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64)
2023(6088)
2022(5193)
2021(4995)
2020(4158)
2019(9363)
2018(9251)
2017(16206)
2016(10037)
2015(11705)
2014(12269)
2013(11150)
2012(10146)
2011(9225)
2010(9564)
2009(8231)
2008(8345)
2007(7756)
2006(6718)
2005(6191)
作者
(27703)
(22911)
(22634)
(21918)
(14777)
(11251)
(10651)
(8933)
(8780)
(8748)
(7835)
(7785)
(7686)
(7488)
(7366)
(7183)
(6852)
(6794)
(6697)
(6550)
(5937)
(5836)
(5677)
(5518)
(5326)
(5313)
(5132)
(5113)
(4877)
(4764)
学科
(27499)
经济(27457)
管理(24949)
(24243)
(19662)
企业(19662)
中国(12655)
方法(11809)
教育(11528)
理论(10646)
教学(9807)
数学(9563)
(9343)
数学方法(9340)
(8997)
(7579)
业经(6939)
(6688)
技术(6607)
农业(6421)
(6329)
财务(6308)
财务管理(6286)
学法(6209)
教学法(6209)
企业财务(6014)
地方(5513)
(5506)
银行(5488)
(5161)
机构
大学(132606)
学院(131420)
研究(44108)
(42408)
管理(42207)
经济(40968)
理学(35582)
理学院(35045)
管理学(34013)
管理学院(33771)
中国(30404)
(29089)
科学(28395)
(23111)
(23023)
(22858)
(22588)
(22451)
师范(22343)
研究所(20733)
中心(19959)
业大(19885)
技术(19329)
北京(18827)
教育(18568)
(18508)
农业(18010)
财经(17508)
师范大学(17453)
职业(16156)
基金
项目(83122)
研究(65144)
科学(63786)
基金(54646)
(47318)
国家(46791)
科学基金(39047)
社会(36558)
(35968)
教育(35768)
社会科(34290)
社会科学(34277)
(30036)
编号(29162)
基金项目(28344)
成果(25901)
自然(24881)
自然科(24331)
自然科学(24324)
自然科学基金(23887)
资助(23034)
课题(23032)
重点(19699)
(19484)
(19069)
大学(18499)
(18345)
(18146)
(17470)
项目编号(17264)
期刊
(49718)
经济(49718)
研究(43091)
教育(40105)
中国(38773)
学报(23419)
(21162)
(19453)
科学(18772)
大学(18673)
管理(16078)
学学(15809)
农业(14441)
技术(14277)
职业(11317)
(10682)
金融(10682)
财经(8826)
图书(8788)
业经(8597)
(8002)
(7693)
经济研究(7466)
(7175)
高等(7144)
(7093)
论坛(7093)
技术教育(6776)
职业技术(6776)
职业技术教育(6776)
共检索到2096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梁嘉  
针对大学生可持续性就业能力的培养,分析其必要性、培养要求及培养内容。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大学生可持续性就业精神的培养方式和可持续性就业能力的培养途径。结果表明:大学生可持续性就业能力的提升,可以发挥进入职场后的核心竞争优势,确保自身能够以最理想的方式就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钱智民  
在地方高校向服务社会经济的应用型高校转变的关键时期,各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面临新的挑战。高校专业调整滞后,与市场需求错位,教学模式和企事业单位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需求错位,高校与实习实训基地的合作有限,学生缺乏就业培训空间,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高校转型过程中,提升综合办学实力,发展优势特色学科,根据市场需求,增加新型优势专业,建立校企合作新模式等方法都可以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谢广明  
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逐步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习惯的养成,是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当中的内在需求。如何在就业择业的指导课上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通过提高法制教育,进行教学内容改革,优化教学方法,来帮助大学毕业生依法、理性就业。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润进  李长友  李敏  
调查研究表明,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尚未采用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培养质量。经过多年的专业教育实践与探索,建立了一套旨在培养大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模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以质疑、反思和批判性思维全面了解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采用"三部曲"法对各知识点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进行追踪;通过进一步思维求证与总结,以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最后开展探究性试验研究,以解决上述问题,获得创新知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幼冬  
非智力因素是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的学习、成才、就业、人格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非智力因素的理论研究及现状分析,探讨了当今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存在的不足,探讨了新的社会政治经济形势下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开发培养的方式方法,以期为高校教育教学观念改革及创新作出尝试。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庄雷  
读者组织的可持续性是困扰图书馆做好读者工作的一大难题。忠诚读者群的壮大、读者组织文化的确立、交互平台和交互网络的构建以及读者需求心理的把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但读者组织在可持续发展中存在资源配置不当、缺乏创新、宣传不力和疏于管理等问题。只有努力创新读者组织的运作模式,拓展读者组织之间的互动平台,合理调整图书馆资源配置,才能确保读者组织的可持续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亭亭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与高校发展息息相关,如何培养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就业途径已经成为高校重要工作之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田春艳  
大学生就业难是大众注目的问题,2013年的就业问题更为突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不足是就业难的重要原因。进一步探析就业能力的含义,正确区分其与职业能力的不同,从更宏观的角度了解就业能力的内涵,并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探索培养就业能力的措施和对策,提出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建立科学课程体系、推进大学生专业社会实践、培养大学校园文化等建议,对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和职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洪一  刘兰平  徐平利  
可持续发展能力应当是应用型人才的核心能力,它强调知识的内化和人的潜能发展,意味着技术与职业教育必须为学生走上社会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培养应用型人才可持续发展能力需要解决五方面问题:重视生命教化在技术与职业教育活动中的存在意义;优化整合专业设置;加强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建立完整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营造美好的技术与职业教育文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肖晗予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应作为关乎高校发展的重要事业来筹谋,从科学研究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入手,探索构建"生涯导向下的情境体验"就业能力培养模式,并通过统筹规划、校企合作和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等策略来保障运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崔德明  
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不仅是当今社会的需要,也是当前高职教育刻不容缓的责任。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时,应以就业为导向,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为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可以通过加强专业、课程改革与建设;强化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人文综合素质训练等途径来培养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新敏  吴旭红  黄一岚  
在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知识经济和技术进步使得个体职业生涯成功的标准和路径发生变化。大学生作为高人力资本存量的群体,要在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充分实现自身社会价值,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拓展可雇佣广度和深度。本文从传统职业生涯与无边界职业生涯的比较中概括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特定内涵和基本内容,尝试提出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策略和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付蕾  孙尧  
文章从职业转换能力的概念构成及当前毕业生职业转换能力缺失的现状出发,提出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路径,以期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职业转换的基本规律,提高自身就业能力,提升就业质量和满意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文杰  
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本文就当前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探索在校大学生就业能力自我培养的有效途径,旨在使入学时还没有清晰职业意识的大学生自我培养成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社会急需的人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婧群  
经济发展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给经济各个方面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就劳动力就业问题而言,产业结构升级对劳动力数量和技能的要求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劳动力就业结构。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结构升级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挑战。针对我国当前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现状进行研究,重点研究"双困"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当前"双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现状,提出提升"双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