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92)
- 2023(13959)
- 2022(11822)
- 2021(10863)
- 2020(9437)
- 2019(21505)
- 2018(21037)
- 2017(39431)
- 2016(22173)
- 2015(25144)
- 2014(25194)
- 2013(24207)
- 2012(22199)
- 2011(19991)
- 2010(19670)
- 2009(17962)
- 2008(17493)
- 2007(15686)
- 2006(13118)
- 2005(11281)
- 学科
- 济(84066)
- 经济(83971)
- 管理(60821)
- 业(58565)
- 企(47436)
- 企业(47436)
- 方法(44518)
- 数学(40204)
- 数学方法(39680)
- 农(23220)
- 中国(22860)
- 财(22782)
- 学(18080)
- 业经(17742)
- 贸(16868)
- 贸易(16865)
- 易(16415)
- 农业(15621)
- 制(15325)
- 地方(15082)
- 务(15030)
- 财务(14989)
- 财务管理(14956)
- 企业财务(14194)
- 理论(13923)
- 教育(13799)
- 技术(13352)
- 环境(12493)
- 和(12104)
- 银(11717)
- 机构
- 大学(316806)
- 学院(310590)
- 济(121915)
- 经济(119311)
- 管理(119118)
- 理学(104720)
- 理学院(103502)
- 研究(102603)
- 管理学(101342)
- 管理学院(100779)
- 中国(72447)
- 科学(66394)
- 京(65387)
- 农(61431)
- 业大(54158)
- 财(53068)
- 所(51663)
- 农业(49075)
- 中心(48370)
- 研究所(47788)
- 江(46228)
- 财经(43933)
- 范(41612)
- 师范(41045)
- 经(40092)
- 北京(39978)
- 经济学(37501)
- 院(37050)
- 州(36106)
- 技术(34383)
- 基金
- 项目(221216)
- 科学(173305)
- 基金(160276)
- 研究(154271)
- 家(142558)
- 国家(141371)
- 科学基金(120593)
- 社会(97260)
- 社会科(92183)
- 社会科学(92154)
- 省(88635)
- 基金项目(85590)
- 自然(81474)
- 自然科(79679)
- 自然科学(79648)
- 自然科学基金(78252)
- 划(75324)
- 教育(74772)
- 资助(65329)
- 编号(61286)
- 重点(50550)
- 部(48729)
- 成果(48646)
- 创(46772)
- 发(46369)
- 科研(44117)
- 创新(43564)
- 课题(43370)
- 计划(43154)
- 大学(43118)
- 期刊
- 济(120934)
- 经济(120934)
- 研究(84726)
- 中国(60389)
- 学报(58230)
- 农(53372)
- 科学(49369)
- 大学(44045)
- 教育(42116)
- 财(41971)
- 学学(40690)
- 管理(39942)
- 农业(36163)
- 技术(26834)
- 融(22556)
- 金融(22556)
- 财经(21285)
- 业经(20198)
- 业(19685)
- 经济研究(19587)
- 经(18278)
- 版(16720)
- 问题(16466)
- 统计(15800)
- 业大(15400)
- 科技(15246)
- 策(14898)
- 技术经济(14830)
- 图书(14026)
- 商业(13827)
共检索到4365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袁建华 胡继连 周玉玺
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研究其影响因素可以有针对性地及时地为本科毕业生提供积极的就业指导,从而提高就业率。以会计学专业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采用Logit模型从五个方面分析影响就业的因素。结果显示:在0.1显著水平下,毕业生的性别、是否为党员、是否参加就业指导、有无学生干部经历四个因素对就业机率具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产生影响的原因,并基于毕业生个人、学校和社会就业环境等层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袁建华 朱世开
受各种因素影响,会计专业毕业生面临着不断增大的就业压力,了解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意向与就业期望,可以为日后指导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意见及建议。通过问卷调查方式,研究山东农业大学2015届会计学专业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意向与就业期望,结果表明:调查对象就业意向与实际就业单位排序基本一致,但对不同行业的选择比例有较大差别;择业时所看重的因素,工资排第一位,其次是发展空间;预期的工资水平与其实际工资水平相差较大。这说明大学生择业更趋向于务实性和功利性,更多追求物质待遇和发展前景,而较少考虑专业对口问题。并且工资期望较高,这不利于顺利就业。在分析调查结果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择业 就业意向 会计专业 工资期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宋齐明
基于毕业生追踪调查,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和影响因素。研究将就业能力指标分为知识掌握、认知性技能、组织胜任技能、职业态度四个维度,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相较于其他能力,毕业生认为高校对学生认知性技能的培养更为欠缺;就学科差异而言,工科类学生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评价偏低;课外支持因素对各类就业能力的培养都有着突出的影响,而课程和教学因素只对知识掌握方面有较强的作用;实习效果和学生投入因素亦不同程度地影响就业能力培养,并且实习效果不佳是工科类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不足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就业能力 高校 本科毕业生 人才培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朱生玉
本文基于对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双方在金融危机下对就业形势的不同感知、对就业力的不同认识、在就业信息发布和获得途径及就业期望上的不同看法,提出了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力 调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沈茹
本文对2013届江苏省6所高校46专业2200名大学毕业生工作一年以后的就业质量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运用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影响大学生薪酬水平的重要因素,建立logistic模型详细分析了大学生的职业预期。最后从毕业生预期出发,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对策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申作青
大学生就业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以市场需求调节为主后,供需关系产生了新的变化。虽然大学生就业的趋势不容乐观,但同样的专业在相同的环境中就业情况却有较大差异。这说明,大学生就业除了受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内在因素的制约,包括学生的就业观念、心理定位、价值观、竞争力等因素所形成的自身障碍。为了解并帮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严宇
文章利用首都大学生成长跟踪调查数据,采用逻辑回归分析模型,探讨大学生毕业选择倾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考研与就业之间,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考研;个体特征中性别、年龄、学业表现、实习经历对大学生毕业选择有显著影响;学校评价中对教师能力、学校地位、课程的评价显著影响大学生毕业选择;家庭社会经济背景中父亲学历及家庭所在地显著影响大学生毕业选择。
关键词:
毕业选择 家庭背景 影响因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严宇
文章利用首都大学生成长跟踪调查数据,采用逻辑回归分析模型,探讨大学生毕业选择倾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考研与就业之间,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考研;个体特征中性别、年龄、学业表现、实习经历对大学生毕业选择有显著影响;学校评价中对教师能力、学校地位、课程的评价显著影响大学生毕业选择;家庭社会经济背景中父亲学历及家庭所在地显著影响大学生毕业选择。
关键词:
毕业选择 家庭背景 影响因素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岳昌君 杨中超
对2011年全国8个省份30所高校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人力资本依然是影响毕业生求职结果、起薪和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家庭背景对求职结果有显著影响,它不仅表现在就业机会获得方面,也表现在起薪和工作满意度上;就业结果的地区和性别差异依然存在;就业单位性质、行业状况是造成毕业生起薪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学用结合程度、户口档案解决情况和起薪等都会对毕业生的工作满意度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就业 起薪 工作满意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永刚 王海英
利用2015年高校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行业人才需求调查的数据,对毕业生工作流动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高校毕业生工作流动的平均次数为1.19次,在教育背景上呈现出弱者流动多、强者流动少的特征,即专科和本科高于硕士和博士,高职高专和普通本科高校高于"211工程"和"985工程"高校;在专业类型上表现为硬学科流动少、软学科流动多的特点,即专业技能取向的学科(工科、理科)低于注重通用性能力发展的学科(人文、社科);在制约因素方面,劳动力市场分割、人力资本拥有量和个体能力等变量是影响毕业生工作流动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梁宏 郑华 高久群
基于某大学的博士毕业生满意度调查数据,本文描述了博士毕业生创新能力提升的自评状况,分析了培养过程各因素对其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通过博士学位的攻读仍有11.28%的博士毕业生并不认为其创新能力有所提升;培养过程各因素(如科研工作的参与情况、培养条件、服务与管理、导师指导等)对博士毕业生创新能力提升的自评结果皆有显著影响。因此,本文建议加强和完善培养过程中的环节设计、把控,提高高校博士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博士毕业生 创新能力 自评 培养过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支华炜 张欣 楼稚明
本文首先对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进行比对、归纳和筛选,形成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其次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法,建立影响因素间的层级结构图,得出最直接的影响因素为就业机会的公平性和工资待遇,核心因素为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支撑核心因素的为毕业生就业能力以及户籍和社会保障制度,底层的影响因素是国家经济运行情况。最后针对毕业生正确就业观念的形成提出学校教育、家庭引导和社会支持的三方联动机制。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初次就业 解释结构模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袁红清 李荔波
本文通过对2011届浙江省6所地方高校1514名农村大学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从工作收入、就业稳定性、就业满意度、专业对口程度4个方面分析了先赋性因素(性别、形象和父母收入)、后致性因素(学习成绩、担任职务、实习/竞赛),以及综合因素(寻职方式)对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村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既非完全命中注定(解释力为23%),也非仅靠后天努力(解释力为39%),拼的是学生先天与后天综合因素与实力。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小瑜 胡军刚
本文利用从全国范围内抽样得到数据建立了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就大学毕业生个人的性别、年龄、政治面貌、生源地、户口性质、毕业院校、学历、专业类型对其就业情况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大学毕业生的性别、年龄、政治面貌、生源地、户口性质、专业类型对其就业状况产生了显著影响,而学历、毕业院校则并未对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产生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回归 就业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石庆华 尹涵
从就业准备视角研究发现,职业探索准备和教育投入准备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成功有着显著帮助,而物质辅助准备的影响很弱;职业探索准备和教育投入准备与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绩效呈倒U型关系,这主要受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传统观念影响,而物质辅助准备与就业满意绩效的关系不显著。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效果关键在于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的提升、企业转变用人观念以及更好发挥学校作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助推器功能。
关键词:
就业准备 就业绩效 倒U型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