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18)
2023(2362)
2022(1831)
2021(2093)
2020(1570)
2019(3748)
2018(3878)
2017(4823)
2016(4323)
2015(5240)
2014(5472)
2013(4204)
2012(3848)
2011(3710)
2010(3955)
2009(3185)
2008(2970)
2007(2877)
2006(2664)
2005(2472)
作者
(7825)
(6446)
(6357)
(6319)
(4071)
(3226)
(3078)
(2739)
(2569)
(2466)
(2310)
(2290)
(2139)
(2038)
(2025)
(2019)
(1995)
(1989)
(1955)
(1933)
(1840)
(1817)
(1667)
(1529)
(1528)
(1505)
(1500)
(1478)
(1410)
(1363)
学科
教育(20718)
中国(9722)
教学(7182)
理论(6459)
思想(4094)
政治(3966)
高等(3908)
学校(3827)
思想政治(3824)
政治教育(3824)
治教(3824)
研究(3816)
德育(3804)
(3514)
(3509)
改革(3471)
学法(3344)
教学法(3344)
(3188)
发展(3125)
管理(3089)
(3002)
教育改革(2829)
学理(2658)
学理论(2658)
(2578)
计算(2448)
算机(2444)
计算机(2444)
机化(2427)
机构
大学(50716)
学院(40678)
教育(29067)
(19647)
师范(19618)
研究(18928)
师范大学(16474)
(12988)
教育学(11064)
职业(10716)
科学(10180)
北京(9509)
技术(9448)
(8693)
(8339)
教育学院(8219)
研究所(7952)
职业技术(7336)
(7030)
管理(6937)
中心(6825)
(6247)
技术学院(6232)
教育科(5980)
教育科学(5939)
研究院(5804)
理学(5761)
理学院(5512)
中国(5492)
(5384)
基金
研究(26822)
教育(23489)
项目(23001)
科学(19538)
成果(16002)
课题(14683)
编号(14560)
(13188)
社会(12978)
(11985)
社会科(11834)
社会科学(11831)
基金(11300)
(11062)
规划(10202)
(9339)
研究成果(9208)
项目编号(8629)
年度(8571)
(8143)
大学(7879)
国家(7869)
(7834)
(7702)
(7419)
(7386)
阶段(7369)
(7333)
教育部(7232)
重点(7065)
期刊
教育(52939)
研究(27744)
中国(22572)
职业(11579)
技术(7828)
高等(7814)
技术教育(7037)
职业技术(7037)
职业技术教育(7037)
高等教育(6820)
大学(6240)
成人(5970)
成人教育(5970)
(5709)
经济(5709)
学报(4829)
(4577)
论坛(4577)
图书(4268)
(4226)
教研(4050)
高教(4050)
发展(3967)
(3967)
比较(3898)
职教(3715)
书馆(3275)
图书馆(3275)
科学(3269)
(2688)
共检索到794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建华  
大学培育精英,精英创造大学。精英阶层的存在赋予了大学精英主义的气质,大学理念的张扬灌输给精英超越功利与实用的理想。20世纪60年代以来,伴随高等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张,精英高等教育为大众化高等教育所取代,精英主义逐渐式微。在职业化、民主化和市场化思潮影响下,大学里平等排斥了优秀,数量遮蔽了质量,直接为经济发展服务取代了对系统人生哲学和精英意识的追寻。由于对财富和权力的过分追逐,加之对精英理想的放逐,作为世俗教会和人类精神家园的大学不可避免地面临重重危机。在当下日益多元化的世界中,大学必须回归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大学不同于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可以大众化乃至普及化,但大学的理想依然应是精英主义的,只有坚守...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铁芳  
古典的大学传统以完整的人的培养作为大学理念的核心。当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之时,大学必然要适应普通个人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使得古典大学教育传统难以为继,导致大学品格的俯就。我国大学品格的建设不仅面临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冲击,还面临着自身大学人文传统的重建问题。当前大学品格的建设,应注重大学自身的定位,甄定大学培养目标,并确立不同类型大学教师的发展方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志刚  
系统地梳理了大众化教育与精英教育的关系,提出大众化教育和精英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两个轮子,应同时并存,协调发展。针对大众化教育阶段的精英教育目标,讨论了研究型大学作为实施精英教育的首要选择的原因,并从坚持精英教育理念、构建精英教育体系、实施精英教育战略三方面阐述了研究型大学实施精英教育的基本措施。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潘懋元  
精英教育机构不应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任务。为减轻大众化给精英教育机构带来的压力,在高等教育增长的规模速度和增长方式上,应变"控制发展"或"加快发展"为"适度超前发展",变"内涵式发展"为"外延式发展"或两者并重,以外延式发展为主。高等学校可分为三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学校应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在各自层次和类型中争创一流。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晓辉  
在发展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同时,我们同样应当重视精英教育。我们的教育应当系统地培养政治精英、学术精英和国际精英。一流大学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造就精英的地方。面对学习型社会中的国家发展和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竞争,我们必须重新思考和设计精英教育。以才取人、公正筛选、精心培养、委以重任将是我国精英教育的一种思路。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梁君  
洛克的《教育漫话》真正的教育对象,不是平民子弟,也不是普通绅士,而是政治精英。《教育漫话》所勾勒的关键素养有:良好的教养;坚忍;遵从理性、克制偏好;慷慨正直;爱好名誉;辅助德行的知识与技能。这些关键素养处处指向政治事业。在德行的培养中,洛克认为,对于儿童来说,谦逊比自信更重要。在知识与技能中,洛克专门强调年轻绅士要潜心研究自然法的经典著作,这与洛克本人的政治理论是相契的。在教育的实施方面,洛克主张,政治精英教育的总原则是顺应天性,采取私人教育的方式,杜绝辩论习气,极力主张从小就培养年轻绅士(口头和书面)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韩益凤  
大学理想是大学的精神特质和理性追求,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的转型,大学理想在现代社会的失落终会阻碍大学在未来社会中更好的发挥作用。本文以教育人类学的视角探析了大学理想的内核、大学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以及大学对一流、卓越、至善的梦想和追求的内在动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田立新  王树涛  
现代研究型大学精英教育要追求"质"的规定性,担当起培养社会精英的使命。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从严格的入学及学业标准、卓越的教师队伍建设、高水平的教学质量、精英化的学科发展规划以及一流的创收与筹资能力等几个方面加强自身建设。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高红  管仲军  徐淑华  
现行"精英型大众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缺少分化、分类的排他性制度安排以及过度的竞争性,从而造成了对高等教育资源的过度使用、过度开发和巨大浪费。因此,本文主张建构"大众型精英教育"模式,其核心特点在于通过分类、分级、分层的排他性制度安排,整合并分化高等教育领域聚集的杂乱的教育需求,通过在"投融资—招生—教学—奖助—学位—就业—评估"之间建立相对紧密性的联系,减少学生在专业学习、专业发展和专业创新上的选择性盲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陆亭  
通过全面的理论、实践和国际比较分析,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多样性精英教育质量观。笔者认为,坚持多样性的精英教育理念,是由高等教育的性质、政府和人民的期盼决定的,多样性只是扩大了精英教育的范围而不能改变其属性要求。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也是高等学校办学模式逐步多样化的历史,大众化阶段形成于学术型大学模式的基本完善,社会产生了对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的要求,终结于地方性、专业性等应用型学院或大学体系的基本完善,社会上出现了广泛的民主权利和终身学习需求。我国目前虽然是处于大众化阶段,但面对着多个阶段影响因素的交汇,既应加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也应促进专门学院和专业大学发展,还要着手建立终...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在洲  张恒波  
在大众化进程中,我国许多研究型大学教育触角不断延长,抢食大众教育的奶酪,削弱自身精英性;许多大众教育院校教育层次层层拔高,分享精英教育的盛宴,偏离了大众教育本位。通过对美国大众化时期的精英教育经验分析,提出不同大学要各安其位,各执其责,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差异化发展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史迎霞  
当前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和创业人才的特质,决定了创业人才培养中应树立精英教育理念。因此,高校应基于"以生为本"量身定制人才培养方案,着力构建创业人才培养的政策支持体系,加强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建设培养创业人才,精心打造一支与创业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师队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壮国桢  
在历史上人们对精英教育有着不同的认识,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精英教育是理念还是模式、大众化教育和精英教育能否共存、精英教育由何种高等教育机构承担等三个方面。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应理性认识精英教育并合理借鉴精英教育的成功实践。当前高职教育存在盲目追求"综合型"的办学定位、"宽进宽出"的选拔毕业机制、"粗放式"的培养过程和"无公信力"的质量表达等问题。办学定位上追求"精致"、培养模式上力求"精准"、人才特质上具备"精气神"是高职精英教育的现实路径。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官风华  
保守与超前─—纽曼的大学理想官风华红衣主教约翰·享利·纽曼(JohnHenrvNewman)生于1801年,死于1890年,是“19世纪处于领导地位的神学思想家和作家” ̄①,是“英国教会牛津运动的导师,皈依天主教后,是罗马天主教的一位导师,是19世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