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00)
- 2023(11400)
- 2022(10196)
- 2021(9734)
- 2020(8229)
- 2019(19135)
- 2018(19233)
- 2017(36397)
- 2016(20690)
- 2015(23820)
- 2014(23929)
- 2013(23108)
- 2012(21148)
- 2011(19104)
- 2010(19009)
- 2009(16895)
- 2008(16421)
- 2007(14347)
- 2006(12404)
- 2005(10718)
- 学科
- 济(75833)
- 经济(75752)
- 管理(56539)
- 业(52636)
- 企(43702)
- 企业(43702)
- 方法(36379)
- 数学(31277)
- 数学方法(30864)
- 农(20438)
- 中国(19886)
- 财(18088)
- 学(17795)
- 业经(17273)
- 理论(16568)
- 教育(15654)
- 地方(14932)
- 农业(13843)
- 贸(12971)
- 贸易(12965)
- 技术(12882)
- 和(12654)
- 易(12529)
- 务(12265)
- 财务(12204)
- 财务管理(12185)
- 制(12020)
- 企业财务(11612)
- 环境(11593)
- 教学(11294)
- 机构
- 大学(289200)
- 学院(283527)
- 管理(113033)
- 济(103163)
- 经济(100633)
- 理学(98574)
- 理学院(97426)
- 管理学(95547)
- 管理学院(95047)
- 研究(92862)
- 中国(64182)
- 京(61982)
- 科学(60233)
- 农(48221)
- 所(46508)
- 业大(46005)
- 财(45308)
- 研究所(42853)
- 中心(42052)
- 范(41276)
- 江(41085)
- 师范(40890)
- 北京(39173)
- 农业(37863)
- 财经(37244)
- 经(33854)
- 州(33796)
- 院(33649)
- 技术(33206)
- 师范大学(32963)
- 基金
- 项目(199389)
- 科学(155676)
- 研究(147900)
- 基金(141263)
- 家(122910)
- 国家(121845)
- 科学基金(104227)
- 社会(88946)
- 社会科(84038)
- 社会科学(84013)
- 省(79956)
- 基金项目(75993)
- 教育(71135)
- 自然(68873)
- 划(67395)
- 自然科(67256)
- 自然科学(67241)
- 自然科学基金(66014)
- 编号(62654)
- 资助(58274)
- 成果(52126)
- 重点(44618)
- 部(43795)
- 课题(43773)
- 创(41634)
- 发(41621)
- 大学(38946)
- 项目编号(38722)
- 创新(38540)
- 科研(38045)
- 期刊
- 济(107856)
- 经济(107856)
- 研究(81985)
- 中国(57111)
- 教育(49099)
- 学报(48622)
- 农(43143)
- 科学(41613)
- 管理(38708)
- 大学(36886)
- 学学(33046)
- 财(32966)
- 农业(30727)
- 技术(26058)
- 图书(20954)
- 融(18496)
- 金融(18496)
- 业经(18063)
- 财经(17043)
- 经济研究(16140)
- 业(15652)
- 科技(14766)
- 理论(14573)
- 情报(14444)
- 经(14415)
- 书馆(13936)
- 图书馆(13936)
- 问题(13914)
- 实践(13729)
- 践(13729)
共检索到4069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磊 罗秀娟
发达国家大学生信息素质合作培养起步早,有立法、组织和经费保障,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已经出现以馆员与教师合作为主的多类型并存局面。国内的大学生信息素质合作培养起步晚、缺少法律、组织和经费支持,多数研究停留在理论上。我国大学生信息素质合作培养应该从两方面加强:一是加强政策法规和组织建设;二是加强实践研究和项目支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耿德旭 张志义
针对目前工程领域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从全面提升大学生工程素质着手,逐步提高全民工程素质的观点,一方面探讨了工程素质的内涵、特征以及对不同学科大学生工程素质的要求差异。另一方面重点阐述了应从开展工程技术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组织讲座论坛、科技竞赛,鼓励学生参与工程项目和科学研究,结合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等六个方面来培养大学生的工程素质。
关键词:
工程素质 培养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利平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信息素质成为了高校教育的重要部分,理应受到高校重视。互联网时代出现的智慧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与模式的出现,为高校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与平台。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当代大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与智慧教育的要求还相差很远。鉴于此,高校应该努力适应教育信息化与国际化发展的要求,以智慧教育为指导,从发展理念、内容体系、方式途径、教师素质与评价机制等层面融入智慧教育的理念,不断创新发展,力求构建一种适应互联网时代教育发展的长效机制,推动大学生信息素质培养工作常态化、科学化和网络化发展。
关键词:
智慧教育 大学生 信息素质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雯 金立俊
本文从阐述图书馆的服务性是客观存在入手,如何在深层次开发和利用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基础上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以及信息服务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通过对素质教育的时代意义的阐述,馆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对大学生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信息服务 素质教育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郝慧 王二雷 赵飞
在探讨了食品类专业中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大学生创新性课题项目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方面进行了经验总结,对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为更多同类院校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提供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宝新 王英 赵丽新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智商素质与情商素质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大学生在智商素质一定的情况下,其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主要靠情商素质的作用。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倡导并推行"素质教育",各高校相继实施"综合素质教育工程",但至今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与社会需求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其重要症结在于对学生情商素质的开发与培养重视不够。文章就大学生情商素质开发与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及其开发培养的内容体系和对策做分析阐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于桂萍 邵晓虹
实现高质量的就业要求劳动者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高职院校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构建以知识传授、能力训练与人文素养提升三位一体相互融合发展为原则,以专业技能训练、培养社会责任感、提高就业能力、提升人文素养为主要任务,以"职业人"行为教育、校企合作育人、校园文化育人、课程教育四模式为实现形式的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
关键词:
综合素质 就业能力 人文素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蓉
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拓展大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要从立德树人的目标出发,重点进行中国传统美德教育。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大学生 人文素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薇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显得越发紧迫和重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大学生的成长问题更加被重视。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门领域。文章就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展开分析,认为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途径的研究非常重要,在大学生成长成才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提出目前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因材施教,将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提高到科学的轨道上来。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素质 培养 途径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杨沛
在分析林业院校招生和分配面临严峻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和培养提高这一素质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市场经济 大学生素质 林业教育 培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江华
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内涵、特性,以及大学生寝室文化对大学生素质的影响,并对建设健康向上的大学生寝室文化的主要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大学生,寝室文化,素质养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凤彩
由知识——能力型教育转向全面素质培养,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必然。文章围绕全面素质培养,从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体质四个方面探讨了高等教育改革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
思想素质 人文素质 心理素质 课程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树生
立足当代大学生政治素质现实,根据大学生政治素质要求,以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对大学生政治素质培养提出了若干建设性思路。
关键词:
大学生 素质教育 政治素质 培养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邓艳葵
从民族院校大学生政治素质的培养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国家的稳定和民族团结的战略高度,论述了着力提高民族院校大学生政治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根据目前大学生政治素质及其培养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民族院校大学生政治素质的培养主要是要强化民族院校的培养特色等对策。
关键词:
民族院校 大学生 政治素质 培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