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81)
2023(11320)
2022(9396)
2021(8398)
2020(7052)
2019(15860)
2018(15659)
2017(29233)
2016(15739)
2015(17385)
2014(17259)
2013(16753)
2012(15115)
2011(13240)
2010(13544)
2009(12637)
2008(12705)
2007(11450)
2006(10137)
2005(9379)
作者
(42722)
(35803)
(35674)
(33341)
(22687)
(16933)
(16259)
(13646)
(13442)
(13004)
(12165)
(12078)
(11332)
(11318)
(10831)
(10828)
(10753)
(10698)
(10218)
(10142)
(8765)
(8713)
(8474)
(8297)
(8122)
(7930)
(7849)
(7720)
(7058)
(7043)
学科
(77735)
(71122)
企业(71122)
(64509)
经济(64434)
管理(62587)
方法(26814)
业经(26444)
(23184)
(21413)
技术(19744)
数学(19171)
数学方法(18958)
中国(17583)
农业(17272)
(16833)
财务(16812)
财务管理(16797)
企业财务(15864)
理论(14502)
(14246)
技术管理(13512)
地方(13166)
(13163)
(13037)
(12569)
(11713)
贸易(11703)
(11370)
经营(11043)
机构
学院(219205)
大学(217569)
管理(92204)
(90960)
经济(89155)
理学(79361)
理学院(78583)
管理学(77509)
管理学院(77080)
研究(65973)
中国(51823)
(45079)
(41013)
科学(38518)
(36091)
(35555)
财经(32285)
(31491)
业大(31226)
中心(30498)
(29315)
(28318)
农业(28209)
研究所(28201)
师范(28095)
北京(27961)
(27773)
经济学(26014)
商学(25757)
商学院(25534)
基金
项目(144417)
科学(116987)
研究(111106)
基金(104344)
(88596)
国家(87684)
科学基金(78425)
社会(72730)
社会科(69017)
社会科学(68997)
(59835)
基金项目(55791)
教育(51484)
自然(48743)
(48187)
自然科(47751)
自然科学(47742)
自然科学基金(47005)
编号(45274)
资助(39899)
(37031)
成果(36441)
(34622)
创新(33401)
(31973)
重点(31914)
课题(31351)
(31343)
国家社会(29494)
(29181)
期刊
(104753)
经济(104753)
研究(66297)
中国(51158)
管理(40109)
(34874)
(34012)
教育(33214)
科学(28052)
学报(27792)
农业(23716)
大学(23555)
技术(22284)
学学(20659)
业经(20018)
(18335)
金融(18335)
财经(16222)
(15778)
经济研究(15670)
(14249)
技术经济(13708)
图书(13405)
问题(13177)
科技(12497)
现代(11385)
商业(11238)
(10516)
财会(10511)
(10131)
共检索到3394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伟忠  
当前,以政府、高校和市场(社会)为主体的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但政府政策的指导协同优势和创业信息的集聚累积效应尚未有效发挥、高校创业教育存在功利性和创业实践指导缺乏实战性、市场创业资金的合理配置和良好的社会创业生态尚未有效形成等问题依然存在。构建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三维联动"的工作机制和"要素协同"的运行模式,切实发挥政府、高校、市场(社会)等主体和多要素在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中的引导、培育和支持功能,有利于推动和提升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能力建设,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和创业发展质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汉慧  童丽珍  
文章通过对大学创业观的实证研究,揭示出大学生对创业的实际认识。以专家评分法确认描述大学生创业观的三个基本维度:创业能力、创业动机、创业支持。以访谈调查、问卷调查并结合调查数据统计处理对构成三个维度的认识因素进行统计学排序。总结出大学生创业观在三个维度上的非常重要因素、重要因素和一般因素,并据此分析我国大学生的实际创业观及其缺陷与对策。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吴胜红  周辉  
资源协同是随着新型产业发展而出现的一种资源整合方式,在教育、医学、交通和体育等诸多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资源协同为工具,通过分析基于资源协同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影响因素,探讨能力要素结构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阐述了创业能力信度的量表,实现了资源协同下的模型构建。结果表明:领导能力是影响大学生创业能力的主要因素;教学资源相关性较差,对创业影响较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胜利  
文章阐述了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的协同学思考,指出了协同学视角下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如政策体系逐渐完善,但红利不明显;课堂教育逐渐普及,但定位不清晰;科研成果产出丰富,但转化率较低;创业意愿较为强烈,但成功率较低。最后,从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完善创业政策体系、创新创业工作模式、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四方面构建了大学生协同创业服务体系,以帮助更多的创业大学生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文娟  徐占东  
促进政府和高校深度协同发展有利于推动大学生创业成长壮大。文章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和协同学理论,构建政府和高校博弈矩阵,分析政府和高校协同投入不同优质创业资源情形下的演化博弈状态;并运用Matlab展开数值仿真,剖析参数取值变化对系统演化结果的影响。研究显示通过调整参数可以有效引导大学生创业向稳定平衡状态发展,进而为进一步完善政校协同发展策略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欧阳琳  
在新形势下,高校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纷纷开展了各种创新创业教育。随着我国相关政策的陆续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逐渐深入到每一位学生的心中。大学生作为我国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及国家创新战略的驱动者,他们的创业综合素养发展至关重要。文章系统阐述了在资源协同模式下大学生创业能力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实际的影响因素提出具体的策略以供参考。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江珊  李剑富  
大学生村官创业,不仅有助于解决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的发展问题,而且对促进农村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业是诸多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创业环境是创业研究关注的重点。从政策支持环境、经济发展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三个基本维度疏理创业环境研究及其对大学生村官创业影响研究的现状,为有针对性地加强创业环境与大学生村官创业影响因素的研究提供理论思考,为促进大学生村官主动创业、成功创业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萍  
文章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部分在校生及毕业生的走访和调查,总结高校就业与创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观念要更新、领导要重视、队伍要精良、时间要统筹、内容要充实、创业教育要加强等改进措施,希望为高校就业与创业指导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晓影  尹晶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战略部署。在准确研判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乡村发展演变态势的基础上,乡村振兴战略对增强我国农村的创新力和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意义重大。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中应鼓励各类人才到乡村大展才华、大显身手,培养新一代爱农业、懂技术的农业经营者,不断提高农村专业人才服务保障能力,为亿万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奠定坚实基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芳  张立仁  郭郁  
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政府、企业、学校、学生自身四个层面协调推进、形成积极的互动机制,从而构建起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协同育人机制。文章从政府主导、企业参与、高校主体、学生主动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协同育人机制中发挥作用,形成全方位的立体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钱益民  
盐城工学院坚持知行统一、以人为本的观念,将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与创业引领计划齐抓共举,积极实施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创业模拟实训、创业服务及指导,并协同校内外各项资源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咨询、创业培训、创业融资、创业指导等全方位服务,引导大学生就业创业,已成为"全国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和"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把成才选择权交给学生学校坚持创新创业教育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并举的全新教育理念。在人才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其龙  
文章首先分析了资源观照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影响因素:教学资源的表征与影响,政策资源的具象与影响,实训资源的外显与影响,社会网络资源的表象与影响。然后阐述了资源协同视域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机制的构建:全方位教学运行机制的构建,浸润型政策文化体系的构建,立体化实践育人机制的构建,开放式社会促进机制的构建。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邓努波  肖剑波  田华  谭秋苹  周一平  
阐述基于产学协同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涵,指出创业教育理念失范、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产学协同的内生性障碍与外生性障碍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产学协同实施的制约。从明确基于校企利益交集的动力机制,实施产学协同的高职大学生创业知识素养培育及创业实践能力培育等方面建构基于产学协同的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玉喜  黄思源  肖青山  
在当前应对全球化挑战中,乡村振兴战略起到了"压舱石"作用,而返乡创业大学生投身乡村建设,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然而政策支持落地难、融资难等成为了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最大阻碍。对此,政府、社会、高校、企业有必要四方联动,从主体协同、战略协同、资本协同与目标协同四个维度构建帮扶体系,助力形成大学生返乡创业与乡村振兴互促双赢的良性循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蒋开东  朱剑琼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身自主创业,创业环境持续改善,但创业成功率却不容乐观。大学生创业是一项牵涉全社会各种资源的系统工程,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生创业难的现状,须大力构建以大学生创业为导向的高校协同机制,加强高校内部的协同,促进高校与政府、企业等多主体的协同联动;既充分发挥高校在创业协同机制中的主导作用,又大力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大学生创业导向的高校协同机制,对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过程发挥切实引导和支持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