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54)
- 2023(14107)
- 2022(12292)
- 2021(11610)
- 2020(9794)
- 2019(22445)
- 2018(22209)
- 2017(42663)
- 2016(23478)
- 2015(26866)
- 2014(26921)
- 2013(26094)
- 2012(23850)
- 2011(21432)
- 2010(21371)
- 2009(19576)
- 2008(19113)
- 2007(16642)
- 2006(14569)
- 2005(12896)
- 学科
- 济(84422)
- 经济(84281)
- 管理(70753)
- 业(66146)
- 企(54336)
- 企业(54336)
- 方法(38084)
- 数学(32434)
- 数学方法(32024)
- 财(25162)
- 中国(24393)
- 农(23264)
- 制(21065)
- 业经(20454)
- 学(18484)
- 贸(16756)
- 贸易(16747)
- 地方(16537)
- 易(16318)
- 理论(16260)
- 务(15626)
- 财务(15558)
- 财务管理(15522)
- 农业(15233)
- 教育(15190)
- 企业财务(14690)
- 银(14466)
- 银行(14425)
- 和(14272)
- 技术(14260)
- 机构
- 大学(330529)
- 学院(323325)
- 管理(129428)
- 济(125573)
- 经济(122570)
- 理学(112276)
- 理学院(111014)
- 管理学(109167)
- 管理学院(108561)
- 研究(105356)
- 中国(76984)
- 京(70153)
- 科学(63702)
- 财(60622)
- 所(51292)
- 财经(48087)
- 中心(47955)
- 农(47915)
- 江(47377)
- 业大(47026)
- 研究所(46469)
- 范(44992)
- 师范(44635)
- 北京(44402)
- 经(43673)
- 院(38520)
- 州(38433)
- 经济学(37411)
- 农业(37267)
- 师范大学(36262)
- 基金
- 项目(222690)
- 科学(175686)
- 研究(168562)
- 基金(160606)
- 家(137998)
- 国家(136793)
- 科学基金(118246)
- 社会(105688)
- 社会科(99918)
- 社会科学(99892)
- 省(86714)
- 基金项目(85569)
- 教育(78519)
- 自然(75230)
- 自然科(73453)
- 自然科学(73441)
- 划(72975)
- 自然科学基金(72114)
- 编号(70204)
- 资助(65072)
- 成果(58903)
- 部(49879)
- 重点(49396)
- 课题(48165)
- 创(46730)
- 发(46527)
- 制(44438)
- 项目编号(43952)
- 大学(43650)
- 教育部(43472)
共检索到4774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勖
利用青年志愿者工作,推进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目前国内高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普遍缺乏长效机制,通过分析美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借鉴其参与主体、参与动机和经济基础等机制,比较分析中美大学生志愿服务在立法与组织、激励机制和志愿者自身等方面差异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建设应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加快志愿服务制度建设,高校和非政府组织长期合作,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保护与教育等。
关键词:
大学生 志愿服务 长效机制 比较研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曹科岩 刘岩
志愿服务,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社会主义道德的生动实践。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对建设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实现高校德育工作目标、弘扬大学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新时期,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应从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管理体系、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及相关保障机制、拓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和项目建设等途径来推动。
关键词:
志愿服务 长效机制 大学生 高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曹阳 储祖旺
美国服务学习是一种将社区服务与高等教育结合的公民教育模式,具有全面优化教育成效、培养良好社会公民等功能。借鉴服务学习的理念和模式,着重从规范志愿服务流程、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健全与完善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江浩
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这为高职院校结合专业实践开展志愿者活动,突出志愿服务特色打下坚实基础。高职院校应依托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社会提供高水平的专业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活动安排要遵循高职学生技能学习的规律,同时充分发挥党团组织作用,建立专业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促进志愿服务活动全面持续开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宏 李晓军
志愿服务是一项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宗旨的高尚事业,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对社会、对大学生的自身成长都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在实践中发现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诸多问题。文章拟从加强对志愿者培训的视角,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培训的现状,找出问题所在,提出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培训长效机制的建议,以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的持续良性发展。
关键词:
大学生 志愿服务 培训机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曾雅丽
志愿服务在弘扬人类道德文化、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困境。国内外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基本特征及招募、培训、评价和保障机制的比较显示,建立和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需要积极培育大学生志愿文化,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相关制度,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并尽快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立法。
关键词:
大学生志愿服务 国际比较 长效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国臣
大学生已成为志愿者的主要来源和重要力量,是志愿服务工作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保障机制建设,需要充分调动各项有利资源和积极要素。东北大学为建立高校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志愿服务保障机制建设是指为保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颜吾佴 赵岚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泸月 蹇超 唐琼
[目的/意义]大学生志愿者参与阅读推广服务已成为扩展推广人力资源、提升推广活动绩效的重要途径。[方法/过程]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研究大学生志愿者参与阅读推广服务的内在动机及其与参与服务行为、参与满意度之间的关联关系。[结果/结论]大学生志愿者参与阅读推广服务的动机包括"自我发展""质量控制""社会认同""社会遵从""社会交往"5个因素。5个动机因素对参与行为与满意度的作用各不相同。"质量控制""社会认同""社会遵从""社会交往"4个因素对志愿者参与阅读推广服务的行为起到正向积极影响,"自我发展""质量控制""社会认同"3个因素则与志愿者参与阅读服务的满意度形成了正向关联。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曹常玲
加强高校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对于促进学生发展、社会进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我国高校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缺乏常态化机制。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需要引进服务学习理念,从法律法规、管理机构、社区关系、培训机制、课程体系、网络平台等几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
关键词:
大学生 服务学习 志愿服务 常态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狄涛
近年来,随着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引发了社会关注和学界讨论。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常态化,如何吸引更多的青年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文化大发展与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实践调研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我们感到一些认识误区需要澄清,一些思维定势亟待突破,只有这样,科学的大学生志愿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明会 胡霞
社区志愿服务是完善社区服务的重要方式,也是社区治理与善治的内在要求和基本目标。在"外部情境——自身实践"交互性的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指导下,运用Cite Space文献梳理工具、计算机词云分析和检索工具等,结合案例研究法、深度访谈法、问卷调研法等多元方法,描摹了疫情防控期间社区志愿者和其所处系统之间的互动及存在问题。调研结果显示:志愿者参与社区疫情防控的动机是服务社群,服务内容精准网格化,培训、物资保障、激励等环节衔接流畅、运转高效,实现了自我价值与社区协同共治的双赢。但志愿者助力社区疫情防控的行动也存在专业化水平不足和心理健康关注不够的问题。针对行动过程中的有益经验与存在问题,从理念深入、行动部署、治理工具三个层面凝练了可供其他社区开展常态化防疫志愿服务的借鉴经验,包括理念的深入人心、行动的精准高效和平台的技术赋能。同时,针对志愿者助力社区疫情防控行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在常态化防疫背景下,积极引导专业人员参与志愿服务,注重志愿者的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
关键词:
社区志愿服务 疫情防控 长效机制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曾雅丽
在西部计划中,一些大学生无法真正融入接收单位中,组织支持和情感承诺缺失,以及优惠政策没能兑现等,导致出现大学生工作消极、情绪低落等一系列问题。为此,要以大学生人生理想为导向构建理念型心理契约;以大学生职业发展为契机构建成长型心理契约;以大学生人文关怀为中心构建关系型心理契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卓高生 孔德民 车文君
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可以包括六个维度28个项目,经检验,在我国高校大学生志愿者中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呈现多元的价值(功能)取向,利他、利己、社会责任等纯粹公益和互惠公益共存的情况,具体表现为价值表达、学习理解、社会交往、职业生涯、自我保护和自我增强等六个维度的动因;大学生个人基本属性是影响其志愿服务动机的重要因素,其中学科背景、政治面貌、出生成长地、年级等因素与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都存在或部分存在差异影响,性别与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强度并无显著关系。
关键词:
志愿服务 志愿精神 动机 大学生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孟珍伟 李宝珠
随着志愿服务在我国的发展,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功能。大学生志愿服务,传承了中华民族奉献、友爱的传统美德,优化了校园文化环境,体现了时代精神和育人本质,传递了正能量,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奉献主义精神,培养大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大学生做到知行统一,有助于大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
关键词:
大学生志愿服务 实践育人 思想政治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