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70)
- 2023(5244)
- 2022(4469)
- 2021(4130)
- 2020(3609)
- 2019(7741)
- 2018(7646)
- 2017(14088)
- 2016(8332)
- 2015(9813)
- 2014(9896)
- 2013(9095)
- 2012(8380)
- 2011(7741)
- 2010(7964)
- 2009(7509)
- 2008(7391)
- 2007(6735)
- 2006(6061)
- 2005(5725)
- 学科
- 管理(28804)
- 济(24746)
- 经济(24679)
- 业(23064)
- 企(20585)
- 企业(20585)
- 制(11610)
- 财(11188)
- 中国(9071)
- 方法(8396)
- 体(8138)
- 教育(7605)
- 业经(7010)
- 体制(6997)
- 数学(6913)
- 农(6900)
- 数学方法(6778)
- 务(6758)
- 财务(6742)
- 财务管理(6724)
- 企业财务(6375)
- 银(5983)
- 银行(5975)
- 理论(5936)
- 行(5693)
- 融(5468)
- 金融(5466)
- 划(5173)
- 环境(5063)
- 税(4931)
- 机构
- 大学(118208)
- 学院(112504)
- 济(44204)
- 经济(43065)
- 管理(39697)
- 研究(38531)
- 理学(33580)
- 理学院(33138)
- 管理学(32457)
- 管理学院(32233)
- 中国(28189)
- 财(25154)
- 京(25068)
- 科学(20903)
- 江(18951)
- 财经(18824)
- 所(18686)
- 中心(17000)
- 经(16988)
- 范(16874)
- 师范(16746)
- 研究所(16370)
- 北京(16030)
- 农(15652)
- 业大(14456)
- 州(14248)
- 院(14235)
- 财经大学(13908)
- 经济学(13902)
- 教育(13636)
- 基金
- 项目(71114)
- 研究(56875)
- 科学(56642)
- 基金(50560)
- 家(42477)
- 国家(42057)
- 科学基金(36419)
- 社会(36044)
- 社会科(34019)
- 社会科学(34013)
- 教育(29165)
- 省(28159)
- 基金项目(26077)
- 划(23966)
- 编号(23676)
- 成果(22070)
- 自然(21614)
- 自然科(21099)
- 自然科学(21094)
- 自然科学基金(20731)
- 资助(20198)
- 制(20000)
- 课题(18216)
- 部(17029)
- 重点(16476)
- 大学(16380)
- 性(15748)
- 创(15421)
- 教育部(15238)
- 年(15019)
共检索到1853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凤娥
本文编制了一个适合中国大学生的应对方式问卷。对该问卷进行因素分析得到的大学生应对挫折和烦恼的主要方式是抱怨、转移、求助、问题解决、退缩、忍耐、逃避、幻想、压抑。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关键词:
应对 应对方式 心理健康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建文 王滔
对武汉4所高校724名本科生经历的压力事件、情绪反应及应对方式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经历压力事件的频率与其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且多数是持久性压力事件;大学生在压力情境下以消极情绪体验为主,但也有动力性的积极情绪;大学生在压力情境下主要以情绪应对方式为主。为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关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消耗性事件,重视积极情绪在压力应对中的作用,发挥情绪应对策略的积极功能,并引导大学生尽量避免使用非健康的压力应对策略。
关键词:
情绪反应 应对方式 压力事件 大学生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凤娥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应对方式问卷对全国八所高校976名学生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大学生在应对压力时主要采用问题解决、忍耐、转移、求助等积极的应对方式,较少采用压抑、逃避、幻想、抱怨、退缩等消极应对方式,且大学生压力应对具有显著的性别、年级和专业差异;大学生的应对方式特点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
关键词:
心理压力 应对 应对方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俊
本文使用压力应对方式量表对云南某高校的309名少数民族大学生和187名汉族大学生进行了测查,以了解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的特点。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承受着来自就业、学业和经济等方面的较大压力,并且能更多地采用积极应对方式、韬光养晦和以退为进的理性中庸的应对方式来解决问题;少数民族大学生倾向于使用中庸的思维和方式来应对困境和压力;宗教信仰对积极的应对取向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少数民族大学生 压力源 应对方式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余丽
对181名正常在校大学生,166名聋哑大学生的应对方式研究发现:⑴聋人大学生六个应对因子的均分均高于正常大学生,其中“自责”和“合理化”“解决问题”、“退避”四个应对因子的均分差异显著。⑵聋人男大学生使用六种应对方式均多于正常男大学生,其中“合理化”、“自责”、“解决问题”和“退避”应对因子均分增加达到显著水平。⑶聋人女大学生使用六种应对方式均多于正常女大学生,其中“自责”和“合理化”应对因子均分增加达到显著水平。⑷聋人男大学生的“解决问题”、“自责”、“合理化”三个应对因子高于女生,女生的“求助”、“幻想”、“退避”三个应对因子均分高于男生,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关键词:
应对方式 聋人大学生 性别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唐本钰
就业困难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要应激源,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应该作为高校教育的一项常规工作来做。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是缓解心理压力的重要因素,可以作为干预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切入点。通过对大学二、三年级本科生的调查表明,就业压力在大二学生中就普遍存在,到了大三更为严重;信息性支持、工具性支持以及成熟的应对方式对于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具有积极意义。因此,优化大学生的就业支持资源、改善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可以作为干预其就业压力的基本教育策略。
关键词:
就业压力 社会支持 应对方式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谌小猛 钱志亮 吕梦
根据Williams&Batten等人学校生活品质的理论框架,在访谈视残大学生基础上,结合以往视残大学生学校生活状况的相关研究,编制出视力残疾大学生学校生活品质问卷,包括7个维度共36个题目,经研究,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有效地对我国视力残疾大学生的学校生活品质进行测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作者]
赵兴奎 张大均 刘宗发
通过文献分析和实证研究,构建了物质责任心的理论维度,并据此编制了大学生物质责任心问卷。899名全日制大学生接受测试的结果显示,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大学生物质责任心测量工具。研究发现,大学生物质责任心有两个特点:大学生物质责任心主要由生物、资源和环境三个维度构成;大学生物质责任心与学校性质、年级、专业、家庭收入、是否独生、是否单亲差异显著,与性别、父母职业和家庭来源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 物质责任心 大学生德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郭建鹏 王仕超 刘公园
基于全国266所本科高校94 361名大学生的调查数据,以压力认知评价理论为框架分析学业压力源对压力反应的影响,及其受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压力应对方式的单独和联合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学业压力源正向影响压力反应;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压力源与压力反应关系具有缓冲效应;积极压力应对方式对压力源与压力反应关系具有缓冲效应,而消极压力应对方式对学业压力源与压力反应关系具有加强效应;学业自我效能感和消极压力应对方式对学业压力源与压力反应关系具有联合调节效应。研究结果揭示了压力反应的复杂形成机制,并为减轻大学生学业压力、促进心理健康提供了实践指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高志奎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尊、乐观人格特质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尊量表、气质性乐观问卷与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某高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积极应对与自尊、乐观人格特质显著正相关;消极应对与自尊、乐观人格特质显著负相关;自尊与乐观人格特质显著正相关;乐观人格特质是大学生自尊与应对方式关系间的完全中介变量。结论:乐观人格特质是大学生自尊与应对方式关系间的完全中介变量。
关键词:
自尊 应对方式 问卷调查 大学生 乐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淑荣 张百军 孙淑华 佟秀莲 吴会东 靳福利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应对方式问卷对314名大学生进行评估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对象的心理健康水平整体显著低于2008年大学生样本;生活事件因子与SCL-90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求助与SCL-90因子均呈显著负相关,与生活事件多数因子呈负相关;自责、幻想、合理化、退避与SCL-90多数因子呈显著正相关,与生活事件多数因子呈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大学生 生活事件 应对方式 心理健康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海丛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应对方式问卷(CSQ)对104名视障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视障大学生焦虑状况、应对方式特点及其二者的关系。结果显示:视障大学生焦虑平均得分为46.50±10.29,17人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总发生率为16%;视障大学生在问题解决应对因子上得分最高,在自责应对因子上得分最低;视障大学生焦虑分与各应对因子分存在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提示,解决问题、求助、退避对视障大学生焦虑评分有显著预测作用。
关键词:
视障大学生 焦虑 应对方式 心理健康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祖静 张向葵 左恩玲 丁相玲
对手机依赖预测变量的研究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而这其中自尊对手机依赖的预测作用存在混淆的结论,为了调查自尊与手机依赖的关系,引入应对方式作为中介变量进行分析。使用RosenbeRg自尊量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对548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发现:(1)手机依赖大学生占据总人数14.96%,最为典型的症状是戒断症状。(2)自尊和手机依赖负相关。应对方式中退避、幻想等与手机依赖正相关,手机依赖大学生倾向于选择不成熟和混合型应对方式。(3)多重中介分析发现自尊通过幻想和退避两种应对方式预测手机依赖。
关键词:
自尊 手机依赖 应对方式 中介作用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罗燕 刘栋 曲艺
普及化高等教育与精英高等教育的质量观存在显著差异,而其关键则在于大学生的就业与职业发展。本研究立足中国社会和高等教育情境,基于院校影响力理论,构建中国大学生职业发展的理论概念模型,并以此编制中国大学生职业发展问卷。问卷包含四个维度:作为过程的课程与教学、学生投入、大学治理环境,以及作为结果的学生职业发展。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证明问卷的结构与理论模型拟合良好;效标关联效度分析和信度分析进一步验证了问卷的质量。中国大学生职业发展问卷可作为我国在读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测量工具。
关键词:
中国大学生 职业发展 问卷编制 新时代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文华
本文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某学院大一和大二"90后"的本、专科学生495人进行了应对方式和心理自评量表的问卷研究。结果发现,"90后"大学生的解决问题和求助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呈显著负相关,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呈显著正相关;"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及心理健康总均分存在着性别差异,但在年级上的差异均不显著;在应对方式上,女生在求助与幻想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专科生比本科生更可能采取退避的应对方式;大二学生在自责、幻想、退避及合理化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学生,在求助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学生。
关键词:
90后大学生 应对方式 心理健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