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98)
- 2023(3027)
- 2022(2628)
- 2021(2684)
- 2020(2175)
- 2019(4904)
- 2018(5131)
- 2017(8393)
- 2016(5446)
- 2015(6523)
- 2014(7040)
- 2013(6321)
- 2012(5855)
- 2011(5507)
- 2010(5828)
- 2009(5411)
- 2008(5588)
- 2007(5520)
- 2006(4996)
- 2005(4683)
- 学科
- 管理(14677)
- 济(14280)
- 经济(14255)
- 业(11409)
- 企(10354)
- 企业(10354)
- 教育(9158)
- 理论(7916)
- 中国(7110)
- 教学(6274)
- 学(5284)
- 财(5183)
- 制(4613)
- 农(4541)
- 业经(4324)
- 方法(3799)
- 学法(3766)
- 教学法(3766)
- 和(3749)
- 思想(3483)
- 政治(3422)
- 务(3388)
- 财务(3372)
- 财务管理(3352)
- 银(3336)
- 银行(3333)
- 工作(3265)
- 学校(3203)
- 思想政治(3180)
- 政治教育(3180)
- 机构
- 大学(79615)
- 学院(75338)
- 研究(23522)
- 管理(21383)
- 济(21348)
- 经济(20448)
- 京(17805)
- 中国(17422)
- 理学(16476)
- 理学院(16152)
- 范(15841)
- 师范(15763)
- 管理学(15587)
- 管理学院(15427)
- 江(15058)
- 科学(14313)
- 财(14184)
- 教育(13309)
- 州(12446)
- 师范大学(12303)
- 所(12091)
- 北京(11933)
- 中心(10536)
- 财经(10343)
- 研究所(10263)
- 技术(10000)
- 职业(9802)
- 经(9028)
- 系(8788)
- 农(8621)
共检索到1369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枭鹰
大学理念是真善美的统一,而非真善美的割裂;大学理念可以彼此借鉴,却不宜相互移植;大学理念表征为个人化见地,而非集体性智慧;大学理念是个性化的张扬,而非普适性的汇流;大学理念的演化是钟摆式的生长与超越,而非进化式的单向递进;大学理念可以转化为制度,却不宜直接演绎为制度。
关键词:
大学理念 精神特质 大学制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戚万学
韩延明教授数易其稿撰写的《大学理念论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10月版,以下简称《论纲》),以开阔的视野和创新的思路对古今中外的大学理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考察和内蕴探论,明晰、整合了大学理念的体系、内涵与流变,提出了现代大学所应秉持的理性认识、追求和理念,建构了富有科学性、系统性的大学理念话语体系,为我国大学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改革与发展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韩延明
对理念、教育理念、大学理念这几个重要概念及其特征的认识和解析 ,有助于对相关问题的正确理解与把握。用古今观照、中西比较、溯本探源的方式对以上概念的沿进与内涵透视、梳理与辨析 ,可作如下界定 :(1 )理念 :人们对于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观念体系 ;(2 )教育理念 :人们对于教育现象 (活动 )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哲学观点 ,是教育主体在教育实践、思维活动及文化积淀和交流中所形成的教育价值取向与追求 ,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延续性和指向性的教育认识、理想的观念体系 ;(3 )大学理念 :人们对那些综合性、多学科、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理性认...
关键词:
理念 教育理念 大学理念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高宝嘉 朱飞
办学理念是大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必须明确办学理念的内涵,办学理念应该体现大学的使命和基本职能。大学教学作为落实大学办学理念的重要措施,首先是需要实现教学内容与行为的有机统一,通过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认识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其次是要实现大学教学内容与办学理念的统一,将学生的培养与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和科学研究职能有机结合。最后是要实现大学教学行为与办学理念的统一,做到明确办学理念,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根据办学理念,加强课程管理。
关键词:
大学教学 办学理念 统一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蔡先金
中国大学目前发展面临的困境本质上是大学理念的缺失。大学改革的困惑实质上是由于大学理念的迷茫,由于深度混乱的理念。大学理念在认识上仍存在需要澄清的误区,如将朴素的想法、一般性理论误当作理念,将当下的简单行动误看作理念指导下的实践。在大学理念建设过程中,不仅需要改革与创新,还需要传承与守望;不仅需要行动,还需要主体性的觉解;不仅需要理论的务虚,还需要实践与发展。因此,要进一步深刻认识大学理念的价值与意义。只有在反思的基础上,才可能在大学理念建设上体现出中国意识、中国方案,在大学发展上体现出中国模式、中国风格。
关键词:
大学理念 澄清误识 建设认识 价值重估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承先 徐辉
大学校训是一所大学特有精神的表征,大学校训也反映了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因此,不同的大学理念在校训中也有所体现。中国的大学校训中蕴涵了一种中国特有的大学理念:大学除探索知识外,还应当探索并完善道德;除为社会服务处,还应当在社会中倡导并践行道德。这种以道德为核心的大学理念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在大学中的体现,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关键词:
大学校训 大学理念 道德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谷平 张雁
在大学发展史上,德国经典大学理念向美国现代大学理念转化是一个延续的、互动的过程,这两类理念共同架构了现代大学人的创新思想取向和行为模式。我国大学存在着经典与现代理念的双重缺失,因此,我国创新型大学建设中面临两大张力:经典大学理念与现代大学理念的张力以及经典大学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间的张力。经典大学理念的守望与超越共存,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大学中应一以贯之的原则。
关键词:
创新型大学 经典大学理念 现代大学理念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李强
大学的理念是讨论大学诸问题的前提与关键。大学理念在西方经历了长期的演变,形成博雅教育、专业教育以及研究院制度等模式。19世纪末以来,美国创造性地学习德国的大学制度,开创了多元化高等教育与巨型大学的模式。在思考中国大学理念时有必要借鉴巨型大学的模式,实现多重理念在大学的融合,使大学体现以通识教育为核心的博雅教育理念、以知识创新为目标的研究型大学理念以及以学术为基础的社会服务理念。
关键词:
博雅教育 专业教育 研究型大学 巨型大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学飞 唐爱民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蓝劲松 高顺
中国大学的办学理念需要在比较吸收东西方大学办学理念智慧的基础上推陈出新,通过综合创新才能形成。以此为前提,本研究在总结东西方大学办学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包括四个层面内外互动的研究型大学办学理念圈层观——“星云说”: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理念是一个以内部核心理念为目标,以中层理念为条件,进而积极应对环境与时代挑战的内外互动的“星云”。其中,“合理求是”、“止于至善”、“各美其美”构成大学办学理念的核心层级,“学术自由”与“社会(学术)责任”构成大学办学理念的第二层级,“大学自治”与“教授治校”构成大学办学理念的第三层级,而“积极应变”和“与时俱进”则构成大学办学理念的外围层级。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
关键词:
办学理念 理念操作 星云说 魔方说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周作宇
本文从知识论的视角对大学理念进行了讨论。通过对相关思想史的粗略梳理,作者提出大学理念源于哲学生活、政治生活和日常生活的观点,并指出,既往大学理念的讨论对日常生活以及它与其他两种生活的关系有所忽视。文章对客观知识、地方知识、知识与兴趣、个人知识等知识理论进行了讨论,并将知识二重性和大学理念联系起来,认为作为缄默知识存在的大学理念也应予以关注。在提出知识创价社会这个新概念的基础上,作者指出,大学理念应关注大学的行动分裂,应将"创价"作为评价知识行动和整合价值的一个标准,在价值立场上坚持"爱智"的第一原理。
关键词:
大学理念 知识论 知识创价社会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储朝晖
中国话语中的大学精神不同于西方话语中的大学理念,这两个概念之间不具有通约性,不能简单相互引用或转换,这两个词语的差异折射出的是两种不同文化中大学的心灵差异,精神和理念在大学结构中的位置不同,发生的作用、功能也不同。大学的健全发展既需要有高远的大学精神,又需要有切合实际的大学理念,缺一不可。
关键词:
大学精神 大学理念 差异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宝存
牛津大学在800多年的历史中,一直固守着探索普遍学问的办学宗旨和追求卓越的奋斗目标。牛津大学坚持大学的多职能性,把教学(人才培养)看作大学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绅士为人才培养目标,并通过学院制、导师制、别具特色的专业设置、多样化的课程体系、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牛津大学 办学理念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江南
围绕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的总体趋势,结合西安工业大学的发展历史,论述了地方高校必须围绕区域经济发展,认真履行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正确处理大学内涵建设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并以西安工业大学为例,从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剖析了办学理念,对其内涵发展的途径进行了探析。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韩延明
本文对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上两位具有重大影响的著名大学校长——蔡元培、梅贻琦的大学理念进行了归纳和分析。他们的思想迄今对我们仍不乏启迪
关键词:
蔡元培 梅贻琦 大学理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