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55)
- 2023(4263)
- 2022(3480)
- 2021(3572)
- 2020(2735)
- 2019(6314)
- 2018(6514)
- 2017(10006)
- 2016(6706)
- 2015(8206)
- 2014(8663)
- 2013(7411)
- 2012(6784)
- 2011(6167)
- 2010(6557)
- 2009(5435)
- 2008(5526)
- 2007(5207)
- 2006(4566)
- 2005(4219)
- 学科
- 管理(13955)
- 教育(11474)
- 济(11280)
- 经济(11252)
- 业(10628)
- 教学(10478)
- 理论(9045)
- 企(8510)
- 企业(8510)
- 中国(7557)
- 学法(6740)
- 教学法(6740)
- 农(5713)
- 学理(5449)
- 学理论(5449)
- 财(4501)
- 研究(4337)
- 制(4322)
- 学校(4139)
- 政治(3997)
- 思想(3972)
- 业经(3893)
- 思想政治(3820)
- 政治教育(3820)
- 治教(3820)
- 德育(3782)
- 农业(3647)
- 学(3545)
- 工作(3535)
- 地方(3061)
- 机构
- 大学(79852)
- 学院(78824)
- 研究(25661)
- 管理(21502)
- 济(18666)
- 京(18662)
- 中国(18036)
- 经济(17586)
- 范(17170)
- 师范(17019)
- 理学(16836)
- 教育(16648)
- 理学院(16467)
- 江(16321)
- 科学(16078)
- 管理学(15713)
- 管理学院(15560)
- 技术(15220)
- 职业(15049)
- 州(13395)
- 师范大学(13156)
- 所(12939)
- 北京(12576)
- 中心(12316)
- 农(11760)
- 财(11595)
- 研究所(11248)
- 技术学院(10773)
- 职业技术(10667)
- 业大(10262)
- 基金
- 项目(44009)
- 研究(40982)
- 科学(32089)
- 教育(25314)
- 基金(23804)
- 编号(21707)
- 省(21071)
- 成果(20518)
- 社会(19474)
- 家(19066)
- 国家(18711)
- 社会科(17929)
- 社会科学(17923)
- 课题(17683)
- 划(17285)
- 年(16173)
- 科学基金(15157)
- 项目编号(12679)
- 大学(11912)
- 规划(11767)
- 研究成果(11763)
- 基金项目(11744)
- 性(11347)
- 重点(10884)
- 度(10784)
- 资助(10227)
- 一(10113)
- 阶(10007)
- 段(9996)
- 阶段(9958)
共检索到1431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瑞 李忠云
健全人格是一种理想社会人格。但当前大学生的人格发展中却存在自我价值迷失、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匮乏、缺乏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等问题。学校必须加强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结合实际,从提高个人修养、推进素质教育、优化育人环节等方面来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
关键词:
大学生 健全人格 培养 实践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赟程 鲁长芬
高校体育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坚强意志与拼搏精神、公正思维与平等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有利于形成真、善、美的人生价值观。强化体育精神,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身心并育,全面提高体育教育质量是高校体育教育塑造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实施途径。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育 健全人格 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红芳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发展学生良好个性,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已成为了人们的共识。健全人格的培养既有助于加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推动和谐社会的建立,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优化大学生人格教育应遵循一定原则,注重导向教育,加强责任感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创新人格,达到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
关键词:
大学生 人格教育 健全人格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唐磊 王恩娟
健全人格是一种理想的社会人格。高等教育必须加强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更新教育理念,从知识本位转向人格本位,联系实际,使学生在社会环境中经受陶冶,在现实生活中开展实践,在内化过程中进行自我修养,从而形成健全人格。
关键词:
人格 大学生 健全人格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敏
一般认为,人格是相对于认知、情绪、意志等而言的一种心理现象,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素养的总和。从心理学角度看,人格包括个性倾向性和心理活动;而从哲学角度看,人格包括人的精神境界、心态、观念以及外在的言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储志新 韩福东
健全的人格对大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就大学生人格塑造的机制和具体途径进行了探讨,旨在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关键词:
大学生 健全人格 塑造 意义 途径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嵩晗 杨丽珠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人们逐渐认识到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即塑造健全的人格。本文从初中生人格结构5维度入手,建立相对应的目标体系,为初中生健全人格教育实践提供指导。
关键词:
初中生 健全人格 目标体系 健全人格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明全 田懿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对于增强民族自主创新能力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大力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 科技创新 能力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景宏华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体现了课程目标的学科核心素养导向。健全人格是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主体条件,主体条件的完善和发展是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的关键。基于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立足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德才兼备的技术技能人才,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借助学术界人格研究成果,课标研制组凝练了健全人格核心素养。对健全人格素养进行研究,概述健全人格素养的课程目标,解读健全人格素养的内涵、表现与评价维度,能够为中职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琳
《周易》是群经之首,《周易》成语通俗易懂,含义隽永,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学习并实践《周易》成语,有利于我们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厚德载物的胸怀、卑以自牧的品性、通权达变的能力、诚实守信的品质、防微杜渐的能力、居安思危的意识、韬光养晦的谋略等,有利于培育健全人格。
关键词:
《周易》 成语 健全人格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程明莲
现代社会发展需要高素质人才,而心理素质是素质结构中的重要因素,是高校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和关键。构建完整、系统的心理素质培养模式,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素质 培养模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正远 段玉玺 吕杰 陈阿梅
在分析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途径基本现状的基础上,为了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提出了转变教育观念,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硬件平台,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制度,加大经费投入,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等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高等院校 科技创新 创新能力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周全 程国富 肖金华 伍晓雄 张翅 蒋思文 赵俊龙
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生产类专业从国家战略、行业需求和学校发展出发,坚持科教融合、协同创新和产学研互促共进的办学理念,将科研强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势,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进行了动物生产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和实践:建立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机构;整合校内外科教资源,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整合课内外创新创业活动,构建大学生科研训练体系;建立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激励与保障机制。系统构建了组织领导体系、支撑体系、科研训练体系和管理保障体系等"四系一体"的动物生产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戎 庞跃辉 廖巍
教师良好人格的内涵集中体现为"求真、厚德、博学、尚美、笃行、拓新"的品格取向及行为范式。塑造教师良好人格,关键在于增强教师对良好人格的理性认同、价值追求与实践,强化主体意识、发掘塑造动力,塑造教师高尚的道德人格、智慧人格、创新型人格和审美人格;同时优化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为教师人格的优化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
教师人格 塑造 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