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01)
2023(3629)
2022(3110)
2021(3046)
2020(2603)
2019(5828)
2018(5824)
2017(9619)
2016(6415)
2015(7856)
2014(7837)
2013(6953)
2012(6482)
2011(6100)
2010(6236)
2009(5533)
2008(5367)
2007(5027)
2006(4543)
2005(4203)
作者
(19028)
(15759)
(15733)
(15093)
(10197)
(7689)
(7132)
(6279)
(6270)
(5956)
(5435)
(5426)
(5412)
(5280)
(5205)
(5156)
(4919)
(4909)
(4806)
(4696)
(4169)
(4169)
(4067)
(3987)
(3764)
(3666)
(3582)
(3471)
(3468)
(3361)
学科
(13701)
经济(13679)
管理(12292)
教育(10186)
(8751)
教学(7554)
理论(7422)
中国(7120)
(6910)
企业(6910)
(6447)
方法(5230)
学法(4757)
教学法(4757)
(4597)
数学(4170)
数学方法(4009)
(3926)
研究(3900)
学理(3853)
学理论(3853)
(3445)
思想(3334)
政治(3301)
(3214)
学校(3187)
业经(3186)
思想政治(3114)
政治教育(3114)
治教(3114)
机构
大学(86069)
学院(80682)
研究(33672)
科学(23551)
中国(21776)
(21428)
经济(20597)
(20362)
(20294)
管理(19924)
(18899)
研究所(17230)
农业(16407)
理学(16366)
理学院(15992)
教育(15827)
(15671)
业大(15492)
师范(15391)
管理学(15186)
管理学院(15074)
(14905)
中心(13829)
技术(13742)
北京(13520)
(12801)
师范大学(12132)
(11395)
(11360)
(10705)
基金
项目(52628)
研究(38819)
科学(38658)
基金(32767)
(30517)
国家(30166)
科学基金(23205)
(22979)
教育(22744)
(20779)
社会(19426)
社会科(17978)
社会科学(17970)
编号(17016)
基金项目(16332)
成果(16305)
自然(16109)
自然科(15704)
自然科学(15694)
自然科学基金(15393)
课题(15330)
资助(14701)
重点(13376)
(12753)
大学(12404)
(11409)
(11223)
计划(11197)
(11074)
科研(10353)
期刊
教育(33019)
研究(29501)
中国(29191)
(26757)
经济(26757)
学报(21371)
(18621)
大学(16528)
科学(15484)
学学(13838)
农业(13133)
管理(8789)
(8429)
技术(8296)
职业(8223)
(7391)
高等(6597)
图书(6193)
业大(6188)
(5615)
金融(5615)
高等教育(5544)
(5285)
农业大学(5176)
书馆(4768)
图书馆(4768)
财经(4681)
技术教育(4605)
职业技术(4605)
职业技术教育(4605)
共检索到1385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爽  
十八届四中全会确立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总任务,这是中国共产党对法治国家理论和执政兴国理论的重大贡献,也是国家法治建设进程的一个里程碑。加强大学生依法治国理念和法律意识培养成为当前高等学校面临的重要任务,它是建设法治中国的迫切需要,也是有效预防大学生违法犯罪的重要手段。高等学校应当加强对大学生依法治国理念和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增强其宪法意识、权利义务意识以及守法用法意识。可以通过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组织大学生参与相关法律活动和社会法律环境的熏陶感染等多种途径,不断增强大学生的依法治国理念及法律认知,培养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坚定大学生法律信仰,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少洪  
大学生是一个主要的社会群体,是民族的希望,其法律意识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自身的发展,更会直接影响国家和社会的法制建设水平。本文在分析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措施,即: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法律基础课堂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法制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法制教育的自觉性和构建高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学生法制教育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齐琳琳  
青年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对建设法治中国具有基础性、长远性、战略性的重大意义。将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熔铸到大学生的心中,坚定他们的法治信念和法治信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教育的主渠道。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谢芳  
法治教育和法律意识的培养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就大学生法治教育和法律意识的培养的重要性、当前大学生法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大学生法治教育和提高法律意识的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龚战梅  李志远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其中,法律职业人员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人才保障,而培训是人才开发的重要途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的细化,法学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对法律职业人员进行培训也是现实所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律职业人员培训逐渐步入正轨,形成了较为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体系,但与此同时,在培训机制、机构、内容与方法、师资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认为,应采取措施建立科学统一的培训机制,规范培训机构的设置与管理,增强培训内容与方法的科学性,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以此更好地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实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唐圣华  张玉琛  田力  
在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就业法制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法制教育普遍存在着诸多不完善之处,高校应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分阶段进行针对性的系统教育、拓展多元化的教育途径和充分发挥辅导员作用等方面,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就业法律意识,为大学生职业生涯奠定良好基础。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徐立  
与一个人的法律行为密切相关的是法律态度而不是法律知识。法律态度是一个人对法律的看法及其所采取的行动,反映一个人对法律的信仰及其程度。法律态度是构成法律意识的核心因素。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淡薄表现为法律态度的不真诚,其必然导致不同犯罪的产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营造自觉的守法氛围对培养大学生真诚的法律态度至关重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谢广明  
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逐步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习惯的养成,是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当中的内在需求。如何在就业择业的指导课上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通过提高法制教育,进行教学内容改革,优化教学方法,来帮助大学毕业生依法、理性就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曦  
大学生具备良好的法治意识意义重大。法律认知程度低、法律信仰不足、权责把握失衡、程序意识滞后、法律践行"知行"脱节等问题的存在,表明大学生法治意识明显不足。高校校园法治文化建设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应通过明晰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目标、优化教学主阵地、推进高校管理法治化、积极开展大学生法治实践活动等举措,优化校园文化,提升大学生法治意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春霞  
本文阐述了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对大学生法律意识水平偏低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意识教育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胜男  汪行舟  
文章针对当代大学生防灾减灾价值理念缺失的现状以及对当代防灾减灾理念进行分析,提出优化灾害教育课程、普及并强化实际训练、构建防灾减灾校园环境等途径,以强化大学生防灾减灾理念的培育。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庞凤喜  
一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