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93)
- 2023(4559)
- 2022(3880)
- 2021(3641)
- 2020(3069)
- 2019(6901)
- 2018(6692)
- 2017(11297)
- 2016(7119)
- 2015(8611)
- 2014(8567)
- 2013(7757)
- 2012(6890)
- 2011(6213)
- 2010(6577)
- 2009(5513)
- 2008(5483)
- 2007(4930)
- 2006(4356)
- 2005(3840)
- 学科
- 济(21153)
- 经济(21136)
- 业(17365)
- 管理(17172)
- 企(14737)
- 企业(14737)
- 方法(10790)
- 教育(9549)
- 数学(9100)
- 数学方法(8964)
- 理论(8039)
- 中国(7818)
- 教学(7757)
- 农(6459)
- 业经(5924)
- 技术(5246)
- 学法(4884)
- 教学法(4884)
- 贸(4737)
- 贸易(4736)
- 易(4612)
- 农业(4279)
- 财(4148)
- 划(4136)
- 学(4055)
- 学理(3964)
- 学理论(3964)
- 研究(3942)
- 地方(3861)
- 制(3655)
- 机构
- 大学(96304)
- 学院(92702)
- 管理(33315)
- 济(32719)
- 经济(31896)
- 研究(30993)
- 理学(29162)
- 理学院(28754)
- 管理学(28034)
- 管理学院(27870)
- 京(20397)
- 科学(19279)
- 中国(19131)
- 农(17568)
- 范(16506)
- 师范(16340)
- 业大(15857)
- 江(15692)
- 所(15156)
- 教育(14799)
- 研究所(13968)
- 农业(13905)
- 技术(13499)
- 中心(13458)
- 财(13343)
- 师范大学(12968)
- 北京(12806)
- 州(11580)
- 院(11414)
- 财经(10981)
- 基金
- 项目(64295)
- 科学(50845)
- 研究(50334)
- 基金(43332)
- 家(37329)
- 国家(36942)
- 科学基金(31826)
- 社会(29772)
- 省(28262)
- 社会科(28206)
- 教育(28199)
- 社会科学(28198)
- 划(23542)
- 基金项目(23060)
- 编号(21590)
- 自然(20019)
- 自然科(19613)
- 自然科学(19609)
- 自然科学基金(19293)
- 成果(18499)
- 资助(17394)
- 课题(17294)
- 重点(15260)
- 大学(14789)
- 创(14763)
- 部(14470)
- 年(14216)
- 发(13643)
- 规划(13416)
- 创新(13355)
共检索到1418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婧睿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年轻一代的大学生们,不但是国家的未来,也是青少年的榜样,因此,培养大学生的文明意识,是公众的期望,也是社会责任。如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大学生的文明意识,是每个高校需要考虑的问题,通过塑造大学生的文明体系,对大学生文明意识、行为习惯和思维进行培育,以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文章以思想政治和德育教育为基础,论述将文明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以及重要性,通过各种手段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思想政治 文明意识 大学生德育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丽华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高校已把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和面向未来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针对当前教育改革的趋势和就业市场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求,文章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内涵作了概括,从专业知识、身心健康、社会实践、就业观及就业技巧诸方面论述了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对提升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性和方法,以求为教育改革和大学生自身素质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大学生 综合素质 就业 竞争力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蔡敏 李超
进入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开始建立情商的理论结构,并对情商与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究。美国大学在情商研究成果以及职场对员工进行情商培养的推动下,开发和实施了情商培养课程。学校主要通过"独立设课"与"学科渗透"两种教学途径,来培养和训练大学生的情商,以促进职业素养的形成。我国高校也应重视大学生的情商培养,注重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情商教育,开发适合我国大学生的情商测评工具。
关键词:
美国 大学生 情商培养 课程 职业素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娄季春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首先提出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的紧迫性;其次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的构成要素;最后提出了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的基本途径,并进一步提出了必须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努力来构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良好环境。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大学生就业 竞争力 培养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胡祖吉
大学生要适应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适应充满竞争的社会环境,必须注重竞争意识的培养。高校要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完善竞争激励机制,全面贯彻公平竞争原则,为大学生增强竞争意识,提高参与竞争的实力服务。大学生自身也要及时更新观念,主动参与竞争,把自己培养成具有较强竞争意识的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
大学生 竞争意识 素质 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廖迎春
本文在综合分析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别从全程就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就业评价机制三方面对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核心竞争力 内涵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田梅 朱学芳
[目的/意义]信息偶遇能力是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现行的信息素养标准与模型中对如何提升这种被动信息获取的能力尚无任何形式的明确指导。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可以利用现行信息素养实践模型进行大学生信息偶遇能力培养的观点,为Web 2.0网络环境下如何提升大学生信息偶遇能力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从关联主义学习理论角度对此观点进行理论论证,并利用以Kuhlthau信息搜索模型、big6问题解决模型为代表的信息素养模型进行了具体的实践模型探讨。[结果/结论]提出基于现行信息素养模型的大学生信息偶遇能力培养模型,即可以借助现行实践模型的实施环节培育大学生的信息偶遇意识,提升其信息偶遏的能力以及对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付晓容
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大学生通向成功的必备素质,高等学校要在培养大学生秀外慧中的职业形象、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积极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上下功夫。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素养 构成 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龙梅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素养的培养,尤其是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已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通过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问卷调查,文章从高校教育的角度分析了造成现状的主要原因,研究提出了优化课程体系、强化软环境建设、促进与专业课程的融合以及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水平等四个方面的培养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信息素养 现状调查 培养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许运华 张洪星
信息素养是我国未来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文章提出对高职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应以信息技术教育为基础,以信息能力、信息伦理道德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在各门课程教学中注重大学生信息伦理道德、文化、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发展,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高职大学生 信息素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居英
21世纪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人类社会的生活、工作学习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人类的信息素养反映着人们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是信息社会中人们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作为当代大学生,全社会都要关心他们的成长,努力培养其信息素养,加强其信息伦理道德教育,不断地提高他们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信息素养 信息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何锋兵
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不尽如人意,这与高校人文教育以及人文基础课学科定位不明晰有关。本文认为,切实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可以从多个视角切入,着重从厘清人文学科定位、强化审美教育着手。
关键词:
人文素养 人文教育 审美教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于海洋 周马杰 陈元平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把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中。信息甄别能力培养与媒介素养教育应与德育工作紧密结合。信息甄别能力与媒介素养的养成教育应形成学校、家庭、政府、社会、媒体五位一体的发展模式。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信息化进程的速度、深度和广度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而不断拓展。对于高等院校学生而言,具备对信息的选择能力、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邹增丽
竞争文化是一种激励文化,要鼓励人们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主动参与竞争,遵循竞争规则和道德,团结合作,互利共赢。文章结合竞争文化对大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的新要求,提出了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即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竞争合作能力,课程学习和实际训练相结合提升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增加社会实习机会激发危机进取意识,思想教育和文化影响相结合重构青年正确的财富观和成功观,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心理资本。
关键词:
竞争文化 大学生 职业心理素质 培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