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10)
- 2023(18414)
- 2022(15434)
- 2021(14417)
- 2020(12011)
- 2019(27261)
- 2018(27188)
- 2017(50757)
- 2016(28116)
- 2015(31729)
- 2014(31816)
- 2013(31238)
- 2012(29049)
- 2011(26236)
- 2010(26760)
- 2009(25313)
- 2008(25633)
- 2007(23808)
- 2006(21138)
- 2005(19037)
- 学科
- 济(114008)
- 经济(113863)
- 业(102837)
- 管理(89018)
- 企(83600)
- 企业(83600)
- 农(52109)
- 方法(47827)
- 数学(38496)
- 数学方法(38161)
- 业经(36387)
- 财(35231)
- 农业(34313)
- 中国(34295)
- 制(26188)
- 务(23119)
- 技术(23084)
- 财务(23079)
- 财务管理(23029)
- 地方(22577)
- 贸(22367)
- 贸易(22354)
- 企业财务(21772)
- 易(21747)
- 理论(20541)
- 学(20462)
- 银(19370)
- 银行(19313)
- 和(19261)
- 策(18962)
- 机构
- 学院(408404)
- 大学(404153)
- 济(164921)
- 经济(161337)
- 管理(155652)
- 研究(133598)
- 理学(132792)
- 理学院(131337)
- 管理学(129170)
- 管理学院(128412)
- 中国(104957)
- 京(85384)
- 农(83665)
- 科学(81872)
- 财(78958)
- 所(68351)
- 江(65867)
- 农业(64895)
- 业大(64850)
- 中心(63056)
- 财经(61476)
- 研究所(61266)
- 经(55554)
- 北京(53824)
- 范(53082)
- 师范(52482)
- 州(52125)
- 经济学(49159)
- 院(47127)
- 省(44768)
- 基金
- 项目(259929)
- 科学(203390)
- 研究(192982)
- 基金(184617)
- 家(160751)
- 国家(159107)
- 科学基金(135619)
- 社会(121820)
- 社会科(114958)
- 社会科学(114923)
- 省(106180)
- 基金项目(98375)
- 教育(89144)
- 划(87464)
- 自然(86166)
- 自然科(84116)
- 自然科学(84088)
- 自然科学基金(82636)
- 编号(80122)
- 资助(73245)
- 成果(65466)
- 重点(58563)
- 创(58524)
- 发(57440)
- 部(56991)
- 课题(56092)
- 创新(53935)
- 业(52118)
- 科研(49474)
- 大学(49445)
- 期刊
- 济(194816)
- 经济(194816)
- 研究(121429)
- 中国(89769)
- 农(83010)
- 学报(65959)
- 财(64227)
- 科学(59345)
- 管理(59175)
- 农业(55559)
- 教育(52207)
- 大学(50771)
- 学学(46862)
- 融(41174)
- 金融(41174)
- 业经(37912)
- 技术(37072)
- 财经(30854)
- 业(29799)
- 经济研究(28782)
- 经(26629)
- 问题(26490)
- 技术经济(22144)
- 版(21902)
- 科技(20102)
- 商业(19968)
- 贸(19861)
- 图书(19483)
- 现代(18878)
- 世界(18490)
共检索到6289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爱民 赵悦平 孔炜义
自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我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仍然存在着困难和压力,高素质人才的匮乏便是困扰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难题之一。本文通过对人才需求的多角度分析,阐述了适应农村需要的优秀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策略,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生产输送高级专门人才,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大学生 回乡创业 创业教育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军书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鼓励和吸引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到农村自主创业、就业,成为缓解大学生就业难和解决新农村建设人才"瓶颈"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 就业难 农村创业 新农村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骥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让大学生回乡创业恰逢其时。大学生回乡创业,能够将青年参与双创活动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有效缓解与日俱增的大学生就业压力。针对大学生回乡创业面临着缺乏农村干事创业的经验、政府相关部门配合协调的能力不强、缺乏较强的创业创新能力等问题,宜从四个方面着手助推大学生回乡创业:优化创业教育实践,增强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积极适应农村环境,在实干中提升创业能力;适应互联网+农业发展形势,提升创业管理服务能力;提供有力的公共政策支持,辅助完善创业保障体系。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大学生 回乡创业 困境 出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费倩倩
当前,新农村建设逐渐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是国家对农村生活水平提升的美好期待,同时也是对新时代农村发展方向与发展趋势的重要规划。新时代,要注重发挥大学生群体在乡村振兴和新农村发展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其通过自主创业实现自身价值,通过返乡创业实现社会价值。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大学生 返乡创业 原因 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书瀚 傅琳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农村地区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能够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有助于改善农村地区的人居环境,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较高的机会成本和一定的风险因素,因而政府应为其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高校也应可通过开展个性化的培养方式提升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意愿、知识和技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梅园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全面展开,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最大瓶颈。高校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力量。他们年轻而富有活力,充满创新精神,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立志创新,开拓创业。由于刚出校门,他们的创业活动往往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立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视野,研究大学生创业引导法律保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大学生创业引导 法律保障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秀芝
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的就业空间日趋饱和,大学毕业生面向农村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农村籍大学生回其生源地就业具有天然的优势和有利条件,但是农村籍大学生对此认同度并不高。结合当前我国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就业的现状,分析其中原因,探索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就业,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途径。
关键词:
农村籍大学生 回乡 大学生就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魏蔚
面对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时代的到来,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地方政府先后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一系列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农民工返乡创业需求猛增,但同时仍存在着资金、人才、设施配套等问题。本文通过对当前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需求状况分析,提出在现有条件基础上加大政府政策扶持、资金支持、人才帮扶等对策,以期满足农民工返乡创业需求,促进农民工就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关键词:
农民工 返乡创业 农民工创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文力
就业是民生之本,十八大报告中首提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对于如何实现,本文通过对人才需求实际状况的分析,认为新农村建设是大学生就业的一个契机,尤其是来自农村家庭的毕业生,并阐述我国高等院校应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方面下功夫,同时,呼吁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生产输送高级专门人才,从而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关键词:
农村大学生 回乡 创业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于丽卫 刘倩
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指导,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创业意愿中的行为特征,对影响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创业意愿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计划行为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创业意愿,农村籍大学生自身态度、媒体报道及周围人意见、回乡创业未来风险感知对其回乡创业意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创业为改善经济状况、媒体报道成功创业案例激发创业热情、同学支持回乡创业等变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邻里非议自身创业、顾虑缺少启动资金、顾虑回乡创业缺项目、顾虑缺乏实践经验等变量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瑞春
涉农大学生回乡创业是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有力举措。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涉农大学生回乡创业面临着创业教育、自身能力、政策支持和社会氛围等方面的现实困境,突破制约涉农大学生回乡创业的困境,需要从强化创业教育、增强创业能力、保障相关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等对策入手,推动涉农大学生回乡成功创业。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杨育智 安步赢
农科大学生回乡创业受到外部环境和个人素质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困难。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农科大学生回乡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和机遇,在此基础上,了解他们回乡创业的困境与需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提出构建激励机制的原则与路径,在激励机制原则的指引下,细化创业政策,强化创业指导,优化创业环境,对农科大学生回乡创业产生稳定、持久的激励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诗桐 关晟
当前,选拔优秀大学生到农村担任大学生"村官",深度参与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辽阳市为例,深刻论述了大学生"村官"在服务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现状,全面分析了大学生"村官"制度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维贵
"大学生村官"是近年来在我国出现的一个全新概念,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对人才的渴望日益强烈,大学生村官的形成是历史的必然。新农村建设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高等教育如何面向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在实践中,政府要健全和完善各种保障制度,改善农村基层环境,促进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要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注重培养大学生适应基层的知识和技能;大学生村官要以积极的心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关键词:
大学生村官 新农村建设 实现途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素玲
大学生村官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角色定位模糊、身份处境尴尬、专业技能偏离等诸多问题。加强大学生村官的教育培训具有重要的现实紧迫性,建议统筹规划,将大学生村官培训纳入到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整合资源,有序开展岗前与在职教育培训。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大学生村官 教育培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