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12)
- 2023(13294)
- 2022(11745)
- 2021(11259)
- 2020(9573)
- 2019(22245)
- 2018(22202)
- 2017(43053)
- 2016(23637)
- 2015(27210)
- 2014(27174)
- 2013(26304)
- 2012(23915)
- 2011(21454)
- 2010(21624)
- 2009(19585)
- 2008(19076)
- 2007(16827)
- 2006(14582)
- 2005(12507)
- 学科
- 济(92478)
- 经济(92372)
- 管理(70740)
- 业(64874)
- 企(55439)
- 企业(55439)
- 方法(49569)
- 数学(43689)
- 数学方法(42959)
- 财(23850)
- 中国(23392)
- 农(22717)
- 业经(20268)
- 学(19471)
- 理论(18676)
- 地方(17074)
- 务(16382)
- 财务(16306)
- 财务管理(16273)
- 贸(15533)
- 贸易(15525)
- 企业财务(15505)
- 农业(15266)
- 易(15029)
- 教育(15002)
- 技术(14886)
- 和(14766)
- 制(14671)
- 环境(13589)
- 划(12740)
- 机构
- 大学(334013)
- 学院(329576)
- 管理(135191)
- 济(124490)
- 经济(121722)
- 理学(118389)
- 理学院(117114)
- 管理学(114687)
- 管理学院(114089)
- 研究(100963)
- 中国(73188)
- 京(70302)
- 科学(63716)
- 财(57172)
- 业大(49379)
- 所(49082)
- 农(48826)
- 财经(47044)
- 江(46852)
- 中心(46848)
- 研究所(44903)
- 范(44881)
- 师范(44511)
- 北京(44327)
- 经(42780)
- 州(38874)
- 农业(38209)
- 经济学(36812)
- 院(36715)
- 师范大学(35714)
- 基金
- 项目(229972)
- 科学(181653)
- 研究(169439)
- 基金(166303)
- 家(143430)
- 国家(142221)
- 科学基金(123975)
- 社会(104847)
- 社会科(99317)
- 社会科学(99287)
- 省(90795)
- 基金项目(88235)
- 自然(82096)
- 教育(81472)
- 自然科(80267)
- 自然科学(80252)
- 自然科学基金(78798)
- 划(76262)
- 编号(70921)
- 资助(70089)
- 成果(57887)
- 部(50874)
- 重点(50784)
- 课题(48688)
- 创(47794)
- 发(46848)
- 大学(45164)
- 项目编号(44379)
- 教育部(44320)
- 创新(44218)
- 期刊
- 济(126105)
- 经济(126105)
- 研究(93898)
- 中国(61322)
- 学报(51504)
- 教育(48766)
- 管理(47615)
- 科学(45552)
- 财(43277)
- 农(42859)
- 大学(39864)
- 学学(36081)
- 技术(30463)
- 农业(30111)
- 融(24085)
- 金融(24085)
- 财经(22479)
- 图书(22060)
- 业经(21331)
- 经济研究(20520)
- 经(18978)
- 理论(16651)
- 统计(16339)
- 问题(16107)
- 技术经济(15884)
- 科技(15820)
- 业(15815)
- 实践(15444)
- 践(15444)
- 策(15340)
共检索到4651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黄崑 王潇雨 胡文瑾 李蕾
[目的/意义]探索大学生求证相关的信息需求、求证动机和行为,为提升大学生的信息鉴别意识和能力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随机招募35名大学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通过内容编码与分析,从求证阶段和用户认知—情感—行为两个维度构建大学生信息求证行为模型。[结果/结论 ]大学生信息求证主题涉及广泛,主要出于方向性、准确性动机进行求证。从情感上看,求证前期以困惑、怀疑情绪为主,求证中后期伴随不确定性消除情况,以及求证结果与预期差异而产生积极、消极情绪。从认知上看,主要表现为初期的不确定或质疑,求证过程中逐步明确或持续不确定,后期形成证实、部分证实、证伪或者未形成结论等求证结果。从行为上看,求证策略主要包括从信息原始发布源查找线索、从非信息原始发布源的第三方查找线索,以及个人开展一手信息收集进行验证。求证结果主要用于完成现实任务、增进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以及进行社会互动和交流。该模型的提出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用户的信息采信过程,为加强信息素养教育、优化辟谣平台提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信息求证 信息查证 信息搜寻行为 大学生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肖璐 范明
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大学生村官离职行为模型,并对模型展开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选择做村官最初始的动机直接决定了其后期是否选择离职;工作满意度对离职行为的直接作用并不显著;社会网络对离职行为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同时还在满意度影响离职行为的过程中起到调节作用,是大学生村官是否选择离职的外在条件和突变因子。
关键词:
大学生村官 离职行为 动机 社会网络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季志
网络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学习行为正不断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关于网络学习行为的研究也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有关网络学习行为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基于理性行为理论,从技术接受视角构建了资源因素及技术因素对大学生网络学习态度和行为意图影响的研究模型;最后采用SPSS与Amos相结合的统计方法,通过网络调查收集数据,对研究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测量了模型的解释能力。研究表明,资源来源和资源内容与系统有用性正相关,资源形式和任务特征与系统易用性正相关,系统有用性与系统易用性与学习态度正相关,学习态度与学习行为正相关。
关键词:
技术接受模型 大学生 网络学习行为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王帆 冯聪
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渠道,但他们面对形形色色的网络信息时,因普遍缺乏风险意识,深陷网络信息带来的各种危机中却不自知。为了能够对大学生遭遇的网络信息危机进行有效检测,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模型。本研究首先基于三维危机检查评估理论模型,初步构建了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一阶因素和相应的十五个二阶因素组成的大学生网络信息危机评估模型;其次,利用SPSS统计软件中的探索性因素分析法对该模型进行因素的可行性检验,一阶因素、二阶因素的分析,从而修正该模型由三个因素、十个彼此相互独立的子因素构成;再次,利用AMOS软件对构建的模型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从而最终确定了大学生网络信息危机评估模型的合理...
关键词:
网络信息危机 评估模型 构建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黎景光
文章通过文献分析法解构InFlow信息素养模型八个元素,提出InFlow具有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多角色合作体系和非线性化模块灵活组合三大特征。以暨南大学InFlow模型实证研究为例,分析In Flow模型应用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在结合案例分析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信息素养教育应加强个人反思能力和思维形象化能力的训练,完善信息素养教育多角色合作机制,并通过建立InFlow教学案例数据库构建图书馆信息素养教学的学术圈和协同创新的平台。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月琳 李昂 王明 杨海华
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使用网络的目的、动机、行为特点及影响因素。由于网络使用行为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文章将网络使用行为定义为围绕信息搜寻所产生的网络使用行为,包括信息源选择、信息需求类型、网络使用强度、信息搜寻方式及保存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在学习和生活情境下,大学生体现不同的使用行为特点,如信息搜寻方式、信息源选择和保存方式不同。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及网龄等不同程度地影响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基于描述性统计及定性分析,研究构建了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的理论模型,为今后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框架。
关键词:
网络使用行为 大学生 影响因素 理论模型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曾韦蜻 刘敏榕 陈振标
[目的/意义]针对当前创客空间提供创新创业服务不足的现状,研究大学生创客服务需求,以期为创客空间服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扎根理论为调研方法,通过初期访谈整理编码得到大学生创客服务需求模型。根据大学生创客服务需求模型设置问卷,通过发放网络问卷,验证模型是否合理。[结果/结论]大学生创客服务需求模型主要包括两个核心服务需求,即信息知识情报服务需求和创新创业环境服务需求,前者具体包含双创基础知识、信息服务需求、知识服务需求、情报服务需求;后者则包含环境氛围、运行模式、宣传推广、保护机制和专业指导。对回收问卷数据进行整理,通过SPSS探索性因子分析,最终验证该模型合理。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珍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环境的变化使得大学生信息行为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信息搜寻行为,文章对110名大学生一整天的信息搜寻行为进行实证调查和深入分析,并以信息觅食理论为基础,从信息斑块的选择、信息菜单的优化、信息线索的识别等方面探寻大学生信息能力提升的路径。
关键词:
信息觅食理论 信息搜寻 实证研究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马晓旭
论文依据消费者行为综合理论,构建了大学生低碳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借助扬州大学279名大学生低碳消费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结论表明:低碳消费意愿显著正向影响大学生低碳消费行为;环境责任意识、环境影响关注、低碳关注度、规章制度与公益宣传等变量显著影响大学生低碳消费意愿;性别变量与生源地变量在不同假设路径中的影响均存在一定差异。最后,从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干预策略。
关键词:
大学生 低碳 消费行为 结构方程模型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柏群 曹华玲 朱雪梅
以重庆市高校大学生创业者作为调查对象,综合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和文献检索法等方法进行问卷的编制和数据收集,并采用因子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实证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构建大学生创业胜任力模型,该模型有3个纬度:逆境商(AQ)纬度包括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抗压能力3个因子,情商(EQ)纬度包括团队合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社会责任感4个因子;智商(IQ)纬度包括专业理论与技能、市场把握能力、战略决策能力3个因子。大学生应树立创业意识,提高综合能力;学校应加强创业教育,创新教育体系;政府应完善服务体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毋靖雨
大学生返乡创业能力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返乡创业大学生获取创业绩优效益的各种能力。科学构建测评模型是对返乡创业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进行监测、培养的重要前提。文章首先厘清大学生返乡创业能力的操作性定义,基于文献分析与实证调查,初步构建大学生返乡创业能力的测评指标体系,编制大学生返乡创业能力测评量表并创建测评模型。最终构建出的大学生返乡创业能力测评模型,是由大学生对返乡创业所需的特质匹配度、对返乡创业内外环境的情境适应度和对返乡创业过程的持续发展度三个维度及其相互之间各测评指标的权数关系构成。
关键词:
返乡创业 创业能力 创业意愿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任泽中 姚冠新
创业能力是大学生内创业和自主创业的核心,也是大学生通过创新创业谋求优质发展的基本条件。大学生创业能力可划分为通用能力、专业能力及机会能力3个层级,包含创新能力、理财能力等11项能力要素,并以各自地位及相互关系构成存在一定量化演变的"虚实类锥状体模型"。分析研究模型的演化规律,可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较为科学、具体的指导。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教育 创业能力 结构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毋靖雨
大学生返乡创业能力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返乡创业大学生获取创业绩优效益的各种能力。科学构建测评模型是对返乡创业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进行监测、培养的重要前提。文章首先厘清大学生返乡创业能力的操作性定义,基于文献分析与实证调查,初步构建大学生返乡创业能力的测评指标体系,编制大学生返乡创业能力测评量表并创建测评模型。最终构建出的大学生返乡创业能力测评模型,是由大学生对返乡创业所需的特质匹配度、对返乡创业内外环境的情境适应度和对返乡创业过程的持续发展度三个维度及其相互之间各测评指标的权数关系构成。
关键词:
返乡创业 创业能力 创业意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贾建锋 朱珠 周梦泉
基于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调研访谈,构建了大学生创业者胜任特征词典。据此,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构建了大学生创业者胜任特征模型——该模型包括影响力簇、认知簇、成就与行动簇以及机会战略簇4个维度。最后,对比分析了大学生创业者与具有创业意愿的在校大学生对创业胜任特征要素的认识。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者 创业能力 胜任力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谢勇 李珣
本文以南京市部分高校的毕业生为例,运用生存模型对其工作搜寻时间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平均工作搜寻时间为4个月左右。基于Cox半参数估计和威布尔参数估计的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实习经历、求职过程中的人情支出可以显著降低大学生的工作搜寻时间;而来自于城市家庭、收入期望值较高以及文史哲、法律、教育等专业的毕业生,其求职时间相对较长;性别、学习成绩、毕业学校的声望以及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等因素对于工作搜寻时间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大学生 工作搜寻时间 影响因素 生存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