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67)
2023(13300)
2022(11468)
2021(11065)
2020(9061)
2019(20544)
2018(20385)
2017(38084)
2016(21270)
2015(24241)
2014(23747)
2013(22651)
2012(20445)
2011(18380)
2010(18469)
2009(16409)
2008(15701)
2007(13736)
2006(11865)
2005(10037)
作者
(57196)
(47441)
(47035)
(44830)
(30266)
(22768)
(21423)
(18587)
(17983)
(16988)
(16293)
(15743)
(14929)
(14913)
(14469)
(14274)
(14159)
(14143)
(13522)
(13457)
(11719)
(11703)
(11314)
(10853)
(10747)
(10640)
(10569)
(10471)
(9499)
(9403)
学科
(73129)
经济(73054)
管理(62361)
(59165)
(51012)
企业(51012)
方法(33383)
数学(28109)
数学方法(27720)
中国(22409)
(20740)
技术(19461)
业经(18763)
(17986)
理论(16988)
(16102)
教育(16057)
地方(15792)
农业(14035)
(13127)
技术管理(13093)
(12869)
(12519)
贸易(12510)
(12122)
环境(11817)
(11677)
(11645)
财务(11579)
教学(11564)
机构
大学(284297)
学院(282333)
管理(113918)
(103549)
经济(101034)
理学(99310)
理学院(98188)
管理学(96415)
管理学院(95901)
研究(90407)
中国(63920)
(60599)
科学(57142)
(46318)
(43637)
业大(41806)
(41366)
(41202)
(41144)
师范(40880)
中心(40683)
研究所(40015)
北京(38470)
财经(37516)
(34153)
(33890)
(33562)
技术(33213)
师范大学(32723)
农业(32117)
基金
项目(198639)
科学(156665)
研究(151507)
基金(140148)
(120538)
国家(119400)
科学基金(103484)
社会(92521)
社会科(87450)
社会科学(87427)
(80808)
基金项目(75192)
教育(72438)
(67354)
自然(66282)
自然科(64763)
自然科学(64751)
编号(63955)
自然科学基金(63569)
资助(55954)
成果(52514)
(45585)
课题(45396)
重点(44354)
(43055)
(42463)
创新(41619)
项目编号(39857)
大学(38773)
教育部(37363)
期刊
(111620)
经济(111620)
研究(84825)
中国(59894)
教育(51972)
学报(43115)
管理(42588)
科学(39625)
(37908)
大学(33945)
(33781)
学学(30352)
技术(27622)
农业(27061)
(20412)
金融(20412)
业经(19794)
图书(17707)
经济研究(17367)
财经(17256)
科技(16656)
(14676)
(14094)
问题(13826)
职业(13736)
技术经济(13712)
理论(13628)
实践(12734)
(12734)
(12693)
共检索到4090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烨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近年来社会各界一直深入探索的问题。从已有的相关研究看,目前尚缺乏具有代表性、建设性的研究成果,因此本文将以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话题进行探讨。本文在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环境和创新能力缺失表现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社会、学校、家庭三个角度提出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学忠  
大学生的创新主要是对前人成果的再认识再创造,它涉及到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两个方面。就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而言,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渠道,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要路径,优化教学管理制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制度保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钱昭楚  
对大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完备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到一系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本文旨在了解创新能力价值内涵及构成,明确创新培养的目标和责任,探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和策略,以期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启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马艳丽  池瑜莉  
近些年,校企协同已受到越来越多院校与企业的重视,成为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趋势。同时,校企协同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在价值取向、时代要求、文化认同等方面高度契合,这为院校与企业协同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供了可能。然而,目前校企协同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还面临着一定的现实困境,包括校企未能共同构建教学体系、校企未能共同参与培养过程、校企协同培养的评价标准亟待完善以及校企协同培养的各项保障制度亟待完善。对此,院校与企业还需共同构建教学体系,共同参与培养过程,同时完善协同培养的评价标准与各项保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淳艳丽  代加雷  
随着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深入推进,愈来愈多的大学生投身到创新创业当中。然而,由于法律意识的淡薄,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往往遭遇各种法律风险。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及能力是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必须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政府、高校与社会应通力合作,完善法制保障、补齐教育短板、健全帮扶机制,为大学生创业筑牢法律风险的防护网,最终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实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鲍长生  
文章在对大学生能力的社会需求调查基础上,指出现阶段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大学生个人特质方面,其次是通用能力方面,而对专业能力要求并不严格。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能力的多元化要求说明,大学教育不仅仅要注重专业技能的学习,更应该注重能力培养。大学课程体系应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自主、自觉地学习和参与各种活动,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和社会适应性,达到能力培养的目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甘瑁琴  
随着工商管理类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其中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更是备受关注。狭义的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通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大模块。面对就业市场的严峻形势,政府、高校和学生三方应协调起来,通过政府政策支持、高校完善培养体系、学生自我构建培养方案等路径,全方位培养工商管理类学生的就业能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臧兴兵  赖小莹  
问卷调查表明,应试教育的积弊、高校扩招引起的“稀释效应”、高校行政权力远大于学术权力和浮躁的社会风气是制约研究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四大因素。基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发展SWOT分析,从内因的层面,必须增强主动、互动与流动意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外部环境看则应促使科学与人文相融合,实行组织扁平化、管理柔性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冯利  王俊岭  
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既是当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亦是高等教育阶段培养未来创新型人才之使命。边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薄弱有学校和学生两方面原因,在对其根源进行透视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创新能力培养的宏观和微观两条路径,并从课程整合、同学合作及教师合作等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鹤玖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分析了我国高校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转变思想观念是先导、优化课程体系是根本、改革教学方法是切入点、营造创新环境是着力点。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赵莉  
大学生可雇佣性和创新能力培养是高等教育关注的重点,也是当前理论研究的热点。大学生可雇佣性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内部相通性,以就业实现为指向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既是对高等教育的现实要求,也符合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战略定位。在充分解读可雇佣性和创新能力的内涵与结构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可雇佣性的大学生创新能力要素模型,并重点从高校和大学生自身两个层面探讨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路径和策略。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小娟  
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不断推进,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重要方向。对此,高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深入开展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全面变革教育教学机制与管理模式,创设开放包容、宽松自由的创新教育环境,以期取得良好的人才培养成效。由刘明亮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高等教育管理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一书,围绕高等教育管理内容,深入分析了如何发挥高等教育管理效能,以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具有良好的借鉴价值。该书共分为八个章节。第一章以高等教育管理学为研究对象,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大方  郭琦琦  沙志祥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具有丰富的内涵,要充分发挥思想引领和教育感召作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凝神聚力。虽然高校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创新效果还不尽如人意。因此要提高本专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应做到:营造优良创新氛围,培育高校创新氛围感知;坚持实践导向,合理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加强考核评价管理,优化考核评价体系;增强创新自觉意识,提升创新自强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艳菊  王军超  
创新素质人才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军,其创新素质的培养尤为重要。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意义、内涵及要素,从理想信念教育、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式改革、考核方式和评价体系、创新素质拓展平台等角度分析阐述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策略,为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经验借鉴。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越  孙枕戈  
本文以清华大学工科教育为例对人才培养多样化和创新环境构建两个问题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进行了论述 ,并据此提出建设多样化的课程平台和多样化的学生课外活动体系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