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50)
- 2023(6868)
- 2022(5626)
- 2021(5313)
- 2020(4342)
- 2019(9630)
- 2018(9186)
- 2017(16293)
- 2016(9798)
- 2015(10825)
- 2014(10636)
- 2013(9742)
- 2012(8867)
- 2011(8173)
- 2010(8155)
- 2009(7254)
- 2008(7219)
- 2007(6294)
- 2006(5492)
- 2005(4656)
- 学科
- 济(30346)
- 经济(30300)
- 管理(24427)
- 业(22580)
- 企(17701)
- 企业(17701)
- 方法(14693)
- 数学(12954)
- 数学方法(12727)
- 中国(9655)
- 农(9287)
- 学(9059)
- 财(8192)
- 教育(8180)
- 贸(7503)
- 贸易(7501)
- 易(7308)
- 业经(7276)
- 理论(6721)
- 农业(6509)
- 教学(5888)
- 技术(5752)
- 环境(5416)
- 制(5152)
- 务(5082)
- 财务(5079)
- 财务管理(5072)
- 企业财务(4845)
- 地方(4701)
- 划(4652)
- 机构
- 大学(141452)
- 学院(133757)
- 研究(48171)
- 济(47764)
- 管理(46893)
- 经济(46812)
- 理学(42055)
- 理学院(41409)
- 管理学(40263)
- 管理学院(40050)
- 科学(33591)
- 农(31562)
- 中国(31417)
- 京(29747)
- 业大(26308)
- 农业(25478)
- 所(25400)
- 研究所(23960)
- 范(21927)
- 师范(21588)
- 中心(20754)
- 财(20399)
- 江(19924)
- 北京(18338)
- 师范大学(17829)
- 农业大学(17540)
- 财经(17248)
- 院(17160)
- 教育(16878)
- 经(15888)
- 基金
- 项目(98271)
- 科学(76976)
- 基金(71074)
- 研究(66658)
- 家(65193)
- 国家(64615)
- 科学基金(53763)
- 社会(42015)
- 社会科(39661)
- 社会科学(39648)
- 省(39163)
- 基金项目(38313)
- 自然(37114)
- 自然科(36316)
- 自然科学(36298)
- 自然科学基金(35674)
- 划(34886)
- 教育(33827)
- 资助(27827)
- 编号(25708)
- 重点(23159)
- 部(21749)
- 创(21249)
- 成果(21031)
- 计划(20425)
- 发(20358)
- 大学(20338)
- 科研(19735)
- 创新(19637)
- 课题(19404)
共检索到1890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高丙成
利用潜在剖面分析法和辨别分析法对556名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类型进行了分类,探讨了不同类型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特点,不仅从变量水平上考察了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学习的关系,而且从个体差异的视角分析了不同学习倦怠类型大学生学习状况的差异。结果表明:(1)文科生的学习倦怠水平低于理科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倦怠水平呈现下降的趋势,大学生的学习倦怠不存在性别差异;(2)大学生学习倦怠分成涅?型、激励型和衰竭型3种,不同类型大学生的学习倦怠差异显著,涅?型大学生的学习倦怠程度最低,衰竭型大学生的学习倦怠水平最高,而激励型大学生的学习倦怠水平处于涅?型和衰竭型之间;(3)学习倦怠和学习投入、学习绩效、学习流畅感、学习幸...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罗杰 周瑗 潘运 赵守盈
采用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和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对756名大学生进行测试,旨在探讨学习适应对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以及性别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男女被试在教学模式、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环境因素和学业疏离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学习适应各维度与学习倦怠各因子均呈显著负相关,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学习适应对学习倦怠具有预测作用;通过进一步分析,性别在学习适应和学习倦怠之间起调节作用。
关键词:
学习适应 学习倦怠 性别 调节效应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小麟
选取上海市8所高职院校3个年级的大学生共1794人,以《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为研究工具,采用现场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高职大学生学习倦怠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学生学习倦怠普遍,并且较为严重,具体体现在情绪低落、成就感低以及行为不当三个方面,其中情绪低落得分最高,其次是成就感低,再次为行为不当;对学习倦怠各个维度的分析发现,在情绪低落上,高职大学生存在比较明显的性别、年级以及家庭收入差异;在成就感低维度上,高职大学生存在显著的年级效应;而在行为维度上,高职大学生则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家庭收入的差异。
关键词:
高职生 学习倦怠 归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秀芹
为了研究影响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因素,揭示职业自我效能感在专业承诺和学习倦怠之间所起的作用。本课题对35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1)大学生存在学习倦怠现象;在专业上学习倦怠、专业承诺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性别上职业自我效能感存在边缘性显著性差异。(2)大学生专业承诺与职业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大学生学习倦怠与专业承诺、职业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3)大学生感情承诺、职业自我效能感都对学习倦怠有负向预测作用;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在感情承诺和学习倦怠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凌霞
当前大学生的学习状况不容乐观,存在着逃课、沉迷网络游戏、考试作弊、荒废学业等现象。面对大学生消极对待学业的状况,文章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对大学生的学习倦怠成因进行了分析,并从学习倦怠的三个维度上寻找缓解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策略。
关键词:
大学生 学习倦怠 成因 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廖红
为了了解大学生人格特征、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关系,探讨社会支持在人格特征对学习倦怠影响中的调节作用,本文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大五人格简式自评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50名大学生进行了测查,经相关分析得出结论:社会支持对学习倦怠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大学生 学习倦怠 社会支持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董军强
学习倦怠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有明显阻碍作用,许多研究显示,大学生学习倦怠问题突出。本文采用问卷法,对某农业高校1000名在校生进行学习倦怠现状及成因调查研究,结合调查结果,尝试从增强学习动机、提高教学质量和拓宽就业视野三方面对农科大学生学习倦怠的解决路径进行探索,以期对当前农科人才培养有所借鉴。
关键词:
农科大学生 学习倦怠 影响因素 解决路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思佳 金灿灿
为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人格与学习倦怠三者的关系,并关注人格类型的调节作用,使用大五人格问卷、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和手机依赖指数中文版量表在大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五人格各维度得分与手机依赖、学习倦怠得分呈显著相关,手机依赖可以正向预测大学生学习倦怠。大学生人格可分为和谐型、一般型和情绪型,人格类型在手机依赖和学习倦怠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对于和谐型和一般型人格,手机依赖对学习倦怠的预测力要高于情绪型人格的预测力。结论表明,对于不同人格类型的个体,手机依赖对学习倦怠的作用程度不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顾月琴 吴涛
学习倦怠在高职学生中普遍存在,其原因主要有社会环境影响、学业压力过重、个体自身因素等。学习倦怠不仅影响学习就业,而且有害身心健康,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可;改善学习环境,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健全学生人格,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消除高职学生学习倦怠,激发他们积极乐观地对待学习生活。
关键词:
学习倦怠 高职学生 原因 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进
文章梳理了学习倦怠和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分析了引入积极心理学理念解决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缓解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思路:抓住大学生的有效需求点,明确学习目标;调整认知,用理性思维看待大学生学习出现的问题;践行大学生学习和知识主体地位;助力大学生成功,以成功孕育成功;提高大学生运用社会支持系统的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谢利苹
在当前社会竞争日益加剧、学习压力逐渐增加的情况下,大学生学习倦怠现象不容忽视,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来分析大学生的学习心理、缓解学习倦怠现象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理论背景,通过对被试的学习倦怠测试,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学习倦怠的表现和原因,并利用积极心理学提出了从自我认识、情绪体验、应对挫折和反思性观察4条途径来缓解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对策。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 学习倦怠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阳泽
生活倦怠在人们的生活中已日趋普遍和严重,需要开发测量工具并揭示其结构组成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对160名本科大学生的开放式调查发现,大学生的生活倦怠现象比较普遍且类型多样。以开放式调查结果为依据编制正式问卷,对722名本科学生进行调查,经项目分析和信、效度分析,得到由46个项目组成的生活倦怠问卷。经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到由"懒散"、"低落"等10个因素组成的生活倦怠结构。生活倦怠(特别是其因素"低落"和"低成就感")是抑郁的重要诱因和来源。
关键词:
大学生 生活倦怠 生活倦怠问卷 抑郁症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洪峰 段樱珊
文章通过对来自5所在京高校的12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082份),探求大学生心理资本对学业倦怠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结果显示:心理资本、积极情绪均与学业倦怠的三个维度——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显著负相关;积极情绪在心理资本和学业倦怠各维度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
心理资本 积极情绪 学业倦怠 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文烨 徐伟琴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和专业认同理论构建大学生学习投入模型,以课程获得感为依据对学生群体进行区分,分析专业认同和学习动机在不同群体中发挥的作用和构成的影响机制。潜在剖面结果显示,按照课程获得感的高低,学生群体可被分为“浅层挣扎者”“普通探索者”和“深层参与者”。链式中介模型结果显示,不同群体中学习投入模型呈现出不同的结果,“浅层挣扎者”以内部动机为唯一的学习投入动力,“深层参与者”则有着多元化的学习投入动力来源。基于此,课程设计应关注学生需求,避免“专家盲点效应”;同时树立多元的学习动机观,将专业认同与课程获得感“搭配使用”;以课程获得感为支点,实现学生学习类型的积极转变。
关键词:
课程获得感 专业认同 学习动机 学习投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