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64)
2023(9633)
2022(8270)
2021(7913)
2020(6650)
2019(15513)
2018(15374)
2017(28896)
2016(15917)
2015(18456)
2014(17873)
2013(16479)
2012(14709)
2011(12957)
2010(12665)
2009(10952)
2008(10057)
2007(8426)
2006(6754)
2005(5496)
作者
(38138)
(32038)
(31856)
(30300)
(20290)
(15057)
(14813)
(12728)
(12396)
(11374)
(10917)
(10678)
(9941)
(9907)
(9808)
(9630)
(9590)
(9252)
(9183)
(9084)
(7665)
(7582)
(7529)
(7328)
(7202)
(7201)
(7072)
(6691)
(6540)
(6339)
学科
(52255)
经济(52195)
管理(42639)
(40117)
(30686)
企业(30686)
方法(28144)
数学(25589)
数学方法(25180)
中国(15994)
(13769)
(13299)
教育(11287)
业经(11207)
(10785)
贸易(10779)
地方(10606)
(10386)
理论(10056)
工作(9233)
农业(9167)
(9067)
技术(8958)
(8668)
财务(8634)
财务管理(8612)
教学(8337)
(8291)
企业财务(8154)
(7944)
机构
大学(201389)
学院(193697)
管理(79840)
(76368)
经济(74719)
理学(70140)
理学院(69375)
管理学(67901)
管理学院(67513)
研究(56718)
(43109)
中国(41063)
(33093)
科学(32791)
(29299)
师范(29079)
中心(28583)
(28200)
业大(27956)
财经(27193)
北京(26705)
(25442)
(25051)
(24543)
经济学(23325)
师范大学(23178)
研究所(22459)
(22366)
(21577)
经济学院(21267)
基金
项目(143091)
科学(115051)
研究(110338)
基金(103644)
(87784)
国家(86969)
科学基金(77683)
社会(70882)
社会科(67148)
社会科学(67132)
(56490)
基金项目(55479)
教育(54800)
自然(49108)
自然科(48085)
自然科学(48076)
(47817)
自然科学基金(47205)
编号(45986)
资助(41180)
成果(37947)
(32482)
课题(31817)
重点(31735)
(31195)
大学(30392)
(30093)
教育部(29134)
项目编号(29133)
人文(28840)
期刊
(73053)
经济(73053)
研究(56700)
中国(43099)
教育(39198)
管理(28706)
学报(26510)
(26439)
科学(23952)
大学(23485)
(20722)
学学(19655)
技术(19090)
图书(17599)
农业(14335)
(13504)
金融(13504)
财经(13090)
书馆(12816)
图书馆(12816)
业经(12089)
(11372)
经济研究(11289)
问题(9741)
职业(9149)
科技(8984)
理论(8849)
情报(8810)
统计(8611)
技术经济(8582)
共检索到2813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瑞武  
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是大学生公民道德塑造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对两所高校志愿服务学生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面临形式化、过程化、服务对象集中、服务意识不强等方面的问题,影响了大学生志愿服务成效和对公民道德的认识。只有完善高校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体系,真正让大学生参与其中并内化为自觉行为,才能培养大学生公民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最终完成大学生公民道德塑造和对志愿服务精神的传承。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蔡静静  
学雷锋活动是高校德育价值实现的重要载体,也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德育资源。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如何解读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如何使大学生学雷锋活动走向常态化,是现阶段高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从价值认同的视角分析大学生学雷锋常态化的可能性,积极探索大学生学雷锋常态化的实践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董召勤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高校开展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建设研究,探索用科学高效的机制推动高校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与长效化,防止德育工作走向"乌托邦"理想,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时代课题,有着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然而,高校当前学雷锋活动的现状与学雷锋活动的意义还不相适应。高校学雷锋活动存在着运动化、碎片化、悬浮化等不良现象,要改变这种现状,推动高校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平  
薪火相传,继往开来。50年前,毛泽东同志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一个由亿万人民群众自觉参加的学雷锋活动在中华大地上蓬勃发展,促进了整个社会道德风尚的提高。半个世纪以来,我们党一直高度评价并大力倡导雷锋精神,相继将弘扬雷锋精神列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给群众性学雷锋活动注入新的活力和内涵。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林轩东  孔晓娟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了解了当代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基层就业意向的现状,并将大学生志愿服务情况与基层就业意向运用皮尔森积差相关系数做相关分析发现,丰富的志愿服务经历将会推进大学生投身基层就业,促进基层就业观念的形成。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基层就业双促进的路径:建立大学生基层就业的社会舆论导向模式;建立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思想引导和就业指导服务模式;建立基层就业大学生与在校生的传、帮、带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汤洪棉  苏丹  张慧  
志愿服务活动是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补充。只有认识和了解志愿服务活动在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中起到的现实意义,才能从根本上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文章旨在对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现实意义进行研究,以对志愿服务活动建设提供思考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冉鹏  
财政部日前举行学雷锋主题报告会,雷锋同志生前战友冷宽将军和季增同志介绍了雷锋其人、其事,深刻地诠释了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谢旭人出席会议并讲话,在京的其他部党组成员出席了报告会。谢旭人部长强调,财政部门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开展学雷锋活动的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曹文泽  陈洪兵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指出:"志愿者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基础","如果没有志愿者的承担义务和敬业奉献,组织奥运会和各层次的比赛都是不可能的"。志愿者们以其娴熟的技能和特有的热情、积极态度和耐心,为奥运会的成功提供了重要保证。国际奥委会前任主席萨马兰奇在总结悉尼奥运会时说:"志愿者和运动员一起构成了悉尼奥运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奥运志愿者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和所获得的高度赞誉,主要源于志愿者个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出色的工作水准,也得益于奥运会组织者、志愿者管理人员对志愿者的有效组织和充分激励。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军  
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面临着发展瓶颈,主要表现为活动开展中存在着"高期望、低参与""多被动、少主动""单一化、临时性"现象。应倡导包容性,营造生活化氛围;坚持开放性,构建多元化团队;加强针对性,提高专业化水平;完善系统性,促进长效发展的解决路径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代浩云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开展至今,为推动社会进步、实践育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不容忽视的盲动倾向。本文为透析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盲动倾向的社会因素、学校因素、教师因素提供了实证依据,并对此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和反思,以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可持续开展。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张网成  曹仕涛  
通过建模分析2017年北京"志愿家庭"调查数据发现,"志愿家庭"的慈善倾向对其在注册后是否参与志愿服务起主要作用,而"志愿家庭"公益活动的组织者能起到的作用是抑制性的、负面的。"静默志愿者"的大量存在,其根本原因在于志愿服务组织缺乏供给能力和意愿。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志愿服务组织改变目前"重动员、轻服务"的行为惯性,尤其是轻视志愿者利益的惯常做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金家新  易连云  
答辩时间2013年4月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后,高校与社会的联系因之而更加紧密。高校文化共同体的文化认同、价值观的体认、道德理性的增强、政治参与能力的提高,将会成为巨大的社会资本,也对现时与未来的社会公民进行着次生教育,这将使得高等学校越来越成为社会的中心。本研究以高等教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黄敬宝  
综合素质作为人力资本的核心体现,总体上不能提高就业概率,就业意愿和就业行为有助于展示人力资本价值,可提高就业率。与2008年相比,2010年综合素质和就业行为对大学生就业的作用减弱,就业意愿的作用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读书无用论"的观点,这会打击人力资本投资的热情,导致"弃考"、"弃学"现象,并最终影响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首先,要完善大学生就业机制,促进高素质人才顺利就业。打破体制性分割,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提高社会保障的统筹层次,并加强就业服务与指导,减少交易成本,促进双方匹配。其次,要加强市场监管,规范信息发布、面试、录用等环节,...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艳  方舒  
随着金融市场不断变革创新,作为未来社会最具消费潜力和创造能力的群体,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和未来信心是衡量其当下心理状况和未来发展预期的重要维度,然而大学生群体当下由金融素养不足导致的个人心理危机和极端社会事件时有发生,亟须加强关注和研究。以北京多所高校在校大学生为调研对象,从其具有的金融态度、知识和技能等多角度综合考察金融素养水平,采取log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数据分析发现,大学生的金融素养与其当前的主观幸福感及未来信心有着显著相关性,并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因此应当提升大学生的金融素养,提升其金融知识与技能,转变其金融态度,进而通过金融社会工作等专业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其主观幸福感及未来信心,最终促进其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瑜  欧阳沁  王光海  
本文基于一项北京市15所高校3000名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提出当前大学生的信息获取方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种基于社交网络基础之上的大学生信息获取与传播的"三明治型"模式正在形成。这种模式的最底层结构是信息技术网络,中间层是人际关系网络与信息技术网络相融合而形成的社交网络,最上层是复杂多样的信息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