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16)
- 2023(12130)
- 2022(9603)
- 2021(9035)
- 2020(7284)
- 2019(16388)
- 2018(16187)
- 2017(28223)
- 2016(16424)
- 2015(18389)
- 2014(18341)
- 2013(17042)
- 2012(15654)
- 2011(13851)
- 2010(14445)
- 2009(13210)
- 2008(13265)
- 2007(12392)
- 2006(11049)
- 2005(10313)
- 学科
- 业(73460)
- 企(68752)
- 企业(68752)
- 管理(59399)
- 济(56395)
- 经济(56311)
- 业经(25166)
- 教育(23530)
- 方法(22300)
- 中国(22025)
- 农(21618)
- 财(21437)
- 技术(20847)
- 理论(18863)
- 务(16648)
- 财务(16641)
- 财务管理(16628)
- 农业(16073)
- 企业财务(15701)
- 数学(14571)
- 数学方法(14350)
- 技术管理(13346)
- 策(12979)
- 制(12975)
- 和(12496)
- 划(12087)
- 教学(11530)
- 企业经济(10867)
- 学(10803)
- 体(10725)
- 机构
- 大学(223921)
- 学院(221891)
- 济(82756)
- 管理(82287)
- 经济(80883)
- 研究(75569)
- 理学(69980)
- 理学院(69152)
- 管理学(67991)
- 管理学院(67545)
- 中国(52886)
- 京(49410)
- 科学(44389)
- 财(39575)
- 江(38187)
- 范(38058)
- 师范(37715)
- 所(37312)
- 农(37287)
- 教育(37115)
- 研究所(33538)
- 中心(32888)
- 北京(32102)
- 业大(30722)
- 财经(30484)
- 师范大学(30407)
- 州(29441)
- 农业(29392)
- 技术(29138)
- 院(27759)
- 基金
- 项目(139965)
- 科学(113271)
- 研究(112835)
- 基金(96636)
- 家(82770)
- 国家(81747)
- 科学基金(71046)
- 社会(69024)
- 社会科(65055)
- 社会科学(65040)
- 教育(60333)
- 省(59188)
- 划(50397)
- 基金项目(49704)
- 编号(47528)
- 自然(43623)
- 自然科(42654)
- 自然科学(42640)
- 自然科学基金(41981)
- 成果(41271)
- 课题(37576)
- 资助(37375)
- 创(36131)
- 业(34200)
- 重点(33131)
- 创新(32455)
- 发(32293)
- 部(32163)
- 年(30821)
- 规划(29732)
- 期刊
- 济(98329)
- 经济(98329)
- 研究(79573)
- 教育(67021)
- 中国(61074)
- 管理(38172)
- 农(35616)
- 财(34501)
- 学报(30537)
- 科学(29838)
- 技术(27035)
- 大学(26111)
- 农业(24947)
- 学学(21824)
- 业经(18189)
- 融(17716)
- 金融(17716)
- 职业(16884)
- 业(16367)
- 财经(15888)
- 经济研究(14705)
- 经(13975)
- 技术经济(12666)
- 科技(12275)
- 坛(11963)
- 论坛(11963)
- 问题(11810)
- 技术教育(10758)
- 职业技术(10758)
- 职业技术教育(10758)
共检索到3593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然
文章首先阐述了创新创业教育的逻辑定位,然后论述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与实践现状,最后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路径:构建和完善以创新创业素质为鲜明特征的教学体系;构建与创新创业教育相适应的培养管理机制;形成与培养目标相渗透的实践教学平台和众创空间;打造能够践行高水平产学研教育理念的师资团队。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创业教育 逻辑定位 创业实践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祖强 魏永军
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是"双创"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5育融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型载体。该文从它的生成逻辑及建设意义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以便更好地指导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发挥生态系统化协同育人作用。
关键词:
创新创业 实践教育 创业实践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谢冰蕾 吴琳华
本文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为例,从创业课程目标定位、内容体系、保障体系构建针对来华留学生的"CCP创业教育模式",进而提出推进创业教育共同体建设、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合作和人才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顾胜贤
文章阐述了创新创业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分析了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如创新创业课程没有纳入学校就业指导体系;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缺乏创业实践;"双创"教育重理论、轻实践,进而从课程体系化、教学有效性、课外操作性三方面提出了健全就业指导体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创新创业 大学生就业指导 探索与实践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敬 黄秋石 徐珊珊 何桂玲
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期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仍存在实践不足、导向不明确等问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加大力度打造以实践为导向的模式和体系。文章以实践为导向探讨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旨在通过阐述“双创”实践教育模式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为“双创”模式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大学生 实践导向 创新创业 教育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燕 崔顾芳
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研究,切实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导向。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在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成效等方面存在诸多困惑和不足。解决这些问题需将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知行合一、逐层递进"的全过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选聘优秀讲师和实战经验丰富人员充实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完善优化创新创业管理制度和体系,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最优平台,大力渲染创新创业教育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出台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五年规划。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曾璇 钟文晶
文章通过对华南农业大学创业创新教育与实践的问卷调查,研究农科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基本特征和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农科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工作的对策与建议,包括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教学—实践—落地—市场"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体系,打造吸引农业行业创新创业资源聚集的大农业创业生态圈。
关键词:
农科专业 大学生 创新创业教育 创业实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振海 魏永军 刘允
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文章总结了近年来江苏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成绩,积累了引导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些典型做法,并积极探索下一步即将开展的工作,努力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科学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课程 平台 机制 孵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华中
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着一系列突出的问题,尤其是忽视实践环节,造成重理论轻实践、实践环节形式化、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脱节等现象的出现,严重桎梏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发展。有鉴于此,文章首先阐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实践缺失: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未能保持高度一致性;高等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需进一步完善;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环节的缺失;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忽视了为学生提供相关服务。然后提出了基于实践导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优化路径:加强创新创业顶层设计,强调实践育人思维;优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突出实践育人内容;构建创新创业"生态圈",丰富实践育人方式;完善创新创业"一站式"服务,强化实践育人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肖薇薇 陈文海
大学生在公益创业中遭遇主体需求与教育内容的严重脱域,刚性制度与柔性氛围的张力失衡,创业理想与现实能力的巨大差势。超越现存的发展困境应遵循以下行动逻辑:国家层面给予刚性支持,社会层面提供生长土壤,学校层面强化能力提升。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创业 公益创业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潘吉平
特色小镇是产业创新升级的发动机,是巨型的孵化器,也是开放共享的众创空间,他极大推动了各地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浙江民营经济发达,市场主体发展经验丰富,2016年起特色小镇便成为浙江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律动,吸引了一众年轻创客和投资大咖。浙江特色小镇跳出旧体制,产业布局富有特色且切合浙江发展实际,其中有代表性的有梦想小镇、云栖小镇等。郑健壮和陈勇合著的《创新创业成功之道——基于梦想小镇发展实践的研究》一书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深入研究了浙江梦想小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娉婷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深入实施国家产教融合战略的重要举措,已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基于国家产教融合的战略背景,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逻辑剖析入手,进而对其风险进行深入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其实践提升的路径。研究发现,异质性主体、主体“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主体“共构机制”缺乏等问题均会给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带来风险,审视当前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为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高质量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要建立健全“四链融合”机制;第二,要加强高校对“四链融合”的引领与适应;第三,发挥政府对“四链融合”的主导性作用。
关键词:
产教融合 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马永霞 王琳
人工智能发展对经济社会与职业结构产生冲击,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转向更具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人才。创新创业教育目标指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需求高度契合。人工智能时代创新创业教育的变革逻辑体现在:人工智能的多主体共创效应要求培养目标转向高阶素养;人工智能的跨学科创新效应倒逼课程体系转向学科融合;人工智能的开放创新效应加速产学研用一体化。为此,应建设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构建人工智能+跨学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打造人机协同、虚实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空间,开发过程性、成长性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工具。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人才培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杜建群 杜尚荣
正确把握课程价值,合理定位课程目标,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实效性,使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更好地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一、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价值取向:多元与统整从价值所体现的主客体利益关系角度分析,"课程价值就是指课程满足主体一定需要的属性,即是说课程的存在、作用及变化对于一定主体需要及其发展的适合"。~([1])而课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任胜洪 刘孙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大学生作为创新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已成为我国高校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作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媒介,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是,在当前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课程目标偏重于"创业"教育,课程内容集中于行业性的知识,课程实施更关注于知识的获得,课程体系的系统性与稳定性尚有一定的局限性。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建设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