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70)
2023(8904)
2022(7440)
2021(6788)
2020(5409)
2019(12344)
2018(11985)
2017(22097)
2016(12461)
2015(14445)
2014(14380)
2013(13922)
2012(13561)
2011(12759)
2010(13173)
2009(12038)
2008(11756)
2007(10736)
2006(9867)
2005(9368)
作者
(37608)
(31184)
(31027)
(29420)
(20006)
(15110)
(14226)
(12248)
(12044)
(11415)
(10668)
(10521)
(10287)
(10253)
(10072)
(9680)
(9351)
(9298)
(9163)
(9121)
(8088)
(7954)
(7691)
(7450)
(7346)
(7123)
(7078)
(6910)
(6527)
(6329)
学科
(54292)
经济(54228)
管理(28102)
(26462)
中国(21299)
(18642)
企业(18642)
地方(18230)
(15223)
方法(14864)
业经(12654)
(12215)
金融(12214)
数学(12095)
数学方法(11908)
(11404)
(11352)
贸易(11340)
(10946)
农业(10873)
教育(10794)
(10753)
银行(10722)
(10562)
(10460)
地方经济(10320)
理论(9626)
(9384)
(9061)
(8825)
机构
大学(179763)
学院(175832)
研究(72945)
(71874)
经济(70209)
管理(57363)
中国(54211)
理学(47212)
理学院(46458)
管理学(45417)
管理学院(45089)
科学(44194)
(41691)
(38621)
研究所(34837)
(33414)
(32406)
中心(31522)
(29425)
(28879)
师范(28550)
北京(27749)
(26601)
农业(26203)
业大(25596)
财经(24309)
(23882)
师范大学(22952)
经济学(22080)
(22047)
基金
项目(108583)
科学(84219)
研究(82381)
基金(74370)
(65592)
国家(64913)
科学基金(53299)
社会(50080)
社会科(47353)
社会科学(47343)
(43757)
教育(39447)
(38007)
基金项目(37715)
编号(34004)
自然(32539)
自然科(31763)
自然科学(31752)
资助(31289)
自然科学基金(31167)
成果(30573)
(30098)
课题(26798)
重点(25777)
发展(24046)
(23711)
(23627)
(22667)
大学(21848)
(21513)
期刊
(90717)
经济(90717)
研究(63419)
中国(49772)
教育(36705)
(32146)
学报(30346)
科学(26743)
管理(24006)
大学(23830)
农业(22588)
(22429)
(21308)
金融(21308)
学学(20399)
技术(15248)
业经(14840)
经济研究(14722)
国际(12617)
图书(12604)
(12414)
财经(12096)
问题(11758)
(11438)
(10624)
世界(10455)
书馆(9642)
图书馆(9642)
(9463)
论坛(9463)
共检索到3035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芭芭拉·M·柯姆  程化琴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 ,大学生国际流动已经从无组织或自发的行为进入到有组织的形式 ,并且也已经成为各国经济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考察了全球范围内大学生流动的趋势 ,并重点以欧盟的依拉斯玛斯计划为例 ,分析了大学生国际流动的重要作用 ,以及阻碍大学生国际流动的因素与可能的解决方案。研究表明 ,大学生国际流动有助于人力的发展和全球的相互理解 ,应当进一步推动大学生的国际流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许诤  
大学基金是美国大学管理和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美国大学生存和发展极其重要的推动力。美国大学永久基金的发展及其管理经验可为我国大学基金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高青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对高等学校产学研结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国家大力加强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新形势下,高校如何充分发挥人才和学科优势,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在服务经济建设中发展自己,是所有高校不可回避且必须解决好的重要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卫峰  马林  黄高强  武良  陈新平  张福锁  
【目的】氮素是生命活动的必需元素,也是生态系统变化的主要因子。定量氮素的来源和贡献,并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协调中国资源、环境与粮食安全的重要内容。【方法】通过食物链模型分析中国陆地生态系统中氮素来源的构成、特点和变化,以及氮素投入变化对农业生产、人体营养改善的贡献,并通过国内外综合比较提出了未来中国氮素管理的重点方向。【结果】中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氮肥生产和消费国,对近二十年全球氮肥产用量增长的贡献达61%和52%。氮肥已占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氮素输入量的72%,中国人蛋白质消费量中有56%来自于氮肥,氮肥等新技术的增产作用相当于将人均耕地面积从0.08 hm2提高到了0.52 hm2,扩大了6.5...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简新华  曾宪明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是正确有效地解决为什么发展、发展什么和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的关键。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徐卫国  徐建生  
经君健先生(1932—2021),著名经济史学家。1932年出生于北平,原籍江苏仪征。先后就读于北京南堂中学初中部、崇德中学高中部,1950年考入燕京大学西语系,数月后转至经济系,并随学校赴广西参加土改。1952年回京后因院系调整,并入北京大学经济系,师从陈振汉先生等经济学名家。1954年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作,2004年退休,在职50年。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任经济所中国经济史研究室主任、研究生院经济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郭芳芳  史静寰  
为全面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推动以"学"为中心、注重学习过程和结果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加强国内外高等教育领域研究者和实践者在相关领域的成果交流与合作,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与"国际比较教育学会"(CIES)、"高等教育专题研究组"(HESIG)合作,于2013年10月27日~28日在清华大学举办了"全球化时代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研究"国际研讨会。与会者探讨了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新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分析了全球化时代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研究的新进展以及相关调查与测验工具的编制与使用情况。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卫东  
斯瑞尼瓦桑是一位新古典思想的坚定信仰者, 当代著名的国际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家。他出生于印度,在家乡取得数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后,进入耶鲁大学学习,先后于1958、1962年获经济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他随即在印度统计学院任教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洪银兴  
党在百年奋斗中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道路。一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路。新发展理念规定了转变发展方式和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容。二是二元结构现代化之路。在农村工业化的同时推进城镇化进程,创造了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新时代推进的三农现代化涉及农业供给侧改革、乡村振兴、城乡发展一体化、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三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将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包含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四化同步的"并联式"过程,强调共同富裕,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创新的核心地位,并且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开启现代化新征程。四是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发展之路。在生态文明时代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依靠科技创新实现低消耗、低排放的绿色发展。五是基于新发展格局的开放发展之路。适应新发展格局的开放发展要突出内需导向和创新导向。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赵东明  徐晓丹  
首先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构建物流产出模型,再利用曲线回归的方法,通过考核曲线的斜率变化,来研究不同时期电子商务对物流发展的贡献。得出电子商务对物流发展的贡献出现了拐点,正由正向影响向负面影响发展,其主要原因是对物流建设的投入不足。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洋  郑景云  葛全胜  王芳  
为明确中国温室气体峰值排放变化及其对全球减排的促进关系,本文通过从行业终端出发的温室气体排放模型,利用联合国相关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能源署等机构的数据,结合中国能源战略规划目标设置了由弱到强的三种减排政策支持力度,分析了当前至2060年的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特征与达峰时间和累积排放量变化,以及中国对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贡献。主要结论有:(1)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既有能源政策支持下,将于2030年达到温室气体排放峰值(144.28±7.48)亿t CO_2eq,2020—2060年累计排放量将比无减缓政策情景减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宗良  贾晓楠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成功抓住了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外在战略机遇,深度融入相互依赖的全球贸易格局,利用全球化这一外部环境实现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壮大。如今,中国在世界中的体量和影响力已经举足轻重,以至于任何机遇都取决于自身内在的战略选择,不可能再像过去一样等待外部机遇。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这样的体量规模使得我国对世界的影响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钟周  
The crux of this thesis i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in respect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as it is being pushed to the forefront of development in the most rapidly growing economy in the world. The earlier chapters illustrate certain fundamental traits and contexts that provi...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骆江玲  严桦  杨明  
女大学生村官作为知识女性的代表之一,并且作为新生群体,引起社会和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社会性别视角关注的性别平等和不同性别的作用两个角度,通过考量制度和实践对照,反思大学生村官制度设计下的形式平等掩盖实质的不平等,并通过研究女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治理、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3个方面的贡献,凸显女大学生村官对农村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光宇  袁本涛  
高水平大学是科技创新系统的主力军,是知识创新系统的核心,是国家创新体系的轴心。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水平大学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我国的教育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我国实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保障。高教强国是科教兴国战略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实现。文章分析了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及要求,阐述了高教强国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关系及意义和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