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43)
2023(3673)
2022(2909)
2021(2898)
2020(2164)
2019(5071)
2018(4804)
2017(7622)
2016(5065)
2015(5932)
2014(6166)
2013(5430)
2012(4636)
2011(4301)
2010(4423)
2009(3933)
2008(3690)
2007(3406)
2006(2989)
2005(2605)
作者
(13187)
(10897)
(10826)
(10410)
(6663)
(5392)
(5131)
(4397)
(4168)
(3950)
(3778)
(3636)
(3599)
(3365)
(3361)
(3345)
(3204)
(3194)
(3127)
(3086)
(2860)
(2728)
(2699)
(2562)
(2494)
(2475)
(2457)
(2332)
(2312)
(2306)
学科
(13670)
经济(13663)
管理(11375)
(8283)
教育(7512)
(7483)
企业(7483)
方法(6292)
教学(6152)
中国(5653)
数学(5617)
数学方法(5333)
理论(4966)
(4034)
业经(3550)
地方(3356)
(2932)
(2923)
政治(2916)
(2872)
思想(2870)
学法(2856)
教学法(2856)
思想政治(2794)
政治教育(2794)
治教(2794)
德育(2778)
学校(2701)
工作(2671)
环境(2641)
机构
大学(67451)
学院(62083)
管理(21464)
研究(21169)
理学(18442)
理学院(18125)
(17614)
管理学(17438)
管理学院(17342)
经济(16936)
(14785)
科学(14062)
(13718)
师范(13639)
教育(13247)
中国(12786)
师范大学(11113)
(10213)
(9994)
北京(9719)
业大(9654)
中心(9536)
(9353)
研究所(9206)
技术(9154)
(8286)
(8249)
(8126)
职业(7238)
农业(7211)
基金
项目(43265)
研究(35202)
科学(33675)
基金(27425)
(23061)
国家(22780)
教育(19917)
社会(19840)
科学基金(19369)
(19326)
社会科(18567)
社会科学(18554)
(16652)
编号(15994)
成果(14471)
基金项目(13673)
课题(13222)
自然(11498)
自然科(11220)
自然科学(11217)
资助(11190)
(11077)
自然科学基金(10953)
大学(10695)
重点(10325)
规划(9846)
项目编号(9699)
(9288)
(9162)
(9111)
期刊
教育(27095)
研究(21701)
中国(20637)
(19610)
经济(19610)
学报(10276)
大学(9449)
(8548)
科学(8288)
技术(8009)
管理(7617)
学学(7052)
(6537)
农业(6354)
职业(5552)
图书(5295)
高等(4980)
高等教育(4200)
成人(3814)
成人教育(3814)
书馆(3741)
图书馆(3741)
科技(3714)
(3674)
(3493)
(3485)
统计(3440)
资源(3315)
业经(3281)
(3159)
共检索到991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院  
高等教育质量的最终落脚点是学生学习,学生评价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切入点。大学生学习成果生成的影响因素、外部需求对大学生学习质量的诉求以及评价活动与学生主体发展的良性互动是开展大学生学习评价的逻辑,基于此逻辑审视现有的对大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成果以及职业能力评价的实践活动,认为大学生学习评价活动需从三个方面加以优化:数据来源多样化,实现学生学习评价的"客观性";学习评价与社会需求对接,建立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测评体系;突显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个性成长与职业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袁征  
前些时候,看到一位哲学教授的文章,指责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讲法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直被叫做"黄金法则"。尽管现在看来不算完美,恐怕也不至于太过缺德。那位学者怎么会把孔夫子的法则看得那么糟?他说,一个观点否定两次,会保留原来的意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一样。去掉前后两个否定词"不"和"勿",孔子的主张就成了"己所欲,施于人"。这不是强加于人是什么?的确,一个观点的双重否定可以保留原来的意思,就像煎饼,连翻两次,就会回到原来那一面。不过翻转一个观点比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林光彬  张苏  樊彬彬  
教师和学生之间围绕学习成绩与教学评价的互动博弈模式将导致两个负面的评估效果:一是学生虚报对教师教学努力和质量的评估,导致教学评价呈现严重偏态分布;二是教师"考试放水",学生成绩普遍虚高,也呈现偏态分布,两者相互强化最终导致教学质量评价的效度和信度大打折扣。将学生评教模式改为"学生评价自己是否有收获,由此推断教师教学质量"的新方法有益于提高教学质量。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石书奇  
虚拟学习是学生主体为了完成特定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学习活动的对象、工具、环境及过程的规定性,选择和利用虚拟技术,将部分学习过程进行虚拟实现的一类学习活动。它的结构是在学生主体活动三体结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变体结构,变化突出表现在内外活动双向转化过程的中介环节上。结构中诸要素的相互作用受技术实现与教学实践两个向度的运行逻辑的影响。虚拟学习在技术实现上遵循"复制现实→增强现实→增强虚拟→虚拟现实"这一逐步虚拟的运行逻辑并衍生出技术替代学习的学习观;在教学实践中则需遵循"简化现实→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这一逐步增强的运行逻辑并衍生出技术增强学习的学习观。有效开展虚拟学习,达成深度学习,需要正确处理技术与学习之间的关系,逐步实现双重逻辑的融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永国  
青年时期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校大学生是青年中文化知识水平最高的一部分,思维活跃,思想丰富,将成为日后国家建设的主力军。作为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政治思想对未来个人的发展、社会的变革与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对当代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史秋衡   孙昕妍   金凌虹  
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是牵动国家战略人才力储备与高等教育强国底色的关键问题,也是大学生就业能力预备与深化的核心工程。“国家大学生学情调查研究”(NCSS)十二年的规律探寻证据显示,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在结构上以社会通用能力为稳定核心,元认知与核心素养在立德树人导向作用下进步明显,但专业知识与技能长期低水平发展,反映大学专业教育办学质量不足与定位迷失;高水平就业能力的养成与保障年级成长过程连贯性、重视第二课堂学以致用密切相关,而现行人才培养制度中就业能力发展规律应用的缺位现象较为突出。为弥合现实与目标的差距,高校亟需在推进通专融合培养模式、分类精准提供就业指导、一二课堂联动育人与优化大学生就业评价等方面寻求突破,实现大学生就业能力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时广军  
以创业带动就业是优化大学生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能够激发年轻劳动力的创新活力。通过对71份国家创业政策的分析,发现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偏重命令工具,激励工具其次,而能力建设工具、重组工具和劝告工具使用偏少;内容上,创新教育和创新文化较多,而关于创业壁垒、创业融资和商务支持的较少。大学生创业政策遵循着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和教育逻辑,它们推动着创业政策的决定与执行。为了优化大学生创业政策,需强化顶层设计,打造紧密的政策体系;综合决策逻辑,树立高效的政策目标;协调工具组合,提供丰富的政策形式;优化内容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瑛  李军海  
大学生学风建设和辅导员工作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二者的融合与发展需要与时俱进的理念为支撑。心理和谐是大学生学风建设的根基,以人为本是大学生学风建设的灵魂。辅导员工作也是以理念为逻辑原点,并且在大学生学风建设之中展现自身特有的价值。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朱琳  
大学生网络消费信贷作为市场需求的创新回应,已成为互联网金融链条的重要一环,并且对第三方征信体系的健全具有极大的数据支撑价值。但大学生消费信贷业务的非理性增长容易引发过度消费负债,冲击现有金融监管秩序的稳定,并且在金融民主的推进中缺乏应有的主体尊重。社会极端事件的频繁发生和政府监管的边界模糊更是为其发展蒙上阴影。大学生网络消费信贷的法律规制应当针对市场、法律和制度风险,立足于金融教育、社会责任和征信体系完善的法律引导,实现对互联网金融的有力支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蒙启成  
文章认为,资本导向性的制度安排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困境的重要根源,具体体现为:以就业率为核心的就业评价体系和领导政绩评价体系形成大学生就业的虚假空间;产业制度与教育制度的脱节导致大学生就业供需结构失衡;以市场竞争为主体的就业方式不可能实现大学生的平等就业。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的构建,要植入和深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导向理念;大学生就业要考虑和做到就业公平、就业真实、就业方向与兴趣爱好相适应;促进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联动,扩大大学生就业的广度与深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然  
文章首先阐述了创新创业教育的逻辑定位,然后论述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与实践现状,最后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路径:构建和完善以创新创业素质为鲜明特征的教学体系;构建与创新创业教育相适应的培养管理机制;形成与培养目标相渗透的实践教学平台和众创空间;打造能够践行高水平产学研教育理念的师资团队。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荀振芳  
评价是一种基于事物认知的价值判断活动,好的评价活动是评价活动的目标性、科学性、有效性和效益性的完美契合。研究从WSP(物理-事理-人理)社会系统方法以及价值分析的双重维度出发,剖析大学评价活动的评价状态与价值事实,同时以学科评估为例分析探讨大学评价体系的"价值建构",反思其成就、经验与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双一流"建设中大学评价的价值选择:评价活动要把关注人的进步与发展体现渗透在评价过程的每一环节,倡导发挥大学评价的教育价值与社会价值,以高质量内涵发展为核心推动大学评价思想、理念、技术、方法的全方位进步与持续的改革创新。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贾万刚  王舒  
中西方大学有各自的生成逻辑。西方大学的生成在于"城市"、"文化"、"知识分子"三者的相互作用;中国大学生成的外在逻辑是"教化",内在逻辑是"明明德"。近现代以来,中西方大学都有各自的发展。中国在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过程中,除了借鉴西方的经验以外还要正视自己的传统,要根据自身的生成逻辑以求发展。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祖强  魏永军  
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是"双创"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5育融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型载体。该文从它的生成逻辑及建设意义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以便更好地指导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发挥生态系统化协同育人作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兴海  朱明仕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知识和信仰形态,其真理性在不断被人类实践特别是中国的发展实际证明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要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作为统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需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思想保障。当代大学生是国家人力资源中最重要、最具活力的部分,他们的成长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关乎"中国梦"的实现。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使他们不仅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而且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把握信仰形成的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