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80)
- 2023(3955)
- 2022(3248)
- 2021(3297)
- 2020(2724)
- 2019(6425)
- 2018(6748)
- 2017(11033)
- 2016(6958)
- 2015(7936)
- 2014(7993)
- 2013(7077)
- 2012(6467)
- 2011(6138)
- 2010(6304)
- 2009(5733)
- 2008(5701)
- 2007(5018)
- 2006(4806)
- 2005(4468)
- 学科
- 济(17335)
- 经济(17293)
- 管理(13289)
- 业(9822)
- 教育(9415)
- 企(9019)
- 企业(9019)
- 中国(8254)
- 制(7677)
- 教学(7549)
- 理论(6393)
- 体(6067)
- 学(5846)
- 方法(5615)
- 财(5254)
- 体制(5186)
- 农(4849)
- 业经(4616)
- 数学(4560)
- 数学方法(4368)
- 银(3973)
- 银行(3951)
- 融(3946)
- 金融(3946)
- 行(3867)
- 学法(3747)
- 教学法(3747)
- 税(3511)
- 税收(3396)
- 收(3365)
- 机构
- 大学(90736)
- 学院(83180)
- 研究(37543)
- 济(28082)
- 经济(27259)
- 中国(25396)
- 科学(23693)
- 管理(23690)
- 京(21714)
- 所(20234)
- 理学(19438)
- 理学院(19028)
- 研究所(18331)
- 管理学(18274)
- 农(18218)
- 管理学院(18126)
- 教育(17597)
- 范(16999)
- 师范(16766)
- 财(15427)
- 中心(15336)
- 江(15334)
- 北京(14769)
- 农业(14422)
- 院(13903)
- 师范大学(13821)
- 业大(13764)
- 技术(12207)
- 省(11746)
- 州(11423)
- 基金
- 项目(52148)
- 研究(40220)
- 科学(40023)
- 基金(34252)
- 家(31213)
- 国家(30863)
- 科学基金(24498)
- 教育(23067)
- 社会(21860)
- 省(21292)
- 社会科(20311)
- 社会科学(20302)
- 划(19921)
- 编号(17312)
- 成果(17030)
- 基金项目(16901)
- 自然(16165)
- 自然科(15759)
- 自然科学(15749)
- 自然科学基金(15462)
- 课题(15292)
- 资助(14675)
- 重点(13274)
- 大学(12623)
- 年(12392)
- 部(12053)
- 发(11395)
- 创(11208)
- 性(10734)
- 规划(10703)
共检索到1516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毛国红
近10年来,国内高教改革研究已将大学生学习改革问题提上日程,并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予以高度关注。笔者在从学习理论、学会学习、学习改革三方面对学改内涵进行初步讨论的基础上,提出实现大学生认识和发展过程的回归必须努力推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改革,即从教师传授下的学习方式逐步转向自主学习等方式,并进一步明确学改方向。开展学改,既要依据前瞻性的先进教育思想观点,又要后顾历史沉积中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思想精华,特别是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精华,并使两者结合起来;应反复思量,防止以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
关键词:
大学生 学习改革 内涵 方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院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外在的培养平台与资源等需要通过学生学习活动才能真正发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实质上是一系列学习活动的组合,构成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质量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大学生学习模式是学生求学目标、高校人才培养平台以及教师引导三者互动作用的结果,也是构建大学生学习模式的逻辑基点。
关键词:
大学生 学习模式 培养平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文
自2008年起,清华大学的研究团队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大学生学习投入研究的发展。在此期间,学界关于学习投入的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形成两组重要的内涵维度:一是基于个体的学习投入和基于互动的学习投入;二是行为投入、情感投入和认知投入。本研究结合两组维度提出理解中国大学生学习投入的新框架,并配合CCSS对测量工具的改进,验证了新框架下的学习投入结构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
关键词:
中国大学生 学习投入 概念内涵 测量工具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开明
生命教育就是关于生命的教育,是为了生命而进行的教育;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就是引导和帮助大学生"保存生命、发展生命、幸福生活"。大学生生命教育在理念上,具有导向性、超前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在模式上,具有系统性、整合性与渗透性相结合的特点;在内容上,具有知识性、技能性和精神性相结合的特征;在方法上,具有主导性、主体性与互动性相结合的特征;在教育对象及其成长现实上,具有反复性、传染性与长期性相结合的特点;在教育者及其工作现实上,具有重复性、变动性与联动性相结合的特点。
关键词:
大学生 生命教育 内涵 特点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东生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屈林岩 何旭明
学习改革的原则是探寻改革途径、制定改革措施的重要依据,通过对学习改革理论的探索与学习改革实践的提炼,我们认为,当前大学生的学习改革应遵循以下主要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协同性原则、整体性原则、个性化原则以及动态性原则。
关键词:
大学生 学习改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艳 成黎明
党的十八大报告凝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指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献,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经典教材。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部署,赋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内涵、使命和要求,把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罗明忠 陶志 陈利昌
基于广东、江西、安徽等省460个大学生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进行维度构念,并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实证研究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其就业的影响。结果显示,大学生就业能力由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和感染力)、学习能力、应聘能力和工作技能构成。且大学生就业能力正向促进其就业。应帮助大学生做好人格特质塑造与培养,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找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着力点,推进其就业。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能力 就业影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钱昭楚
对大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完备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到一系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本文旨在了解创新能力价值内涵及构成,明确创新培养的目标和责任,探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和策略,以期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启示。
关键词:
创新能力 价值内涵 学生品格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袁薇
大学生作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年轻群体,理应承担起缓解就业压力且进行自主创业的时代责任。可从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内涵解构出发,探寻提升胜任力的路径,通过推进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主创业,为社会发展发挥自身的作用和价值。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胜任力 提升策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志
创业伦理培育是塑造创业者良好道德品质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其价值在于它是建设健康创业生态系统的必然选择,是"双创"时代提升高校育人针对性、实效性的迫切需要,是促进个体创业成功的客观要求;其内涵在于它是教育工作者通过组织适合教育对象创业伦理水平提升的价值环境,在教育对象的创业伦理意识、创业伦理知识、创业伦理情感、创业伦理意志四个维度上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其进路在于实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创业伦理培育的全程贯通,即方向主导、内容框定和方法创新。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伦理培育 价值 内涵 进路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余鹏 李建伟
爱情是大学生人格发展与成熟阶段的重要内容,对其人生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探索大学生的爱情本质对于帮助其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质与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爱情类型学的角度探索出了大学生的27种爱情故事类型、核心内涵及其特征,并进行了不同文化的比较研究,然后在此基础上回答了"爱情的三大疑问",从中对大学生的爱情本质特征做了较全面、深刻的分析,有助于大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者更加科学地认识爱情、理解爱情,提升心理咨询的科学化水平。
关键词:
大学生 爱情故事 比较研究 认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韦莉明
高校对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加以引导并营造良好的社会志愿服务氛围,对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如何在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中普及志愿理念,弘扬志愿精神,使志愿精神成为大学生必备的优秀品质,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大学生 志愿精神 内涵培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