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47)
- 2023(16566)
- 2022(14024)
- 2021(12979)
- 2020(10924)
- 2019(24843)
- 2018(24773)
- 2017(46884)
- 2016(25736)
- 2015(29019)
- 2014(29065)
- 2013(28297)
- 2012(25874)
- 2011(22994)
- 2010(23122)
- 2009(21429)
- 2008(21142)
- 2007(18764)
- 2006(16526)
- 2005(14705)
- 学科
- 济(99749)
- 经济(99621)
- 业(94941)
- 管理(87924)
- 企(85068)
- 企业(85068)
- 方法(43648)
- 数学(34059)
- 数学方法(33669)
- 业经(31788)
- 农(31155)
- 财(30625)
- 中国(27542)
- 技术(22538)
- 制(22040)
- 务(21903)
- 财务(21829)
- 财务管理(21804)
- 农业(21767)
- 理论(21645)
- 企业财务(20634)
- 地方(20067)
- 学(19559)
- 和(19067)
- 贸(17578)
- 贸易(17565)
- 划(17131)
- 易(17037)
- 体(16747)
- 策(16460)
- 机构
- 大学(359238)
- 学院(359090)
- 管理(146305)
- 济(139402)
- 经济(136188)
- 理学(125762)
- 理学院(124388)
- 管理学(122434)
- 管理学院(121741)
- 研究(115201)
- 中国(87728)
- 京(77260)
- 科学(71524)
- 财(65125)
- 农(59228)
- 所(57105)
- 江(54954)
- 业大(53468)
- 中心(52220)
- 研究所(51692)
- 财经(51432)
- 北京(48658)
- 范(47640)
- 师范(47208)
- 经(46742)
- 农业(46415)
- 州(44296)
- 院(42496)
- 经济学(39912)
- 技术(39420)
- 基金
- 项目(241921)
- 科学(191105)
- 研究(181624)
- 基金(173326)
- 家(149646)
- 国家(148247)
- 科学基金(128785)
- 社会(113240)
- 社会科(107139)
- 社会科学(107110)
- 省(97086)
- 基金项目(92049)
- 教育(83562)
- 自然(82962)
- 自然科(81080)
- 自然科学(81059)
- 划(80188)
- 自然科学基金(79636)
- 编号(75291)
- 资助(69870)
- 成果(61702)
- 创(54087)
- 重点(53358)
- 部(52400)
- 课题(52202)
- 发(51759)
- 创新(49666)
- 项目编号(47248)
- 业(46128)
- 大学(46032)
- 期刊
- 济(158401)
- 经济(158401)
- 研究(108216)
- 中国(75986)
- 管理(58420)
- 农(54822)
- 学报(54616)
- 财(52178)
- 教育(50639)
- 科学(50136)
- 大学(42542)
- 学学(38653)
- 农业(38152)
- 技术(33687)
- 融(29711)
- 金融(29711)
- 业经(28611)
- 财经(25073)
- 经济研究(23963)
- 图书(22605)
- 业(21976)
- 经(21544)
- 问题(20184)
- 科技(19057)
- 技术经济(18920)
- 现代(17232)
- 理论(16745)
- 商业(16509)
- 版(16213)
- 书馆(15446)
共检索到5407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胜利
文章阐述了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的协同学思考,指出了协同学视角下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如政策体系逐渐完善,但红利不明显;课堂教育逐渐普及,但定位不清晰;科研成果产出丰富,但转化率较低;创业意愿较为强烈,但成功率较低。最后,从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完善创业政策体系、创新创业工作模式、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四方面构建了大学生协同创业服务体系,以帮助更多的创业大学生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
大学生 协同 创业 服务体系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伟 任虹 申晓梅
20世纪70年代,国外开始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进行研究,构建了完善的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促成30%的大学生创业,且接受过创业基金和创业培训的大学生创业成功率高达60%,由此可见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对提升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的重要性。国外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以美国、英国和德国最为完善,故而本文以美国、英国和德国为例,从创业文化、创业教育、创业服务机构、创业孵化器、创业法律、创业融资等方面做一介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喆 朱雪苗
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存在企业、高校、孵化基地之间缺乏统一、合作与协同等问题,这导致一些大学生无法享受到更多的国家提供的创新创业福利,也无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为此,高校应积极为大学生构建一个具备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的协同创新体系,鼓励大学生在这一体系的引导下开展更加有效的创新创业活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吕雪晴 党建民
促进协同创新是国家大学科技园的首要任务,但在实践中却存在着职责不清、深度不够、绩效不佳等诸多问题,国家大学科技园应基于协同论系统构建协同创新服务体系,全面落实协同创新服务主体、对象、目标、任务、载体、机制等各项构成要素;应围绕协同创新资源和要素的融合,系统设计并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技术服务和金融服务等专业服务平台;应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维度出发,进一步理顺并创新政策引导机制、市场调节机制和管理促进机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高郁 苏强 刘凤臣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新创业的地位日益突出,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实现培养又好又多人才的目标任务非常艰巨,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及大学科技园作为人才培养和科技企业孵化平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培养区域经济建设发展需要人才的作用、吻合社会需求的前沿阵地作用,如何使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与大学科技园实现协同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
创新创业 基地 大学科技园 协同 研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玉喜 黄思源 肖青山
在当前应对全球化挑战中,乡村振兴战略起到了"压舱石"作用,而返乡创业大学生投身乡村建设,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然而政策支持落地难、融资难等成为了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最大阻碍。对此,政府、社会、高校、企业有必要四方联动,从主体协同、战略协同、资本协同与目标协同四个维度构建帮扶体系,助力形成大学生返乡创业与乡村振兴互促双赢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大学生 返乡创业 协同帮扶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史忠震
随着高等教育扩招的不断推进,同时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越发严峻,传统的就业理念已经无法解决现在的就业形势,以创业推动就业理念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渠道。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形势和创业背景的分析,确立了创业对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性,同时对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推动就业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建立了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创业服务体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自主创业 就业服务体系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姜雪纯
近年来,高等农林院校经过深入变革发展初步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教学体制,由于就业市场急剧变化,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渐凸显。为此,高等农林院校亟需结合当前的就业环境而完善自身的就业服务体系,以缓解学生就业压力并切实提升就业率。由乔富强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一书,立足“双创”时代背景,结合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现状,运用相关创业案例深入探究了农林院校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路径和就业方式,为农林院校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提供了参考。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薛向东
以河北省大学生创业者为调查对象,通过分层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调查研究并针对调查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与归纳分析,发现大学生创业服务政策体系建设在政策、资金、教育、孵化服务、舆论等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基于此现实,提出应当有针对性地加强政策建设,适当加大资金投入,有效完善创业教育,优化孵化服务,改善舆论环境的政策建议,以期促使省内大学生创业服务政策体系建设趋于完善,在提高就业数量的同时提升就业质量。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 创业服务 政策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国凤
梳理创业教育三层次目标,提出创新精神培养是创业教育的本质目的:运用协同理论指导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具体包括目标协同体系、课程协同体系、师资协同体系、支撑协同体系、评价协同体系五个方面。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创业教育 体系构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亚琴
各高校紧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步伐,纷纷出台各种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利好政策。分析了国内外创新创业的研究现状以及目前大学生创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协同创新工作室的理念,融合政府、企业、行业、高校的资源,结合大型公司的力量,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创意优势,制定规范的评价体系,以期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创新创业人才。前期的实践证明,协同创新工作室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思考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参加竞赛的热情,也有利于实现学生将创新想法付诸实践从而进行创业的理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的压力,推动了创新创业进程的稳步前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会利
高校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思想开始影响当代大学生。但大学生创业率低,成功率也不高。针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如何发挥高校资源优势,培养一批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大学毕业生,是整个社会能否体现创新精神的关键。本文从高校自身出发,结合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深入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杰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经过努力探索,教育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但还存在创新创业教育的"盲动"现象、师资队伍薄弱以及技术创业比例不高、科技成果转化偏低等问题。文章从明确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大力改善师资队伍,搭建宽口径平台,营造宽松环境,改革教学管理,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效果,注重科技成果在创业活动中的运用,建立创新创业保障体系等方面探索建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关键词:
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 成果转化 教学管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袁瑜 顾永东 陈红喜
构建大学生创业协同创新平台是集聚社会创新要素、推动大学生创新型创业的有效途径。在分析创业发展制约因素的基础上,从平台目标和主体的职能定位入手,对平台的保障、集聚和催化三大功能进行了阐释,据此设计了由五个支撑体系和五个层次功能模块构成的、网络和实体结合的平台系统框架,最后就保障平台有效运行的机制设计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 协同创新 平台构建 运行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罗晓芳 张旭亮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普及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下,中国正面临难得的创业契机,所以顺应国际创业教育热潮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校创业孵育体系具有极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以3T理论为视角,以国内大学生创业知名院校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实际案例构建了大学生创业孵育支撑体系。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该支撑体系进行定量评价研究,得出的结论与该院创业教育实际相符合,说明该创业孵育支撑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际运用价值,可为国内创业教育研究及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
3T理论 创业孵育 体系 模糊层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