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89)
2023(10131)
2022(8887)
2021(8600)
2020(7555)
2019(17442)
2018(17457)
2017(33221)
2016(19438)
2015(22530)
2014(22978)
2013(22206)
2012(20952)
2011(18958)
2010(19691)
2009(18575)
2008(19095)
2007(17988)
2006(16125)
2005(14931)
作者
(54709)
(45626)
(45600)
(43912)
(29305)
(21645)
(21124)
(17803)
(17054)
(16994)
(15366)
(15191)
(14625)
(14528)
(14482)
(14355)
(14060)
(13571)
(13338)
(13251)
(11534)
(11496)
(11176)
(10684)
(10406)
(10341)
(10285)
(10251)
(9327)
(9215)
学科
(70338)
经济(70261)
管理(62707)
(56782)
(48080)
企业(48080)
方法(30758)
数学(26117)
数学方法(25685)
(23825)
(21945)
中国(21379)
(17031)
业经(15684)
(15454)
(15238)
财务(15185)
财务管理(15140)
地方(14914)
(14694)
贸易(14687)
(14279)
企业财务(14264)
理论(14103)
农业(14042)
(13902)
教育(13753)
(13574)
银行(13554)
(12755)
机构
大学(275300)
学院(270294)
(107422)
经济(104569)
管理(103640)
研究(91050)
理学(85630)
理学院(84621)
管理学(83040)
管理学院(82477)
中国(72185)
(59606)
(55488)
科学(53565)
(46990)
(45868)
(43723)
中心(42837)
研究所(41626)
财经(41268)
(39069)
师范(38794)
北京(38714)
业大(37256)
(37019)
(36445)
农业(34023)
(32288)
经济学(30966)
师范大学(30331)
基金
项目(160346)
研究(124454)
科学(124415)
基金(111019)
(93802)
国家(92887)
科学基金(79043)
社会(74045)
社会科(69843)
社会科学(69817)
(64512)
教育(60976)
基金项目(57749)
编号(54521)
(54195)
自然(49694)
成果(48745)
自然科(48459)
自然科学(48444)
自然科学基金(47582)
资助(47146)
课题(39462)
(36215)
重点(36207)
(34488)
项目编号(33127)
(33068)
(32987)
大学(32928)
(32443)
期刊
(129696)
经济(129696)
研究(89243)
中国(64335)
(47022)
教育(46942)
管理(41715)
(39915)
学报(37548)
科学(34689)
(30058)
金融(30058)
大学(29977)
农业(26290)
学学(25787)
技术(24868)
财经(21107)
业经(20856)
经济研究(19043)
图书(18459)
(18192)
问题(16968)
(15885)
(14980)
技术经济(13963)
理论(13607)
书馆(13400)
图书馆(13400)
国际(13103)
(12976)
共检索到4414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凌福林  杨汉华  
伴随我国民主法治进程,高校民主建设发展很快,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存在着理论依据、现实依据和实践依据。目前参与方式、参与程度还不能满足大学生现实需求,探究原因,可从提高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认知度、确认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合法性、增强大学生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等方面提出解决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白丽丽  李迎家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诚信缺失、主动性差、能力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这些新问题的出现,与社会环境、高校、家庭、个体因素息息相关。为此,要从优化就业环境、创新教育方式、积极履行职责、重视自我磨练四个方面推动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万雅静  吴东方  王星  
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现的一些不良心理倾向和问题,给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挑战。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常规教育体系、成立心理咨询机构、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际效果、开展全面心理咨询与辅导、建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建立一支专业性强的师资队伍等,是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安益强  昌莉丽  
文章梳理了农村药学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了农村药学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农村药学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自立自强,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实施药学相关职业生涯规划,开展农村药学大学生相关能力培训;健全"实习—就业"体系,努力做到"人职匹配";以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探索新型培养模式。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秀芹  刘颖  颜士科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原本仅作为人际信息交流中介的手机,正逐渐成为信息社会的主要载体与传播媒介,在给大学生接收、传播信息提供方便、快捷的同时,其在传播中也出现了不少弊端。以云南财经大学为个案,拟从对信息的渴求、从众的心理、追求时尚的个性、情绪的迁移等5个方面探讨手机媒体传播对大学生的影响,并立足于政府、传媒、学校、家庭、个人等5个维度,来促进大学生有效、合理地使用手机媒体。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嘉超  储祖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美国大学生的身心状况呈现新特征,其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与多样性愈加凸显;同时,心理健康服务体系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服务需求,对特殊身份学生群体的支持较为薄弱。面对以上问题,美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应对策略包括增强服务可及性,重点关注特殊身份学生群体,加强非专业化服务队伍建设,强化朋辈辅导组织服务能力,提升远程在线服务,专业协会增强支持引导,州与地方加大支持力度等。美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应对策略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颜艳旭  
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从目前实际角度出发,对三所地方院校的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从学生评教及其自身信息化素养两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汇总了地方高校教师目前面临的信息化带来的挑战:信息技术催生新的人才培养理念,革新了传统的教学要素,营造了全新学习环境。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提高认识,主动适应信息化教学新常态、深化应用,创新教学要素、提升素养,构建复合型知能结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庄新豪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就业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大学生创业作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种新途径和新方式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业面临着诸多的困境,发展过程步履维艰,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对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困境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颂梅  丁国钰  
连续多年的高校扩招使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分析这一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转变大学生就业转念、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高校适应社会需求进行专业改革和加大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咨询服务等建议,同时也提出政府须在构建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中起到核心作用,保障大学生拥有平等的就业机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丁西蓓  
当前经济形势下,如何鼓励并解决大学生创业,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研究提出应对策略:地方政府科学定位;校企联合促进策略;大学生自身应对策略。并通过成功的大学生创业故事加以论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永苍  
从“为什么要”、“什么样的”和“怎么培养”三个方面,对大学生鲜明健康的个性培养的意义、内涵和方法进行分析,提出高校德育应对的策略及措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益  
如何利用网络来引导、服务、管理大学生的课外生活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通过调研的方式体察网络对大学生课外生活的影响,并从改善和加强大学生课外生活管理角度出发,提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科学安排课外生活;打造校园文化,丰富大学生课外生活内容;有效利用网络,搭建大学生课外生活信息平台;净化网络环境,弘扬正能量网络文化等应对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景刚  魏巍  夏吉莉  
自我设限是一种自我防卫策略,客观地存在于女生求职过程中。其具体表现在工作胜任力示弱、拔高求职难度、性别角色定势、求职拖延行为等方面。其诱发既包括不良舆论环境、有效支持系统缺失等外部因素,也与主体归因、自我评价等因素相关。降低求职中自我设限的负面影响,需要学生的自身努力,也需要学校、家庭营造更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鹏  冯翊  
学风建设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困难状况,结果表明大学生学习动机呈现多元化状态,在面对困难时多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研究同时针对性别与家庭经济状况的差异,提出了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和保护学生多元学习动机等教育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