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99)
2023(7312)
2022(6500)
2021(6237)
2020(5548)
2019(12959)
2018(13085)
2017(24577)
2016(14381)
2015(17029)
2014(17837)
2013(17204)
2012(16437)
2011(15020)
2010(15267)
2009(14091)
2008(14310)
2007(13553)
2006(11763)
2005(10620)
作者
(42300)
(35335)
(35220)
(33943)
(22539)
(17218)
(16561)
(13948)
(13302)
(13109)
(11979)
(11966)
(11478)
(11460)
(11118)
(11037)
(10936)
(10381)
(10335)
(10262)
(8981)
(8924)
(8578)
(8443)
(8098)
(8097)
(8001)
(7896)
(7301)
(7287)
学科
(54626)
经济(54479)
管理(37651)
(35205)
(27535)
企业(27535)
方法(26106)
数学(22738)
数学方法(22465)
(17661)
中国(15981)
(15687)
(12159)
(11590)
地方(11340)
教育(11313)
农业(11298)
理论(11136)
业经(11054)
(10455)
贸易(10450)
(10110)
(9850)
财务(9795)
财务管理(9754)
企业财务(9123)
(8992)
(8618)
银行(8589)
(8433)
机构
大学(208903)
学院(205037)
(77270)
经济(75162)
管理(72475)
研究(68495)
理学(61086)
理学院(60272)
管理学(58885)
管理学院(58488)
中国(51917)
(45302)
科学(42672)
(38353)
(37816)
(36085)
(34614)
中心(32946)
研究所(32151)
业大(31411)
(31004)
师范(30727)
财经(29706)
农业(29384)
北京(29226)
(27498)
(26596)
师范大学(24361)
(24195)
技术(23636)
基金
项目(125995)
研究(96337)
科学(96213)
基金(86020)
(73664)
国家(72886)
科学基金(60688)
社会(56596)
社会科(53081)
社会科学(53061)
(51467)
教育(48054)
基金项目(45368)
(43295)
编号(42741)
自然(38104)
成果(37494)
自然科(37085)
自然科学(37069)
自然科学基金(36386)
资助(36300)
课题(30810)
重点(28610)
(28532)
(26770)
大学(26511)
(25470)
(25301)
(25157)
项目编号(25086)
期刊
(90602)
经济(90602)
研究(65259)
中国(49431)
教育(38783)
(34584)
学报(33780)
(32798)
科学(28325)
大学(26112)
管理(23984)
学学(22858)
农业(22589)
技术(19738)
(19153)
金融(19153)
业经(15519)
财经(15138)
图书(13549)
经济研究(13506)
(12956)
问题(12353)
(12271)
(10980)
技术经济(10379)
理论(10078)
(9970)
职业(9803)
书馆(9731)
图书馆(9731)
共检索到3223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祖庆  李铁梅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法律关系与其他群体相比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多重性。大学生兼职的权益损害现象比较普遍,现今相关法律对其的保护还相当薄弱,只有修订和完善现有的劳动法律法规;加强教育主管单位和学校对兼职学生维权的意识以及强调相关单位的社会责任等,其状况才能改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钱结海  
大学生兼职已是当今大学校园的一个普遍现象。校园里、网络上,随处可见大学生兼职招聘的广告。那么,大学生兼职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热闹"的兼职背后,存在哪些问题?带着这些问题,笔者于2011年4月中旬对大学生的兼职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对象为马鞍山市和安庆市两市区的6所高校,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秦华  孔凡匀  
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不仅可以获得收入、锻炼自身的能力,而且可以接触现实、了解社会。高职院校一般都比较强调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兼职氛围也较为浓厚。然而,在大学生的实际兼职过程当中所暴露出来的社会问题也特别引人关注,因此,对其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看法和建议,对研究和指导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兼职活动,并引导其朝着良性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唐其宝  
大学生兼职已经成为一种日益普遍的现象。通过兼职打工,大学生可以更早更多地接触社会,学以致用,使大学生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回报。但有些大学生由于兼职过多影响了学业,还有很多大学生兼职时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甚至有些大学生因为兼职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给高校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学校应该采取相应的策略,对大学生兼职行为加以引导、监督和管理。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柯新华  罗琼  
对于大学生兼职劳动权益,目前通行的做法是适用民法保护。但民法对大学生劳动权益的保护不仅力度不够,而且作用有限。事实上,大学生在企业兼职具有明显"从属性"特征,符合劳动关系的构成要件。我国应当扩大劳动法的调整范围,将大学生在企业兼职作为特殊劳动关系予以调整,进行专门立法,切实保障兼职大学生的劳动权益。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萍  
目前我国大学生在校期间兼职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兼职过程中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也十分普遍。为切实保障兼职大学生权益,理清相关立法、执法思路是重中之重,国家应强化相关立法,切实高效执法。同时高校与大学生也应在职业教育与保护自身权益方面调整工作思路,强化防范意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亚娟  
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实地调研法对大学生校外兼职权益保障问题进行了探讨,针对大学生校外兼职权益内部法律保障体系的缺失,在对大学生校外兼职权益保障的现实需求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具备普及教育、信息跟踪、法律援助、心理辅导基本功能的大学生校外兼职权益内部保障体系,以切实保障大学生校外兼职权益。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潘明明  龚新蜀  
借助2所高校549份调查问卷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探究大学生兼职经历与其未来就业的关系,得到以下结论:大学生的兼职经历在其毕业后工作搜寻和选择中发挥重要作用,显著影响其未来工作的质量;大学生兼职经历的就业效应受到兼职工种选择、时间安排和兼职动机等调节变量的影响。有针对性地筛选兼职工作,平衡兼职与理论学习关系以及明确兼职目的对提升兼职的就业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前  
大学生兼职行为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的普遍现象。但是,由于不同学生的家庭背景不同,兼职的出发点存在差别。我国大学生兼职行为要以提升就业能力为目标,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针对当前大学生兼职出现的问题,高校与政府要制定正确的行为规范,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娟  
高等教育新常态必将引起高校学生工作的转型发展,构建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学生管理体系势在必行。近年来,高校开始探索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和专职辅导员协同机制下的学生管理方式,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是提高学生学习动力,管理的重心在于引导,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实现自治,实现自主学习。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戎祥康  周斌  徐珂  
研究生社会兼职虽还不是普遍现象,但也绝非个别,应该引起关注。社会兼职显然是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绝非简单的“提倡还是禁止”问题,而应从社会大环境及教育自身找原因、寻对策。本文在这方面做了初步的工作,这里发表出来,希望引起进一步的讨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林娟  
大学生兼职赚"外快"是劳动社会的缩影也是新时代校园的普遍现象,然而因身处法制、教育双不管地带,发展遭遇诸多问题。采用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方法对兼职大学生"工资权"保护现状及原因进行解析,并借鉴外国立法先进经验提供促进大学生兼职健康发展的有效对策和解决方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杜俊娟  
以合肥地区高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访谈和案例相结合的方法,对大学生兼职与就业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兼职动机积极向上,但所从事的岗位专业相关性和技术水平较低,对大学生专业实践水平的提升作用不大,对就业没有发挥出兼职应有的正向显著推动作用;相关性研究发现,在兼职影响就业的诸多因素中,兼职动机、兼职岗位的专业相关性、兼职带来的工作机遇和兼职对就业信心提升度与就业具有正向相关性,其中兼职动机、兼职岗位的专业相关性对就业影响显著。通过对实证结果的分析,从家庭、社会和企业、学生、高校、政府五个方面提出了大学生如何利用兼职构建就业跳板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卞鹰,于晶波,Stephen·Jan,孟庆跃,赵增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段瑞春  
科学技术人员在本职工作之外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简称兼职),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中出现的一个新事物。它有利于发掘现有科技队伍的潜力,促进人才和知识的流通,推动科技和经济的横向联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更多的效益。兼职的出现,使得科技人员既与本单位保持行政和业务关系,又与兼职单位有了合同关系。这种关系的变化,必然给现实生活带来一些新的矛盾,这就需要我们运用社会主义的法律手段调整单位和个人在兼职活动中的关系,使之符合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并使兼职成为我国一项有生机和活力的劳动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