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09)
- 2023(4246)
- 2022(3387)
- 2021(3626)
- 2020(2753)
- 2019(6496)
- 2018(6728)
- 2017(9701)
- 2016(7203)
- 2015(8709)
- 2014(9393)
- 2013(7783)
- 2012(7198)
- 2011(6723)
- 2010(7115)
- 2009(5869)
- 2008(5840)
- 2007(5688)
- 2006(5081)
- 2005(4733)
- 学科
- 教育(22694)
- 中国(12508)
- 管理(12482)
- 教学(10431)
- 理论(9828)
- 济(9825)
- 经济(9809)
- 业(8162)
- 企(6797)
- 企业(6797)
- 学法(5591)
- 教学法(5591)
- 学(5525)
- 学校(5358)
- 思想(4956)
- 研究(4941)
- 政治(4839)
- 思想政治(4637)
- 政治教育(4637)
- 治教(4637)
- 德育(4601)
- 学理(4441)
- 学理论(4441)
- 高等(4415)
- 发(4401)
- 农(4329)
- 财(4130)
- 发展(3998)
- 革(3989)
- 展(3869)
- 机构
- 大学(87674)
- 学院(81213)
- 教育(33097)
- 研究(30131)
- 范(26192)
- 师范(26098)
- 京(21480)
- 师范大学(21376)
- 管理(19416)
- 职业(17755)
- 科学(17340)
- 济(16778)
- 江(16665)
- 技术(16285)
- 经济(15731)
- 理学(15566)
- 中国(15394)
- 北京(15140)
- 理学院(15138)
- 所(14699)
- 管理学(14376)
- 管理学院(14185)
- 州(13255)
- 研究所(12926)
- 中心(12764)
- 教育学(12716)
- 职业技术(12295)
- 技术学院(11331)
- 院(11158)
- 财(10702)
- 基金
- 研究(44822)
- 项目(43269)
- 科学(34211)
- 教育(32624)
- 成果(24541)
- 编号(24095)
- 基金(23075)
- 社会(21897)
- 课题(21745)
- 省(20323)
- 社会科(20060)
- 社会科学(20055)
- 年(19553)
- 划(19157)
- 家(17682)
- 国家(17248)
- 规划(14860)
- 项目编号(14225)
- 研究成果(13884)
- 科学基金(13627)
- 度(13542)
- 性(13045)
- 年度(12135)
- 阶(12030)
- 段(12000)
- 大学(11998)
- 阶段(11965)
- 重点(11711)
- 一(11682)
- 部(11187)
共检索到1494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涛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应科学全面地把握其六个方面的内涵,还应科学处理好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道德教育等几项相近德育内容的关系。
关键词:
大学生 公民意识 教育 内涵
[期刊] 求索
[作者]
宋劲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国公民明确了基本的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是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新指向。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与实践要求,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涵养、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融入教育教学、社会实践、文化育人和制度建设之中。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公民意识教育 大学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海平
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的问卷调查表明,当前我国部分大学生公民意识中存在特权意识严重、自主自立精神缺乏、公共参与热情不高及公德意识淡薄等突出问题,在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树立迫在眉睫的公民教育理念、构建合理的教育体系和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三个初步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公民意识 现状分析 教育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孟君
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社会意识,增强公民意识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话题。一个国家公民的公民意识如何,直接影响着这个国家的国民素质的提高。大学生作为知识和素养较高的群体,培养公民意识是非常关键的。笔者对高校部分大学生做了关于其时事政治关注度的调查问卷,从调查结果中折射出大学生中存在公民意识缺失现象,明确了加强时事教育对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的重要意义,论证了高校时事教育平台建设是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高校时事教育平台 大学生 公民意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白琼英
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可以带动和促进国民合格公民素养的形成。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主要有主体意识教育、权利意识教育、法治意识教育。高校开展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渗透公民意识教育,在课余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锻炼大学生的公民意识行为和政治参与技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清
大学生公民意识缺失的根源在于公民意识教育长期以来被定位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其主体地位的缺失、课程内容的单一、理论成果与实践的脱节等现实困境与发展公民意识教育的迫切需要之间形成较大的反差。加强和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完成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必须在教育政策层面加以反思和调整,在开展教育的场域延伸和模式创新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
公民意识 政策反思 场域延伸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静
当前,不同文化价值理念交融碰撞,对大学生语言文化内涵产生重要影响,导致其具有以下特征:对普通话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存在较为明显的语言杂用现象、存在粗俗以及暴力等方面的倾向等。对此,我们需要建立健全大学生语言文化建设体制机制;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提高大学生对母语的感情;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实现语言文化建设工作路径多样化;引导广大学生进行自我调节,提高自我应用规范语言的自觉性等,以加强大学生语言文化建设工作。
关键词:
文化价值理念 大学生 语言文化新内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马红
大学阶段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时期,学校教育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作用,公民意识的培养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存在公民意识缺失、责任权利义务错位的现象。高等院校要不断加强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创新高等院校公民教育的模式,强调四个"突出"培养,把大学生培育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公民。
关键词:
大学生 公民意识 公民教育 社会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苑学芹 张东华 刘慧玲
大学生公民意识是大学生因其公民身份而产生的,对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主体作用的自我认知。其培养途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充分发挥被培养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优化工科院校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校园环境。工科院校大学生社会参与是指工科院校大学生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认知、情感态度和参与行为的总和。它主要受到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四个因素的影响。工科院校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参与相互作用,其中,公民意识是推动工科院校大学生社会参与的内在动力,社会参与是培养工科院校大学生公民意识的重要途径,二者统一于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
工科院校 大学生 公民意识 社会参与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谢广明
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逐步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习惯的养成,是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当中的内在需求。如何在就业择业的指导课上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通过提高法制教育,进行教学内容改革,优化教学方法,来帮助大学毕业生依法、理性就业。
关键词:
法律意识 就业指导 毕业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开明
生命教育就是关于生命的教育,是为了生命而进行的教育;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就是引导和帮助大学生"保存生命、发展生命、幸福生活"。大学生生命教育在理念上,具有导向性、超前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在模式上,具有系统性、整合性与渗透性相结合的特点;在内容上,具有知识性、技能性和精神性相结合的特征;在方法上,具有主导性、主体性与互动性相结合的特征;在教育对象及其成长现实上,具有反复性、传染性与长期性相结合的特点;在教育者及其工作现实上,具有重复性、变动性与联动性相结合的特点。
关键词:
大学生 生命教育 内涵 特点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迪
对大学生诚信危机教育进行深入剖析,阐明大学生诚信危机的表现,分析大学生诚信危机的原因,提出大学生诚信危机教育的有效途径:高校应加大诚信教育体系建设;社会应构建诚信机制,营造诚信氛围;家庭应更加注重大学生诚信行为的养成等。以期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大学生 诚信教育 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光辉
作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有着自身的重要特点和教学的要求、原则与内容。该课程的教学不能仅仅侧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应注重实践教学过程中大学生的主观心理体验。在教学方法上,可采用课堂理论讲授、实践讨论分析、典型案例教学、心理拓展训练、课堂心理测试等方式。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教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嫦娥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从分析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入手,研究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得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可以通过理论教育、实践教育、环境教育三条途径去实现。同时,学校应善于利用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教育,使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取得更大成效。
关键词:
大学生 理想信念 教育途径与方法 探究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钟俊生 李雪松 王伶
大学生群体是我国兴旺发展的希望所在,大学生群体所持的观念则至关重要,他们拥有什么样的民族观,直接关系到我国民族团结和社会建设的步伐。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民族观的实践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民族意识的生成、民族政策的执行、民族观念的教育和践行等各方面。只有系统调节各个方面的要素,拓宽大学生民族观教育的形式和途径,加强大学生民族观宣传教育的实效性,才能促进大学生正确民族观的形成,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
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教育方法 探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