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77)
- 2023(19064)
- 2022(16203)
- 2021(15078)
- 2020(12611)
- 2019(29035)
- 2018(28644)
- 2017(54512)
- 2016(29725)
- 2015(33576)
- 2014(33527)
- 2013(32406)
- 2012(29551)
- 2011(26398)
- 2010(26287)
- 2009(24215)
- 2008(23764)
- 2007(21051)
- 2006(18384)
- 2005(16142)
- 学科
- 济(117631)
- 经济(117486)
- 业(102508)
- 管理(97144)
- 企(91062)
- 企业(91062)
- 方法(54672)
- 数学(44284)
- 数学方法(43626)
- 农(35269)
- 财(35000)
- 业经(34088)
- 中国(30940)
- 理论(25259)
- 务(24589)
- 财务(24502)
- 财务管理(24463)
- 农业(24430)
- 学(24131)
- 技术(23808)
- 制(23489)
- 企业财务(23189)
- 地方(21901)
- 和(21212)
- 贸(19088)
- 贸易(19076)
- 划(18916)
- 易(18486)
- 体(18261)
- 策(18030)
- 机构
- 大学(418880)
- 学院(418113)
- 管理(168224)
- 济(163593)
- 经济(160019)
- 理学(145498)
- 理学院(143923)
- 管理学(141279)
- 管理学院(140510)
- 研究(133687)
- 中国(100294)
- 京(89105)
- 科学(83722)
- 财(76278)
- 农(69138)
- 所(65880)
- 业大(62974)
- 江(62378)
- 财经(61104)
- 中心(60922)
- 研究所(60032)
- 北京(55727)
- 范(55682)
- 经(55646)
- 师范(55127)
- 农业(54159)
- 州(50040)
- 院(49414)
- 经济学(48463)
- 技术(45423)
- 基金
- 项目(285660)
- 科学(225741)
- 研究(211016)
- 基金(205757)
- 家(178686)
- 国家(177092)
- 科学基金(153575)
- 社会(132356)
- 社会科(125307)
- 社会科学(125275)
- 省(113624)
- 基金项目(108782)
- 自然(99867)
- 教育(98598)
- 自然科(97596)
- 自然科学(97569)
- 自然科学基金(95823)
- 划(94698)
- 编号(86422)
- 资助(84074)
- 成果(69889)
- 重点(63614)
- 部(62615)
- 创(62221)
- 发(60575)
- 课题(60178)
- 创新(57442)
- 大学(54439)
- 科研(54374)
- 教育部(53883)
- 期刊
- 济(180014)
- 经济(180014)
- 研究(122556)
- 中国(82516)
- 管理(65789)
- 学报(65345)
- 农(63097)
- 财(61419)
- 科学(60013)
- 教育(56782)
- 大学(51281)
- 学学(47270)
- 农业(43786)
- 技术(40004)
- 融(32441)
- 金融(32441)
- 业经(31746)
- 财经(30177)
- 经济研究(27606)
- 经(25991)
- 业(24831)
- 问题(23237)
- 技术经济(21904)
- 科技(21361)
- 图书(21189)
- 版(19821)
- 现代(19233)
- 商业(18683)
- 理论(18562)
- 统计(18219)
共检索到6126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沈铭
随着国家提出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创新发展驱动战略的深入贯彻和实施,作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主阵地的高校,根据国家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政策和实施意见,多层次全方位地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积极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为了深入评价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情况和实施成效,文章结合实施意见相关改革要求和内容,从创新创业的环境、教育、实践、成果等四个层次作为主要关注点,运用和协同粗糙集理论和可拓理论,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复合评价方法。通过实例证明该评价方法的客观性,同时围绕评价结果,从营造创新创业环境、加强师资队伍产学研能力、搭建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实践平台等方面出发提出了可行性意见和建议,为高校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远 陈万明 朱广华
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已成为国家目前重点关注的问题,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但理论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本研究尝试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通过对毕业三年内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者、在校生、高校就业指导处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等共49名人员进行深度访谈,收集数据并作三级编码分析,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体系的理论结构模型。结果显示,创业环境、创业认知、创业态度、创业精神、创业教育五个方面共同构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体系;进一步作关联分析,得出加大大学生创新创业力度可从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创新创业实践、创业指导、资金支持及政策保障多角度进行。
关键词:
扎根理论 大学生 创新创业 体系构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会利
高校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思想开始影响当代大学生。但大学生创业率低,成功率也不高。针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如何发挥高校资源优势,培养一批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大学毕业生,是整个社会能否体现创新精神的关键。本文从高校自身出发,结合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深入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杰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经过努力探索,教育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但还存在创新创业教育的"盲动"现象、师资队伍薄弱以及技术创业比例不高、科技成果转化偏低等问题。文章从明确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大力改善师资队伍,搭建宽口径平台,营造宽松环境,改革教学管理,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效果,注重科技成果在创业活动中的运用,建立创新创业保障体系等方面探索建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关键词:
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 成果转化 教学管理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齐书宇 方瑶瑶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全面启动要求将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而工科大学生作为科技生产力的重要主体,成为拉动社会就业及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探索有效评价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方法与标准,构建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的初始指标,召开4轮专家咨询会征询全国多所高校相关专家和学者的意见,最终确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的4个一级指标——创新能力、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管理能力,并逐级分解,确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及各指标权重。旨在引导高校及相关决策机构科学评价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静
20世纪中后期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物质产品极大的丰富,但随之而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愈发突出,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新发展理念相契合的循环经济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循环经济一词起源于经济学领域,它关注由经济活动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传统生产、消费方式的根本变革等方面的内容,是关于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的经济思考。循环经济的发展,可推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的绿色转型。在乡村振兴、碳中和、碳达峰等战略决策的推动下,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等需求的驱动下,循环经济理论的应用已不再局限于经济领域,而是逐渐扩展到大学生创新创业等领域,并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的建构与评价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郁涛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要素体系包括核心要素、基础要素和制约要素,这些要素有机统一于该教育的全过程。从这一角度出发,文章提出应厘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厘清教育目的与教育内容的关系,丰富教育内容与手段;厘清教育情境与教育资源的关系,统筹管理教育资源;厘清教育评价与教育反馈的关系,完善教育评价体系,以此重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要素体系 大学生 创新创业教育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杜天宝 于纯浩 温卓
在参与"双创"的群体中,大学生作为具有丰富知识储备和卓越创造力的特殊群体,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但大学生群体也因其存在群体性特征,风险意识较差,缺少相应启动资金和技术储备,缺乏对社会创业环境的了解,很容易导致创业失败。从目前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扶持体系看,政策宣传不到位、政策针对性不足、扶持重点不突出、政策执行力有待提升、扶持政策的系统性不足是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此,应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以需求为导向提升政策针对性,建立专门的创新创业政策执行机构及考评督查制度,同时提升部门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政策协同度。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炎 周文 Michael Dowling Stefan Huesig
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粗糙集方法,对德国雷根斯堡地区的六个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群的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软环境的建设和集群对入驻企业的影响这两个方面对集群的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影响。
关键词: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群 创新 粗糙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罗晓芳 张旭亮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普及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下,中国正面临难得的创业契机,所以顺应国际创业教育热潮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校创业孵育体系具有极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以3T理论为视角,以国内大学生创业知名院校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实际案例构建了大学生创业孵育支撑体系。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该支撑体系进行定量评价研究,得出的结论与该院创业教育实际相符合,说明该创业孵育支撑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际运用价值,可为国内创业教育研究及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
3T理论 创业孵育 体系 模糊层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兴立
文章首先指出了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存在的四个矛盾困境,接着分析了产生矛盾困境的具体原因,然后以ISM理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进行梳理和优化,在此基础上从生源与起点、"教""学"、结果价值四个维度提出了基于标准的"合规性"质量评价、基于回应的"适应性"质量评价、基于跟踪的"过程性"质量评价、基于未来引领的"创新性"质量评价的创新举措,以促进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长期发展,保障和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晓峰 张莉 徐玖平
基于物元与可拓集合理论,建立了大学生创业能力评价的多维可拓物元模型,并提出了创业能力的可拓评价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够形式化地描述影响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各种因素的状态,而且可以对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做出准确评价。理论分析和实践结果均表明了所建立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能力 物元模型 可拓集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洁茹
文章首先分析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一是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有待提高,二是创新创业教育学分认定不统一,三是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环境欠佳,四是尚未建立系统的创新创业培养体系,五是没有完善的质量监管制度。然后阐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大学生自身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最后提出了“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学生个人提升创新创业能力,高校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社会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
关键词:
三位一体 大学生 创新创业能力 培养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任泽中
横有道,建立起多元协同、互促共进的创新创业能力培育机制。纵有道,制定基于不同阶段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层级化提升方法。横向互补重广度,纵向递进显深度,多元交织讲方法,纵横有道守规律。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建设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如何解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求培养规模大、层次高、能力强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仍然给广大高等教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丽萍
近几年受疫情影响,社会大环境下的经济整体下滑,而大学毕业生也深受影响,很多高校应届生就业率连年下滑,在此种社会背景下,创业这个选项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后的首选。现阶段,大学生创业已引起多方面的高度重视,为了给毕业生营造更好的创业环境,社会各界要给予多方帮助,以此减缓社会所面临的就业压力。很多高校为扶持大学生创业项目,会特设大学生创业基地,给予其一定的空间,为学生提供创建工作室的场地,让应届生在创业初期以最小的创业成本实际操作自己所选定的创业项目,观察这项创业是否符合社会需求、能否达到自己的理想预期,切实了解实际创业效果与自己的预期相差多少,让大学生创业之路以更切合实际的角度出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