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3938)
- 2022(3443)
- 2021(3487)
- 2020(2950)
- 2019(6617)
- 2018(6678)
- 2017(12311)
- 2016(7689)
- 2015(9106)
- 2014(9343)
- 2013(8874)
- 2012(8448)
- 2011(7728)
- 2010(8145)
- 2009(7679)
- 2008(7816)
- 2007(7450)
- 2006(6896)
- 2005(6655)
- 2004(6001)
- 学科
- 济(27140)
- 经济(27077)
- 管理(20861)
- 业(18716)
- 企(14205)
- 企业(14205)
- 中国(11442)
- 农(10141)
- 方法(9817)
- 教育(9418)
- 财(7941)
- 数学(7891)
- 数学方法(7646)
- 理论(7470)
- 制(7099)
- 学(6863)
- 农业(6789)
- 业经(6110)
- 地方(5838)
- 劳(5761)
- 劳动(5743)
- 教学(5231)
- 贸(5213)
- 贸易(5208)
- 银(5182)
- 银行(5175)
- 法(5098)
- 易(5037)
- 行(4928)
- 务(4726)
- 机构
- 大学(114734)
- 学院(108454)
- 济(40524)
- 经济(39409)
- 研究(38075)
- 管理(35232)
- 中国(29158)
- 理学(28311)
- 理学院(27871)
- 管理学(27093)
- 管理学院(26884)
- 京(25556)
- 财(22410)
- 科学(22069)
- 所(19992)
- 范(19855)
- 江(19797)
- 师范(19764)
- 研究所(17326)
- 北京(17160)
- 中心(16954)
- 财经(16784)
- 师范大学(15901)
- 农(15888)
- 州(15747)
- 教育(15277)
- 经(14950)
- 业大(13471)
- 院(13261)
- 省(12598)
- 基金
- 项目(59065)
- 研究(48606)
- 科学(45756)
- 基金(39825)
- 家(32866)
- 国家(32467)
- 社会(29102)
- 社会科(27277)
- 社会科学(27263)
- 科学基金(27114)
- 教育(25566)
- 省(23538)
- 编号(21632)
- 成果(21332)
- 划(20299)
- 基金项目(19997)
- 资助(17316)
- 课题(16987)
- 自然(15653)
- 自然科(15190)
- 自然科学(15185)
- 自然科学基金(14882)
- 年(14286)
- 大学(14093)
- 部(13825)
- 重点(13595)
- 性(13320)
- 项目编号(12897)
- 规划(12570)
- 教育部(12326)
共检索到1926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葛建义
大学生属于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具备劳动者主体资格,大学生的在校生身份和与高校之间的教育管理关系,不影响大学生在社会劳动中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大学生毕业实习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实习,在性质上属于就业实习。大学生劳动关系属于非标准劳动关系,有关劳动立法应当合理确定大学生劳动权益保护的内容,明确规定最低工资标准的适用、劳动事故伤害的工伤救济和劳动监察、仲裁程序的适用等。
关键词:
大学生 劳动关系 勤工助学 毕业实习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柯新华 罗琼
对于大学生兼职劳动权益,目前通行的做法是适用民法保护。但民法对大学生劳动权益的保护不仅力度不够,而且作用有限。事实上,大学生在企业兼职具有明显"从属性"特征,符合劳动关系的构成要件。我国应当扩大劳动法的调整范围,将大学生在企业兼职作为特殊劳动关系予以调整,进行专门立法,切实保障兼职大学生的劳动权益。
关键词:
大学生兼职 特殊劳动关系 权益保护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金劲彪 郭人菡
大学生毕业实习是实现产教融合、提升应用能力的重要路径,但相关方的权益保障却存在制度缺陷,以就业实习为目的的高校大学生不具有劳动者身份但其实习行为又具有劳动属性,具有学生身份却又不具备全日制学习状态,权益保护理论难以取得共识。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理论对大学生毕业实习制度问题的讨论缺乏一个各层次利益衡量的视角,毕业实习劳动权益保护相关的个体利益、群体利益、制度利益和公共利益各自内部及相互之间既统一又对立,从而导致立法难题。破解上述难题,需要以权利义务一致性为基点去剖析,以利益衡量为方法去解构,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寻求动态的最佳平衡点。在此基础上对立法进行重构,以建立一种适应时代发展的毕业实习大学生劳动权益保护新体系。
关键词:
身份二重性 权利义务 利益衡量 权益保护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申自强
要改变当前大学生勤工俭学劳动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的现实状况,建议从立法层面明确勤工俭学大学生的主体资格,确定大学生勤工俭学非标准劳动关系法律地位,明确相关主体的职责,以达到保护大学生劳动权益的效果。
关键词:
大学生 勤工俭学 权益保障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韦忠语
维护社会整体利益是破产重整的价值目标所在,其中被重整企业的职工利益是整体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我国的众多破产重整案例中,以降低重整成本为目的的重整手段花样百出,其中,以解除劳动合同降成本的方式严重侵犯了重整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尽管劳动合同法对重整状态下劳动合同的解除预设了应对机制,但现有法律机制显然不足以维护职工最核心的劳动权益。立法应充分考虑破产重整手段的复杂性,为重整企业职工提供更全面的劳动权益保护机制。
关键词:
破产重整 劳动合同 权益 机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韦忠语
维护社会整体利益是破产重整的价值目标所在,其中被重整企业的职工利益是整体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我国的众多破产重整案例中,以降低重整成本为目的的重整手段花样百出,其中,以解除劳动合同降成本的方式严重侵犯了重整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尽管劳动合同法对重整状态下劳动合同的解除预设了应对机制,但现有法律机制显然不足以维护职工最核心的劳动权益。立法应充分考虑破产重整手段的复杂性,为重整企业职工提供更全面的劳动权益保护机制。
关键词:
破产重整 劳动合同 权益 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芳宁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大力和广泛开展,顶岗实习在实践中被各职业学校广泛采用。因而如何规范顶岗实习、如何保护顶岗实习学生的劳动权益,就成了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进才 程利敏
如何更好的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农民工的权利,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社会学家研究和关心的热点问题。本文中,笔者拟通过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中所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问题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新生代 农民工 劳动权益 法律制度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郝轶 王寨华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新的生活需求带来新的就业增长点,家政服务行业呈现春意盎然的景象。但由于立法相对滞后,导致家政服务关系中的很多法律关系不明确,家政工人的权益得不到有效的法律保障。因此,我国必须先从立法角度维护家政工人的权益,确认家政工人的法律地位,并完善市场监管、保险、诉讼等救济路径保障其权利。
关键词:
家政工人 劳动权 完善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红梅
我国企业在实行员工持股计划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侵犯员工劳动权益的现象,由此引发了大量的劳动争议。其产生有认识上的、立法的、传统的种种主客观原因。为了防范和弥补在实行员工持股计划中企业对员工劳动权益的侵害,充分发挥员工持股计划的积极效应,进一步改善劳动关系,增加员工参与的广度和深度,针对性地提出若干保障措施很有必要。企业应转变观念,尊重员工的劳动权利,工会应加强自身职能,更重要的是,《劳动法》和《工会法》等应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员工持股计划实施过程中对员工劳动权益的保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俊良 何晓玉 陈丹
本文首先阐述了农民工及农民工劳动权益的含意。然后分析指出,目前存在农民工就业权得不到充分保障,不能享有完整的社会保障权和劳动福利权,缺少相应的权利监督保护机制和救助途径等问题。这些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有城乡有别的户籍体制、农民工非正规就业特点、劳动权益保障意识的欠缺及农民工自身因素等。最后提出了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健全劳动法制体系、提高农民工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等对策措施。
关键词:
农民工 劳动权益 保障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中伟 贺霞旭
最近几年,中国基层工会取得了巨大发展,然而工会能够有效维护劳工权益吗?本文利用2010年对珠三角和长三角19个城市外来工进行的问卷调查数据,全面、深入地分析了中国工会的建设情况以及中国工会是如何影响外来工劳动权益的。调查发现,仅有22.2%的外来工所在企业建有工会,在建有工会的企业中,48%的外来工是会员;重工业、公共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企业更可能建立工会;企业规模越大,越可能成立工会;私有企业、港资企业、集体企业和股份制企业更不可能建立工会;在工会企业中,学历高者、管理人员、签订劳动合同者更可能成为工会会员。本文发现,工会对外来工的最低工资符合率、强迫劳动、社会保险等劳动权益具有显著的保障...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红刚
本文所指非传统劳动者是指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人员已经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后继续从事有报酬的社会劳动人员。关于此类人员和用人单位构成何种关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7条作出定论,即以是否享受养老保险作为判断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的依据,采纳了"社会保险标准说"。不同的法律关系造成已享受养老保险人员和未享受养老保险人员在劳动合同保护、工作时间和劳动报酬保护、工伤保险、经济补偿金方面的不平等,形成差别待遇。这一人为身份划分对已经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人员不公平,应该重新审视最高院这一司法解释,实现劳动权益的平等保护。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崔秀荣
探寻合理的司法救济路径,诸如设立劳动法院,实行或裁或审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用好调解、财产保全、先予执行等法律机制,完善法律援助,建立农民工的维权组织等,为农民工及时、有效地提供权益保障。
关键词:
农民工 劳动权益 司法救济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忠培
为避免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工处于"眠其权利之上不觉醒"的窘况,首当其冲的是必须唤醒其应有的法律意识,使其知晓《劳动合同法》已经为劳动者谋取了"五大福祉"。为编织一张更加周密的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恢恢法网",国家应在规范"包工头"劳务关系、建立健全"劳动用工信用档案"、增设用人单位精神赔偿法律责任等方面予以完善。
关键词:
劳动合同 农民工 权益保障 法律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