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14)
2023(2559)
2022(1971)
2021(2226)
2020(1687)
2019(4048)
2018(4118)
2017(5244)
2016(4627)
2015(5717)
2014(6039)
2013(4589)
2012(4180)
2011(4048)
2010(4299)
2009(3415)
2008(3214)
2007(3105)
2006(2864)
2005(2668)
作者
(8620)
(6995)
(6973)
(6932)
(4484)
(3536)
(3399)
(2952)
(2786)
(2744)
(2562)
(2521)
(2311)
(2230)
(2219)
(2207)
(2200)
(2153)
(2126)
(2112)
(2028)
(2017)
(1862)
(1677)
(1659)
(1636)
(1631)
(1606)
(1533)
(1503)
学科
教育(21362)
中国(9895)
教学(8074)
理论(6992)
学校(4359)
思想(4359)
政治(4237)
思想政治(4110)
政治教育(4110)
治教(4110)
管理(4100)
德育(4086)
高等(4055)
研究(3949)
学法(3910)
教学法(3910)
(3623)
改革(3584)
(3392)
(3219)
发展(3149)
学理(3052)
学理论(3052)
(3022)
教育改革(2855)
(2700)
计算(2579)
算机(2573)
计算机(2573)
机化(2553)
机构
大学(54236)
学院(44654)
教育(30537)
(20965)
师范(20927)
研究(19940)
师范大学(17552)
(13934)
职业(12136)
教育学(11675)
科学(10927)
技术(10657)
北京(10203)
(9185)
(9094)
教育学院(8672)
研究所(8407)
职业技术(8355)
管理(7791)
(7384)
中心(7311)
技术学院(7234)
(6905)
理学(6589)
教育科(6360)
教育科学(6317)
理学院(6301)
研究院(6119)
中国(5903)
(5881)
基金
研究(29405)
教育(25433)
项目(25397)
科学(21517)
成果(17361)
课题(16047)
编号(16027)
(14365)
社会(14033)
(13169)
社会科(12808)
社会科学(12805)
基金(12560)
(12347)
规划(11091)
(10112)
研究成果(9986)
项目编号(9493)
年度(9300)
(9047)
国家(8741)
(8556)
大学(8510)
(8346)
(8067)
(8034)
阶段(8012)
(7937)
教育部(7799)
重点(7729)
期刊
教育(56670)
研究(29059)
中国(24519)
职业(12780)
技术(8770)
高等(8162)
技术教育(7810)
职业技术(7810)
职业技术教育(7810)
高等教育(7098)
大学(6531)
成人(6404)
成人教育(6404)
(6209)
经济(6209)
学报(5112)
(4974)
论坛(4974)
(4450)
图书(4372)
教研(4208)
高教(4208)
发展(4169)
(4169)
比较(4084)
职教(4059)
科学(3616)
书馆(3348)
图书馆(3348)
(2801)
共检索到855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强  
与"大学前"生命教育渐次完善和"大学后"生命教育内省提升相比较,大学生命教育的独特品性是更强旺的主体能力展开个体强旺的生命。这种强旺展开的生命现实结构,包括自然生命教育、精神生命教育和社会生命教育。其中,精神生命的教育是基础性构成,包括了对真、善、美、利的追求和对假、恶、丑、害的批判与扬弃,是理智感、道德感、审美感和价值感的凝聚和结晶。它们一起与自然生命和社会生命的教育融为一个自我区分的整体。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卢玉军  
本文着重以高校为视角、以大学生为重心、以思想政治教育为载体,围绕生命教育展开分析,这将为促进学生生命质量的提高、生命价值的提升和健全人格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涂丽华  张楚廷  
与其说志于真理探寻与传播的大学是一种组织机构,不如说它是一种独特的生命。一种思的文化性存在、创造性的存在、一种自由性、创造性与超越性的存在。大学作为一种独特的生命,不是从生物学的意义上来讲,而是从大学的生命之源——人的生命意义上来讲。人与动物的生命区别在于,人是一种未特定化(也称为未完成)的存在。人未特定化的秘密在于,人与生俱来的自由性、创造性与超越性,使人成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涂丽华  张楚廷  
答辩时间2013年6月与其说志于真理探寻与传播的大学是一种组织机构,不如说它是一种独特的生命。一种思的文化性存在、创造性的存在、一种自由性、创造性与超越性的存在。大学作为一种独特的生命,不是从生物学的意义上来讲,而是从大学的生命之源——人的生命意义上来讲。人与动物的生命区别在于,人是一种未特定化(也称为未完成)的存在。人未特定化的秘密在于,人与生俱来的自由性、创造性与超越性,使人成为一种独特的生命——文化性的存在。这独属于人的生命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涂丽华  张楚延  
与其说志于真理探寻与传播的大学是一种组织机构,不如说它是一种独特的生命。一种思的文化性存在、创造性的存在、一种自由性、创造性与超越性的存在。人与动物的生命区别在于未特定化(也称为未完成)的存在。人与生俱来的自由性、创造性与超越性,使人成为文化性的存在。人成为人,成为怎样的人,关键就在于这种文化性的创造——"类生命"的生成。人类这一重要的使命交付给教育来完成,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开明  
生命教育就是关于生命的教育,是为了生命而进行的教育;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就是引导和帮助大学生"保存生命、发展生命、幸福生活"。大学生生命教育在理念上,具有导向性、超前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在模式上,具有系统性、整合性与渗透性相结合的特点;在内容上,具有知识性、技能性和精神性相结合的特征;在方法上,具有主导性、主体性与互动性相结合的特征;在教育对象及其成长现实上,具有反复性、传染性与长期性相结合的特点;在教育者及其工作现实上,具有重复性、变动性与联动性相结合的特点。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柯  
大学生生命教育问题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在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中,人们对其中的一些核心问题,如对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的逻辑起点与目标体系、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的归属、如何解决大学生生命教育教材难题,以及怎样提高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实施的有效性等问题,还认识不清或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的开发及实施的有效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文斌  刘经纬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以及伤害他人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反映出当前大学生生命意识的淡薄和高校生命教育的缺乏。笔者探讨了高校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应包含的内容,主要包括:珍重生命教育,生命价值教育,热爱生命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春元  
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探讨了生命教育的意义,提出了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途径。一方面,要发挥社会、学校、家庭的教育合力作用;另一方面,要发挥法律制度、政策的社会规范作用。只有这样,大学生正确的生命观才得以建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黎东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们的生死问题凸显,尤其是当代大学生中轻视生命、漠视生命的现象大量存在,这反映了我国高校生命教育的缺失。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和现状,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宏涛  赵奎皓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环境的不断变化,社会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健康的生命观对一个合格的大学生而言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部分高校大学生生命观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探讨影响大学生生命观的重要因素,提出加强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菁  
本文选用生活目标量表对大一至大四学生进行调研,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没有领悟到生活的真谛,需要在大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重点应该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的意义,合理制定生活的目标,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通过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感悟生命意义,学会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叶华松  
关注人及其生命是教育的应然追求。现实中的高等教育张扬工具理性,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大学生的生命关怀。基于生命哲学的视野,从生命教育的内涵、高等教育中生命教育的缺失和生命教育的路径这三个方面,探寻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在意蕴,思考高等教育对大学生的生命观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朱九思  
作者在文中申明自己的教育观是“学术自由 ,追求真理”,提出这也是“大学的灵魂”。文中引用毛泽东的论述和解放后的历史教训 ,论证了坚持学术自由对大学提高、社会发展和国家兴盛的重要性 ,同时指出当前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妨碍学术自由的“左”的影响有待继续消除。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龙晓虹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群体中一个比较特殊的部分,有着共同成长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知识背景,拥有相同的青春梦想,在同龄人中相对独立。大学生是国家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将来各界的精英骨干都将在他们中间产生,因此大学生是众多生命教育研究者聚焦的对象。由龙海霞著写的《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17年7月版)一书,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具体内容、课程设计、师资培养、环境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