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00)
2023(9327)
2022(7750)
2021(7628)
2020(6226)
2019(14623)
2018(14587)
2017(27396)
2016(15581)
2015(18051)
2014(18258)
2013(17418)
2012(16056)
2011(14575)
2010(15051)
2009(13638)
2008(13209)
2007(12281)
2006(10960)
2005(9719)
作者
(43576)
(37070)
(36092)
(34795)
(22917)
(17873)
(16490)
(14533)
(14086)
(13400)
(12673)
(12468)
(11494)
(11488)
(11154)
(11089)
(11058)
(10643)
(10428)
(10352)
(9211)
(9187)
(8996)
(8740)
(8548)
(8339)
(8273)
(7980)
(7589)
(7456)
学科
(66134)
经济(66085)
(50060)
(41482)
农业(33394)
管理(32170)
方法(25983)
数学(24006)
数学方法(23427)
地方(20182)
(19977)
企业(19977)
业经(18679)
中国(17937)
农业经济(12610)
(12393)
(11432)
教育(11170)
(10586)
理论(10081)
(9964)
发展(9821)
(9805)
(9736)
农村(9712)
环境(9529)
土地(9435)
(9125)
建设(8684)
(8648)
机构
学院(210539)
大学(205688)
管理(80218)
(79378)
经济(77324)
研究(70652)
理学(68875)
理学院(68072)
管理学(66250)
管理学院(65909)
(55783)
中国(53843)
科学(45601)
(44950)
农业(42122)
业大(39640)
中心(35507)
(35427)
(35268)
(32704)
师范(32496)
(32359)
研究所(31958)
(28291)
(28070)
北京(28043)
农业大学(26487)
师范大学(25297)
(25090)
财经(24677)
基金
项目(143079)
科学(111766)
研究(110036)
基金(97423)
(83423)
国家(82524)
科学基金(71002)
社会(66561)
(63029)
社会科(62356)
社会科学(62335)
教育(52367)
基金项目(51940)
(49912)
编号(49188)
自然(44752)
自然科(43630)
自然科学(43621)
自然科学基金(42753)
资助(39798)
成果(39300)
课题(35318)
(32676)
重点(32323)
(31894)
(30764)
(29092)
(28786)
大学(27771)
规划(27278)
期刊
(98892)
经济(98892)
(61285)
研究(61166)
中国(56059)
农业(42036)
教育(39033)
学报(32252)
科学(30693)
大学(26821)
业经(23993)
学学(23813)
管理(23748)
技术(22497)
(21992)
(20050)
金融(20050)
(19701)
农业经济(15029)
农村(14636)
(14636)
问题(13851)
资源(13782)
(12860)
统计(12635)
图书(12183)
(11714)
经济研究(11381)
职业(11326)
技术经济(11065)
共检索到3291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赵然芬  
大学生"村官"工程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市人才向农村流动的正规渠道,受到政府、学界、基层的高度重视,而学界关于"村官"对新农村建设效用也是争议不断。该文通过实地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村官"对推进新农村建设绩效明显但不是很大。究其原因,与"村官"选聘及使用机制、优惠政策等不无关系。要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选聘、使用、培训及激励机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维贵  
"大学生村官"是近年来在我国出现的一个全新概念,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对人才的渴望日益强烈,大学生村官的形成是历史的必然。新农村建设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高等教育如何面向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在实践中,政府要健全和完善各种保障制度,改善农村基层环境,促进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要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注重培养大学生适应基层的知识和技能;大学生村官要以积极的心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素玲  
大学生村官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角色定位模糊、身份处境尴尬、专业技能偏离等诸多问题。加强大学生村官的教育培训具有重要的现实紧迫性,建议统筹规划,将大学生村官培训纳入到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整合资源,有序开展岗前与在职教育培训。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京肽  
在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村官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梳理了大学生村官的建设历程,解读了大学生村官计划,阐释了大学生村官的职能,在此基础上探析当代大学生村官面临的主要认识误区,提出了大学生村官人才培养和使用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婧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对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造就拥有农村基层实践经验的党政后备干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随着工作不断深入,大学生村官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村官的素质要求,探寻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诗桐  关晟  
当前,选拔优秀大学生到农村担任大学生"村官",深度参与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辽阳市为例,深刻论述了大学生"村官"在服务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现状,全面分析了大学生"村官"制度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安勇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当前我国为建设新农村而实施的一项重大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一部分大学生村官对新农村建设存在认识误区,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本文试图对这些认识误区加以剖析并找出对策,以使“大学生村官计划”能够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文举  范合君  刘硕  
"大学生村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系统、全面地评价北京市"大学生村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总结"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先进经验进而研究"大学生村官"发挥作用的途径与方式。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徐明生  吴贻玉  
随着"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深入,大批大学毕业生进入农村,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然而,大学生自身准备不足、农村落后的软、硬件设施、各项管理制度的滞后都妨碍了"大学生村官"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发挥,因此,对"大学生村官"服务过程中的障碍性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已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理论回应。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凌峰  
现今大学生村官计划在我国已经有十几年的实践历程,实践证明大学生村官政策取得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在大学生村官创业方面,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基于当今大学生村官的创业理论,兼评《大学生村官的使命与创业》,为农村大学生村官的创业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吕书良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农村人才匮乏的困境。本文以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的结合为切入点,对大学生村官及政策进行系统归纳和提炼,并分析了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出台背景及其演变;从工作、生活、前途等方面剖析了大学生村官的生存现状;通过对政策效应的分析,设计了大学生村官政策评价模型,并结合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对大学生村官政策进行了综合评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郝婷  李录堂  朱鸿昌  
以陕西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村官(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调查数据为基础,对现阶段村官素质以及对其培训后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并提出培育新型村官的有效措施:更新观念,提高认识,促进农村工作健康有序发展;调整和优化村级干部结构,促进农村干部队伍年轻化建设;健全和完善培训机制,增强培训效果;实行村官任期制,适时调整和交流,增强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德元  
地方政府向农村选派大学生村官的试点工作已经开展几年了。中央决定,自2008年始,将这一政策推向全国,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各方对中央的这一决定反应不一,有的人说"好得很",也有人说"糟得很"。笔者的基本观点是,向农村选派大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朱鱻灏  
本文认为,大学生"村官"制度具有明显的基层导向,对农村新型治理关系必然产生重要影响。大学生到村任职是嵌入国家与村庄、城市与农村的一个变量,要在融入农村和农民的基础上,依靠当地组织,积极整合农村的各种生产要素和治理力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洁  朱宏斌  
大学生村官是我国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造就党政干部后备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农村文化建设不只是文化保障体系和公共设施的建设,更重要的是要让农民形成文化自觉,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大学生村官具有诸多的优势:科学文化知识水平高,学习能力强,组织能力强;思想活跃,适应和沟通能力较强;工作热情高,自信心较强;网络应用能力强和消息更新快等资源优势。他们起到完善农村的法制建设;信息导向;形成地方特色文化;传播新理念,树立农民信仰;搭建城市文化资源向农村社会渗透的桥梁等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