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公正信念和专业学习。基于制度正当化理论、认知失调理论、资源守恒理论,从功能视角讨论公正世界信念对大学生个体在维护心理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利他行为、增加幸福感等方面的多重功能。公正世界信念的多重积极功能研究对促进公正教育发展、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社会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燕  
网络的深入发展,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增大。本文在探讨网络人际交往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现状,分析了其特点,最后提出了对教育的启示。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付文佳  
大学生作为一个肩负祖国繁荣复兴之重任的特殊群体,他们一方面受社会大环境影响较深,另一方面又对目前所处的社会现状有独特的观察视角和与众不同的理解及实践方式。大学生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正确解读《论语》中的教育思想:诚信为本,德育为先;学思结合,全面发展;知行合一,重视实践。学会为人处事的原则和方法,进而懂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成为社会认可的高素质人才,其所具有的时代意义十分重要。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胡尊利  刘朔  程爱霞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就业能力"作为欧美劳动力市场政策分析的重要研究工具被广泛用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领域。本文通过梳理国外相关研究文献,全面介绍国外(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内涵和模型并对其分别做了比较分析,以期对构建切实可行的国内大学生就业能力框架、指导大学生提高自身就业能力有所启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佘少华  
本研究使用郑日昌编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广西7所高校的502名本科生进行测量,比较了各类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总体及在四个维度方面的差异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专业差异和年级差异,接受过人际关系教育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较没有接受过人际关系教育的学生要好。本文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最后提出了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的具体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秀艳  
心理弹性表现为个体在经历压力或逆境后仍能适应良好,目前已经成为心理学和教育学界的研究热点,并为高校工作者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思路。以近年来国内外文献为依据,对大学生心理弹性的特点、影响因素和干预方式做了系统性回顾,阐述其教育启示,为以后的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静  斯荣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闫广芬  吴俊  
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表明,"就业"已成为大学教育发展中最令人关注的问题。美国作为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成功范例,为转型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发和借鉴。基于高等教育体系与大学生就业二者的关系,以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佛罗里达大学的就业服务体系、百森商学院的创业教育为案例,系统和深入地分析了美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路径,力图从通识教育、就业服务、创业教育三个角度出发对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做出理性的思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迪  史春林  
毛泽东同志的生命价值观深受马克思主义生命价值观影响,并且积极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生命观思想的合理内容。毛泽东同志认为生命作为自然的存在物,生与死遵循着自然规律的发展变化;要以乐观进取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看待生命,形成了以是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否为人民利益而死为生命价值评价标准的生命价值观。立足哲学价值论角度学习和研究毛泽东同志的生命观,对当代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永斌  郭思智  
行为是显示社会和文化价值观的符号,要研究行为,价值观的分析就比较重要。文章对云南、上海、山西的四所大学学生的中国传统价值观和物质观(对物质生活的态度)进行因子分析,然后把与生活满意度明显相关的因子得分作为自变量,生活满意度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当代大学生在中国传统价值观和物质观方面存在冲突。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刘峰  佐斌  
大学生跨族群友谊是不同族群的大学生之间通过思想、情感或行为的互动交流建立起来的亲密社会关系。国外学者在接触理论的框架下,对大学生跨族群友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对国外大学生跨族群友谊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内容涉及大学生跨族群友谊的种类、建立和改善族群态度的机制、影响的校园因素、带来的教育结果,以期对我国的民族心理研究和民族教育提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