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01)
2023(6202)
2022(5103)
2021(4879)
2020(3767)
2019(8618)
2018(8129)
2017(15071)
2016(8712)
2015(9852)
2014(10028)
2013(9307)
2012(8759)
2011(8175)
2010(8677)
2009(8089)
2008(7851)
2007(7520)
2006(7026)
2005(6044)
作者
(22536)
(19067)
(18554)
(18215)
(12036)
(8880)
(8642)
(7238)
(7215)
(7146)
(6360)
(6198)
(6031)
(5933)
(5796)
(5783)
(5647)
(5430)
(5366)
(5353)
(4855)
(4638)
(4482)
(4461)
(4459)
(4395)
(4289)
(4069)
(3901)
(3862)
学科
(28860)
经济(28817)
(25457)
(24707)
管理(20448)
农业(17073)
(13922)
企业(13922)
中国(13319)
业经(10297)
(9299)
教育(8636)
(8176)
(8081)
地方(7787)
方法(7760)
及其(7306)
政策(7252)
数学(7029)
农业经济(7015)
方针(6835)
数学方法(6827)
(6513)
(6513)
阐述(6513)
(6483)
方针政策(6306)
收入(6008)
(5802)
银行(5802)
机构
学院(118569)
大学(118436)
(47528)
经济(46212)
管理(42788)
研究(41330)
理学(36139)
理学院(35702)
管理学(34953)
管理学院(34707)
中国(31050)
(24483)
(23590)
(22467)
科学(22126)
(20267)
师范(20184)
(20128)
中心(19773)
(19367)
财经(17454)
研究所(17164)
业大(16060)
农业(16022)
(15972)
北京(15834)
(15743)
师范大学(15732)
教育(15149)
(14722)
基金
项目(72800)
研究(62335)
科学(58072)
基金(50000)
(40674)
国家(40126)
社会(38994)
社会科(36490)
社会科学(36486)
科学基金(34753)
教育(30893)
(30158)
编号(28450)
成果(25969)
基金项目(25213)
(24746)
课题(21061)
资助(20171)
自然(18924)
自然科(18459)
自然科学(18456)
(18154)
自然科学基金(18114)
(17240)
(16807)
(16698)
大学(16272)
规划(16077)
重点(16049)
项目编号(15806)
期刊
(62608)
经济(62608)
研究(42694)
中国(32657)
教育(29579)
(28016)
农业(18347)
(16313)
(16195)
金融(16195)
科学(14504)
管理(14282)
学报(14249)
业经(13771)
大学(13733)
学学(11278)
技术(10039)
农业经济(8831)
经济研究(8445)
财经(8374)
农村(8357)
(8357)
问题(7999)
职业(7294)
(7274)
(6648)
(6286)
图书(6179)
社会(5913)
(5869)
共检索到1964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肖云  霍丽丽  
随着大学生"村官"任职期满的到来,其再就业问题日益凸显。由于大学生"村官"工程缺乏战略性规划、大学生当"村官"的动机与现实需求不协调及其创业条件欠缺等原因,目前大学生"村官"的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应构建大学生"村官"的系统工程,引导大学生"村官"正确面对再就业,优化其续聘的条件和环境,并加大对其在农村创业的支持,搭建分流其就业去向的良好平台。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金苹  李新亮  王雪  
针对大学生"村官"合同期满再就业中扎堆考公务员、留村任职难等突出问题,提出构建大学生"村官"系统工程、引导大学生"村官"树立正确就业观和价值观以及优化大学生"村官"再就业优惠政策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前进  
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经济、社会、高等学校和毕业生个人等因素。要更好地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政府必须加强调控,提供就业岗位,营造良好就业环境;高等院校应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毕业生个人要努力提高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遐  杨占昌  李睿  
正确分析大学生就业的矛盾和问题,因势利导,科学应对,深化改革,合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首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然后针对就业困难的局面提出了应该采取的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姚晓红  吕红雁  张晓霞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经济社会方面的原因、高校方面的原因,也有大学生自己的原因。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国家政策、法律的制定与引导,就业环境的改善,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等方方面面。因此,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社会、高校、贫困生等各方面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德峰  
大学生村官期满分流是"流得动"出口环节的核心,它关系着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健康持续发展。本文以苏北Y县为例,分析得出大学生村官期满分流出路表面通畅,但不同出路之间走向不平衡,存在暂时的留村任职、零星的自主创业、拥挤的公务员之路等隐性问题。为此,需要通盘考虑,严把选聘入口关的设计,夯实分类培养内容,强化考核筛选机制,拓宽后续发展出路,为大学生村官期满流动的制度设计提供经验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伟  
大学生村官心理发展兼有大学生和基层干部的特点,分析大学生村官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对于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村官培养和选任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曹大友  孙博  
"大学生村官"计划作为村官职业化的一种初步尝试,是大学生就业、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多赢之举,但在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制约了该项计划功效的发挥。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就如何促进该计划可持续性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谢志远  邵阳  李上献  刘元录  
大学生担任"村官"的做法,为农村培养输送了宝贵的人才,加快了农村致富的步伐,推动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但"大学生村官"创业依然处在探索阶段,不少问题亟待解决。笔者深入基层实地调查,分析"大学生村官"创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希望能为政府部门制定"大学生村官"创业的相关鼓励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谭忠秀  
少数民族贫困女大学生背负女性、少数民族、家庭贫困三重不利条件,是就业中的特别弱势群体。本文从社会、用人单位、学校、家庭及个人几方面分析了导致少数民族贫困女大学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文章指出政府应完善促进公平就业的相关政策法规与保障措施;高校要重视对少数民族贫困女大学生的教育与引导;家庭应给予更多的亲情关怀与精神鼓励;少数民族贫困女大学生自身要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庞荣申  梁瑞敏  陈云尚  赵丽丽  
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就业环境及自身素质的原因,在高校产生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他们或"有业不就",或"有业难就",或"就业难"。对此,高校有责任认真审视自身在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的缺失,找出症结,采取措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帮助指导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顺利就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诗桐  关晟  
当前,选拔优秀大学生到农村担任大学生"村官",深度参与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辽阳市为例,深刻论述了大学生"村官"在服务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现状,全面分析了大学生"村官"制度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安勇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当前我国为建设新农村而实施的一项重大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一部分大学生村官对新农村建设存在认识误区,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本文试图对这些认识误区加以剖析并找出对策,以使“大学生村官计划”能够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文慧  宋远军  颜勇  翁阳  
大学生村官制度是解决人才资源配置难题、保证城乡稳定发展的有益政策,但是,大学生村官合法地位的缺失却为该项制度长期推行并最终取得成功带来了隐忧。在理论层面,无论是将大学生村官转变成公务员还是真正意义上的村干部都缺乏合理性和可行性。本文认为,在不违背村民自治的前提下,应当建立一个公务法人性质的社会组织取代政府对大学生村官制度的运行进行全面管理;同时,应以市场化、职业化为导向,将大学生村官逐步培养为以管理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内部公共事务为职业的"职业村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鹏  冯翊  
学风建设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困难状况,结果表明大学生学习动机呈现多元化状态,在面对困难时多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研究同时针对性别与家庭经济状况的差异,提出了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和保护学生多元学习动机等教育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