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96)
2023(9129)
2022(7924)
2021(7730)
2020(6535)
2019(15358)
2018(15337)
2017(28137)
2016(17047)
2015(19778)
2014(20332)
2013(19064)
2012(18297)
2011(16797)
2010(17278)
2009(15817)
2008(15910)
2007(14857)
2006(13088)
2005(11961)
作者
(46771)
(39254)
(39153)
(37832)
(25195)
(18704)
(18316)
(15328)
(14894)
(14503)
(13114)
(13092)
(12687)
(12512)
(12499)
(12447)
(12421)
(11649)
(11447)
(11411)
(10056)
(9971)
(9552)
(9249)
(8996)
(8978)
(8833)
(8799)
(8116)
(7966)
学科
(57066)
经济(57015)
管理(40859)
(38152)
(29315)
企业(29315)
方法(26684)
数学(23943)
数学方法(23579)
教育(23187)
中国(22365)
(18754)
(16249)
(14431)
理论(13494)
(12526)
贸易(12524)
(12178)
地方(12110)
农业(11920)
(11400)
业经(11140)
(10429)
教学(10273)
(9419)
银行(9395)
(9245)
财务(9220)
财务管理(9195)
(8981)
机构
大学(239482)
学院(232347)
(87964)
经济(85613)
研究(84523)
管理(81202)
理学(69068)
理学院(68127)
管理学(66597)
管理学院(66130)
中国(57375)
(52586)
科学(50688)
(43551)
(42488)
师范(42216)
(42207)
(39812)
研究所(39442)
教育(39169)
(38721)
中心(38056)
北京(34480)
师范大学(34160)
业大(33484)
财经(32586)
农业(31420)
(30148)
(29933)
(29407)
基金
项目(144291)
研究(114524)
科学(113275)
基金(98277)
(83908)
国家(83003)
科学基金(69293)
社会(67010)
社会科(63045)
社会科学(63024)
教育(61879)
(58814)
(51711)
编号(51296)
基金项目(50576)
成果(46297)
自然(42874)
自然科(41797)
自然科学(41782)
资助(41513)
自然科学基金(41034)
课题(39271)
(34244)
重点(34062)
(32598)
(32433)
(30425)
项目编号(30331)
(29820)
大学(29813)
期刊
(98248)
经济(98248)
研究(82120)
教育(66384)
中国(57371)
(35884)
学报(34652)
(32649)
科学(30295)
大学(27688)
管理(27224)
农业(24381)
技术(23851)
学学(23173)
(21144)
金融(21144)
业经(16108)
财经(16082)
职业(16003)
经济研究(15454)
(13875)
(13176)
图书(13022)
问题(12970)
(12083)
论坛(12083)
(11695)
技术经济(10737)
(10596)
理论(10409)
共检索到3666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海平  
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的问卷调查表明,当前我国部分大学生公民意识中存在特权意识严重、自主自立精神缺乏、公共参与热情不高及公德意识淡薄等突出问题,在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树立迫在眉睫的公民教育理念、构建合理的教育体系和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三个初步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蔡万红  陈艳梅  
本文通过对当前大学生感恩意识普遍淡薄现象的分析,深刻剖析当今大学生感恩意识淡漠和缺失的根本原因,并提出应该从理论教育、网络建设、校园活动、心理引导四个方面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树立大学生的感恩和回报意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清  
大学生公民意识缺失的根源在于公民意识教育长期以来被定位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其主体地位的缺失、课程内容的单一、理论成果与实践的脱节等现实困境与发展公民意识教育的迫切需要之间形成较大的反差。加强和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完成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必须在教育政策层面加以反思和调整,在开展教育的场域延伸和模式创新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
[期刊] 求索  [作者] 宋劲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国公民明确了基本的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是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新指向。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与实践要求,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涵养、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融入教育教学、社会实践、文化育人和制度建设之中。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孟君  
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社会意识,增强公民意识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话题。一个国家公民的公民意识如何,直接影响着这个国家的国民素质的提高。大学生作为知识和素养较高的群体,培养公民意识是非常关键的。笔者对高校部分大学生做了关于其时事政治关注度的调查问卷,从调查结果中折射出大学生中存在公民意识缺失现象,明确了加强时事教育对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的重要意义,论证了高校时事教育平台建设是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涛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应科学全面地把握其六个方面的内涵,还应科学处理好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道德教育等几项相近德育内容的关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白琼英  
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可以带动和促进国民合格公民素养的形成。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主要有主体意识教育、权利意识教育、法治意识教育。高校开展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渗透公民意识教育,在课余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锻炼大学生的公民意识行为和政治参与技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初冬青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青岛某独立学院592名学生的安全意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独立学院大学生安全意识现状和存在问题,在传统安全教育基础上,探索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创新举措,旨在提升大学生安全防护能力,维护身心健康,促进校园和谐稳定。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晓玲  
近年来,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女大学生就业难是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解决这一问题也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高校作为"人才加工厂"应充分发挥其教育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从专业设置、能力培养、自主创业及就业指导等方面入手,提高女大学生就业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闫春娥  
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不容乐观,分析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的成因,积极探索适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教育方法和对策,是我们行之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必然要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马红  
大学阶段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时期,学校教育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作用,公民意识的培养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存在公民意识缺失、责任权利义务错位的现象。高等院校要不断加强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创新高等院校公民教育的模式,强调四个"突出"培养,把大学生培育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公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苑学芹  张东华  刘慧玲  
大学生公民意识是大学生因其公民身份而产生的,对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主体作用的自我认知。其培养途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充分发挥被培养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优化工科院校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校园环境。工科院校大学生社会参与是指工科院校大学生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认知、情感态度和参与行为的总和。它主要受到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四个因素的影响。工科院校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参与相互作用,其中,公民意识是推动工科院校大学生社会参与的内在动力,社会参与是培养工科院校大学生公民意识的重要途径,二者统一于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冲羚  杨艳  
文章开展主题调查问卷发现,新疆高职少数民族大学生中的国家认同度、法律意识、主体意识等现代公民基本意识还不成熟,需要通过强化课堂教学、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方式予以提升,使高职少数民族学生能够更好地成为新疆未来社会生活的参与者与主导者。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宗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就业问题反复成为社会热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日渐凸显。本文透析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并针对其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以促进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水平的不断提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毛玲  
在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好的,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变迁的加剧,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表现出价值取向多元化、价值主体个性化、价值目标现实化的特点。其原因主要是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多元文化的冲击和道德实践的缺失。在社会转型期,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一是要提升教育理念,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提供思想导向;二是要创新教育模式,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拓展实施途径;三是要改善教育环境,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