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46)
2023(2482)
2022(2110)
2021(2228)
2020(2038)
2019(4465)
2018(4431)
2017(7686)
2016(4661)
2015(5749)
2014(5711)
2013(4900)
2012(4487)
2011(4227)
2010(4250)
2009(3906)
2008(3736)
2007(3365)
2006(3083)
2005(2811)
作者
(11356)
(9539)
(9351)
(9090)
(6065)
(4484)
(4444)
(3685)
(3680)
(3674)
(3265)
(3053)
(3050)
(2985)
(2910)
(2808)
(2790)
(2784)
(2770)
(2742)
(2449)
(2357)
(2287)
(2224)
(2166)
(2155)
(2127)
(2081)
(2003)
(1945)
学科
管理(15733)
(11574)
(10801)
经济(10779)
(10623)
企业(10623)
教育(6523)
理论(5334)
(5203)
方法(5175)
教学(4599)
中国(4562)
(4491)
财务(4480)
财务管理(4474)
企业财务(4345)
数学(3926)
业经(3814)
数学方法(3806)
信息(3722)
工作(3630)
(3168)
(2800)
(2799)
思想(2719)
政治(2686)
研究(2606)
思想政治(2593)
政治教育(2593)
治教(2593)
机构
大学(65596)
学院(58114)
管理(24247)
理学(20868)
理学院(20612)
管理学(20087)
管理学院(19975)
(17606)
研究(17477)
经济(17077)
(14249)
中国(11802)
(11388)
师范(11321)
教育(10251)
科学(9903)
(9533)
师范大学(9209)
(9206)
北京(9157)
中心(8631)
财经(7760)
(7598)
(7531)
业大(7459)
信息(7137)
(7082)
图书(7011)
(6876)
书馆(6710)
基金
项目(37495)
研究(31249)
科学(30537)
基金(26750)
(22049)
国家(21794)
科学基金(19673)
社会(18578)
社会科(17398)
社会科学(17394)
教育(17229)
编号(15322)
成果(15036)
(14255)
基金项目(14229)
(12611)
自然(12429)
自然科(12220)
自然科学(12218)
自然科学基金(12050)
项目编号(10593)
资助(10456)
大学(10335)
课题(9941)
研究成果(8948)
(8792)
(8725)
(8562)
教育部(8078)
规划(8016)
期刊
教育(21900)
研究(20251)
(17802)
经济(17802)
中国(16962)
图书(10890)
学报(8909)
(8696)
管理(7889)
大学(7841)
书馆(7378)
图书馆(7378)
情报(7197)
科学(6557)
(5549)
学学(5180)
技术(4795)
高等(4760)
职业(4063)
高等教育(4032)
财经(4002)
理论(3987)
农业(3939)
实践(3811)
(3811)
(3657)
金融(3657)
(3529)
论坛(3529)
(3413)
共检索到949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黄崑  罗士超  李蕾  
探索大学生学术信息搜寻挫折形成机制和应对行为,进一步推动情感视角下的学术信息搜寻理论模型的完善,改善信息搜寻体验。文章随机招募34名大学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调查学生们在专业学习和科研任务相关信息搜寻时的受挫经历。采用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方法,从挫折成因、挫折情绪与行为反应三个方面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构建大学生学术信息搜寻挫折模型。研究发现,学术信息搜寻挫折主要受到用户、任务和环境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们受挫后容易产生对外部或者对自身的不满情绪,采取情绪化行为或理智行为进行应对。文章揭示了用户预期、社会环境等非困难因素引发的学术信息搜寻挫折,有助于进一步丰富情感视角下学术信息搜寻行为研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谭平  
由于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常常遭受一些挫折。而当前大学生挫折教育却存在着教育方式形式化、教育内容单一化、教育方法呆板化等种种问题,教育实效性不高。为了提高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实效性,增强大学生抗挫折能力,高校应营造大学生挫折教育良好氛围、加强大学生"三观"教育、坚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范正平  唐晓英  
挫折是生活的常态,挫折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文章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现状及问题,在挫折教育途径上作了进一步的探索。文章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理论基石;专业课渗透是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的中坚力量;注重心理教育和挫折教育的有机结合是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创新形式;不同层次的挫折教育讲座是当代大学生挫折预防的有效途径;耐挫折训练是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不可缺的内容。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姜东菲  冯琳  
挫折教育是21世纪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然而,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特定环境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抗挫折能力低,心理素质差,严重阻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影响到我国未来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进而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分析大学生挫折心理,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提高其心理素质和健康水平,使大学生更有效地学习与生活,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和改造社会,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课题被提上日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胡志鑫  韦春北  
采用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典型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引起大学生挫折感之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剖析。认为:导致大学生挫折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引起的挫折感,也有个体生理、心理因素导致的挫折感。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珍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环境的变化使得大学生信息行为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信息搜寻行为,文章对110名大学生一整天的信息搜寻行为进行实证调查和深入分析,并以信息觅食理论为基础,从信息斑块的选择、信息菜单的优化、信息线索的识别等方面探寻大学生信息能力提升的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范正平  唐晓英  
今天,各高校面对的教学对象是90后学子,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对大学生实施挫折教育有利于提高其抗挫折的能力;有利于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有利于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处于有利地位;有利于大学生社会角色的转换;有利于大学生珍爱生命,拥有生命智慧;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提高幸福品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陆竹棠  
针对大学毕业生出现的就业挫折,文章分析了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学生受挫的主要表现,并提出了高校开展就业挫折教育的原则及具体措施,以期对大学生抗就业挫折能力的提升有所帮助。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方鸿志  郭婉茹  李辰媚  
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遭遇挫折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因而如何提高大学生挫折教育的效果、如何提升大学生抗挫折的能力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基于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大学生挫折教育实证研究,结合大学生自身发展规律和成长需要,构建大学生挫折教育——UFEM,是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全新构想。通过模式中的大学生挫折教育内容、大学生挫折教育方法和评价反馈三个子系统的协调运行,能够科学整合教育资源,突显其教育功能的正合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戴巍  
近年来,大学生群体成为心理问题的高发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研究发现,大学生很多心理问题是由于挫折引起的,挫折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学习条件与学习方法的变化;交往需要与交往障碍的矛盾;渴望爱情与不能正确处理与异性之间的关系的矛盾;专业期望与自身能力的矛盾。本文通过对挫折心理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大学生挫折心理自我调适的路径,即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对挫折进行正确的归因;调整自己的抱负水平;合理运用心理防御机制,使大学生在自我调适中不断提高自己抵御挫折的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小宁  
新时期,一些主客观原因导致大学生挫折承受力不足,引发各种心理问题。文章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因学业、人际关系、家庭贫困、恋爱问题、理想与现实差距、个性等产生挫折感的因素,提出正确引导、建立心理防御机制、开展挫折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加强实践活动等对策,切实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孟令勇  
挫折是指当人们追求既定目标的过程中,由于无法实现目标而产生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走向人生成熟时期的大学生遇到一些挫折,是难以避免的。本文探讨了学校帮助大学生矫正挫折心理的方法,以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浩成  车俊铁  
[目的 /意义]信息搜寻行为是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重点,研究大五人格特质对大学生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可为有针对性地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提供参考意见。[方法 /过程]通过对21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获得数据,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结论]发现除了宜人性维度,大五人格特质其他维度都与搜寻行为正相关。同时进入回归方程预测时,外向性和情绪稳定性正向预测信息检索策略使用;外向性和严谨性正向预测信息评价和总分;开放性预测信息参考;外向性预测行为调整。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瑶  刘畅  
[目的/意义]本文探究大学生课业任务类型和认知层次对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将有助于了解大学生在应对不同课程类型、作业类型和作业要求的认知层次的目标时的信息行为特征和体验,从而为优化学习型搜索系统、提升大学生学习效果等方面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方法/过程]本研究通过北京大学本科生课业信息搜寻行为问卷,收集了来自162门课程的作业信息和学生完成这些作业的信息搜寻行为,探究了课程特征、作业类型和作业的认知层次与学生课业信息搜寻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结论]研究发现课程类型和作业的认知层次与学生课业信息搜寻的信息源选择和信息使用行为存在密切关系。基于此,本文从教学和信息系统及其服务优化的视角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创新/价值]本研究借用认知学习理论,将认知过程和知识分类两个维度引入到信息行为分析中,探讨了课业任务特征与信息搜寻行为之间的关系。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妍  邹男男  程文英  曹锦丹  
为引进信息搜寻行为量表并分析该量表的信度、效度,评估其在中国大学生中的适用性,随机选取200名医学专业大学生进行包括30个题项的信息搜寻行为量表的测试,其中20名学生两周后进行了重测。结果显示信息搜寻行为量表的Cronbach’s alphα系数为0.872,分半信度为0.835,重测信度为0.876;各分量表的信度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信度指标良好;各题项与量表总分的相关性显著,各分量表之间及其与总量表之间均呈显著相关,该量表的内容效度与结构效度良好。研究表明,此量表具有良好的测量学指标,可以作为中国大学生信息搜寻能力研究的有效测量工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