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74)
2023(12487)
2022(11044)
2021(10571)
2020(8913)
2019(20373)
2018(20255)
2017(37915)
2016(21316)
2015(24372)
2014(23963)
2013(22929)
2012(20737)
2011(18641)
2010(18732)
2009(16725)
2008(16130)
2007(14072)
2006(12195)
2005(10305)
作者
(58268)
(48184)
(47919)
(45591)
(30705)
(23355)
(21857)
(19078)
(18353)
(17302)
(16699)
(16047)
(15268)
(15166)
(14773)
(14693)
(14488)
(14376)
(13787)
(13688)
(12015)
(11955)
(11527)
(11109)
(10979)
(10800)
(10760)
(10615)
(9770)
(9636)
学科
(74290)
经济(74214)
管理(62875)
(59629)
(51970)
企业(51970)
方法(35622)
数学(30299)
数学方法(29849)
中国(21609)
(19623)
技术(19528)
(18302)
业经(18109)
理论(17154)
(16614)
地方(15847)
教育(15744)
(13224)
农业(13205)
技术管理(13100)
(12710)
(12130)
贸易(12121)
环境(12098)
(12023)
财务(11956)
财务管理(11935)
(11864)
(11726)
机构
大学(287508)
学院(284166)
管理(116016)
(103923)
经济(101393)
理学(101126)
理学院(99973)
管理学(98126)
管理学院(97621)
研究(91335)
中国(64322)
(61677)
科学(58576)
(46141)
(44662)
业大(43067)
(42748)
(41471)
(41419)
师范(41089)
中心(41088)
研究所(41051)
北京(39150)
财经(37422)
(34063)
(34056)
(33850)
技术(33285)
农业(33274)
师范大学(32985)
基金
项目(200454)
科学(157662)
研究(150640)
基金(141299)
(121919)
国家(120798)
科学基金(104604)
社会(91730)
社会科(86704)
社会科学(86679)
(81739)
基金项目(75988)
教育(72234)
(68205)
自然(68059)
自然科(66509)
自然科学(66494)
自然科学基金(65271)
编号(63101)
资助(57317)
成果(51543)
(45604)
课题(44841)
重点(44815)
(43551)
(42216)
创新(41673)
项目编号(39154)
大学(38953)
科研(37686)
期刊
(110292)
经济(110292)
研究(84278)
中国(60406)
教育(51199)
学报(44123)
管理(42857)
科学(40473)
(37820)
大学(34440)
(34072)
学学(30772)
技术(28271)
农业(27214)
(19415)
金融(19415)
业经(18915)
图书(18052)
财经(17139)
科技(17020)
经济研究(16897)
(14924)
(14555)
技术经济(14534)
理论(13619)
问题(13554)
职业(13003)
实践(12734)
(12734)
(12588)
共检索到4106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军红  
在对大学生创新能力构成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的模型。通过应用分析,证明构建的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可为领导评价大学生创新能力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军红  
在对大学生创新能力构成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的模型。通过应用分析,证明构建的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可为领导评价大学生创新能力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鹤玖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分析了我国高校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转变思想观念是先导、优化课程体系是根本、改革教学方法是切入点、营造创新环境是着力点。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小娟  
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不断推进,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重要方向。对此,高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深入开展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全面变革教育教学机制与管理模式,创设开放包容、宽松自由的创新教育环境,以期取得良好的人才培养成效。由刘明亮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高等教育管理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一书,围绕高等教育管理内容,深入分析了如何发挥高等教育管理效能,以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具有良好的借鉴价值。该书共分为八个章节。第一章以高等教育管理学为研究对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余桥  谭小宏  
大学生创新对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却令人担忧。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大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存在诸多弊端。因此,应当重构大学生学业评价观,构建多元化的学业评价体系,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来推动学业评价的多元化。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越  孙枕戈  
本文以清华大学工科教育为例对人才培养多样化和创新环境构建两个问题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进行了论述 ,并据此提出建设多样化的课程平台和多样化的学生课外活动体系等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  [作者] 孙小军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提升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文章就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五点建议:(1)改进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重视创新;(2)引导学生提高做事效率,合作创新;(3)突破传统教学评估模式,激发创新;(4)建立教师有效评价考核机制,规范创新;(5)改进现有教学技术设备,保障创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林  肖彩霞  
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为国家培养适应管理、服务、建设、生产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本文围绕"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这个中心问题,详细分析了当代高职学生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提高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按照由理论到实践、由宏观到微观的逻辑思路深入地阐述了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途径,以期为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敏  
建立有效的科技竞赛机制,深入开展大学生科技竞赛,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当今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德州学院开展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为例,系统介绍了开展科技竞赛活动的必要性及其实施机制,在高校积极开展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完善竞赛机制是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沈文青  孙锐  
在社会经济不断变化发展的今天,人才的标准有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但是作为应对社会挑战的基本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越发显得重要和突出。本文从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意义、培养原则和培养方法论述了其对当代大学生和高等教育的重大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焦德杰  
高等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能否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检验高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高校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认真研究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积极探索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和办法,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沿着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轨道又快、又好地发展下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曾筱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要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意味着今后的高等教育更侧重于人才培养质量,更重视与强调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侧重培养研究型、创新创意型人才,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高等院校作为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储备的主要场所,肩负着国家未来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五一  
为探究科技竞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进一步优化高校人才培养和实践育人路径,针对在校及已毕业大学生、科技竞赛指导老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参考相关文献并结合实际情况,将研究指标分为学习能力、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创新实践4个目标层的14个指标,进一步针对科技竞赛对于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升和影响方面研究不足的问题,深入探讨了有关具体影响和作用机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深入考察参与和未参与科技竞赛的两个对照组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差异。研究表明:科技竞赛经历对在校大学生创新能力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思辨能力和创新实践均有显著正面影响。科技竞赛涉及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需要不同领域的知识相互结合,而跨学科的参赛团队合作正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方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耿艾莉  王岩松  
文章从影响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因素入手,从树立创新教育观念、课程设置注重学科交叉结合、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宾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高校教育中不可忽视的方面。价值教育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就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给出了建议,高校应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价值目标的基础上,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