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93)
2023(2637)
2022(2320)
2021(2178)
2020(1845)
2019(3961)
2018(4012)
2017(6838)
2016(4349)
2015(5319)
2014(5323)
2013(4655)
2012(4400)
2011(3812)
2010(3758)
2009(3400)
2008(3360)
2007(3115)
2006(2707)
2005(2362)
作者
(11889)
(10083)
(9865)
(9354)
(6277)
(4734)
(4713)
(3762)
(3689)
(3612)
(3212)
(3206)
(3200)
(3199)
(3121)
(3054)
(3018)
(2948)
(2899)
(2712)
(2594)
(2395)
(2349)
(2251)
(2212)
(2191)
(2181)
(2176)
(2114)
(2087)
学科
管理(11904)
(9523)
经济(9510)
环境(8327)
(7323)
企业(7323)
(7145)
教育(6040)
(4807)
中国(4599)
理论(4591)
方法(4520)
(4330)
规划(4016)
环境规划(3918)
(3798)
文化(3710)
教学(3250)
业经(3031)
(3018)
政治(2967)
思想(2908)
地方(2907)
思想政治(2853)
政治教育(2853)
治教(2853)
德育(2834)
资源(2663)
(2557)
研究(2515)
机构
大学(58942)
学院(54122)
研究(19031)
管理(16709)
(15045)
经济(14561)
理学(14450)
理学院(14164)
管理学(13642)
管理学院(13549)
科学(13540)
(12960)
中国(12142)
(10983)
师范(10865)
(10073)
(9620)
(9151)
教育(9021)
业大(8987)
研究所(8846)
师范大学(8632)
中心(8560)
北京(8133)
农业(8005)
(7460)
(7206)
(7167)
技术(6802)
(6074)
基金
项目(37520)
科学(29492)
研究(28320)
基金(25694)
(22266)
国家(22029)
科学基金(18727)
社会(16853)
(16243)
社会科(15786)
社会科学(15779)
教育(14558)
(13923)
基金项目(13686)
自然(12241)
自然科(11882)
自然科学(11880)
编号(11835)
自然科学基金(11644)
成果(11242)
资助(9713)
大学(9628)
课题(9284)
重点(8943)
(8201)
(8171)
(7837)
(7743)
项目编号(7624)
科研(7556)
期刊
研究(18032)
教育(17745)
(17301)
经济(17301)
中国(15977)
学报(12419)
大学(10291)
(9515)
科学(9428)
学学(8160)
(6831)
农业(6588)
图书(6195)
管理(5965)
书馆(4852)
图书馆(4852)
高等(4327)
(3882)
(3726)
高等教育(3667)
技术(3345)
科技(3169)
财经(3164)
业大(3148)
资源(3036)
职业(2899)
(2776)
业经(2722)
(2717)
论坛(2717)
共检索到866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田园  肖静  
环境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大学环境文化建设现状和水平参差不齐,校园人文景观严重缺失,标识系统问题尤甚。做好Ⅵ设计,突出学校特色和个性化设计,是凝炼和提升大学环境文化的有效途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欧潮海  
通过对城市发展规模的巨型化、审美态势的多元化透视,结合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实际情况,用统计学原理分析出城市发展过程中色彩的无序凌乱的主要原因,并据此提出了城市色彩视觉表述的原则,亦从城市设计学的角度阐明了可持续的视觉愉悦的城市色彩的视觉形象的设计方法,实例佐证其是现代城市形象艺术化的重要方式。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浩达  
管理信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传播信息,而信息的视觉化和图形化则是网络传播时代的重要特征,它有助于我们的学生在复杂的网络社会中找到新的立足点并为社会服务。视觉传播学是生长于信息学、传播学、心理学、设计学和符号学等学科交叉点上的新兴交叉学科。它具有鲜明的传播学属性,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可以为很多领域提供良好服务的学科。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任丽敏  
通过平面广告案例分析广告色彩表达及其视觉效应。平面广告的色彩表达是传播广告诉求点、展现产品特性的重要手段,对广告效果、品牌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平面广告的色彩表达应以广告视觉效应为目标,遵循广告色彩的应用与搭配原理,秉承传统平面广告的色彩应用原则,努力实现现代平面广告色彩应用的创新,即广告色彩选择遵循品牌定位,广告色彩应用要体现时代精神,广告色彩搭配要根据不同投放媒介进行设计创新,广告色彩选择要与受众产生共鸣。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小丹  
平面设计是指设计师利用图形、文字、符号和色彩等元素在二维空间平面材质上进行创作,传达其所要表达的信息和理念的一种商业宣传工具和具有审美内涵的艺术品。由图案、文字和色彩等基本元素组合而成的视觉审美元素是当代平面设计不可或缺的部分,是新媒体时代平面设计行业关注的课题。视觉审美元素的构建可以体现平面设计的秩序美、形式美、艺术功能性和冲击力,强化平面设计的审美价值,吸引人的眼球,传达设计师的理念,实现作品设计的目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郑璇  
中国手语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表达抽象概念:通过约定俗成的自源性的手势表达;借用汉语成分来表达,如仿译、指拼等;通过其他方式来间接表达,如近义代替、直接解释等。第一种方式的主要实现手段是比喻(metaphor)和借代(metonymy)。它们不仅是修辞手段,更是主要的词义孳乳手段和思维认知方式。认知语言学中对比喻和借代的研究成果同样适用于手语。手语表达非视觉概念的原则是:力图在事物间建立起相互联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深入地认识客观世界,必要时也借用汉语。由于手语是视觉性语言,因此一切非视觉概念的表达最终都必然以视觉意象作为归宿。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高静  
公共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增强社会凝聚力最基本、最稳定的因素。现实中公共文化需求表达不足,往往是由表达机制不健全造成的。如果政府忽略群众信息的采集、收纳、分类、分析、提炼、总结,公共文化供给最终结果就是供需失衡,脱离实际。文章选取山东省某地级市的中心城市社区为案例(以下简称为"×城区"),分析公民在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表达机制方面的缺陷:表达主体的被动性、表达渠道的不通畅、缺乏相应的回应,针对这些缺陷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荣梅  
校园文化的本质应是一种人文表达。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以人文表达为出发点,把握好人文表达的特质,剖析当前高校校园文化人文表达存在的主要问题,做好校园文化人文表达的选择。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晋  
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跨文化交流在跨国经营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非言语语表达方式是人类除语言之外的一种非常成熟且有效的表达方式,非言语语受到文化的多方面影响,不同的文化背景会产生不同的交流方式。因此,应加强对非言语语的研究,才能在国际领域的竞争、合作和交流中减少不确定性,达到预期的效果。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丽娟  
本文对企业文化基因特征的研究脉络进行了梳理,应用超循环理论,建立了基于基因表达模型的企业文化分析框架,指出企业文化的作用和演变过程,是一个历经"反应循环、催化循环、超循环"3个层次,由"文化要素→惯例行为→能力(绩效)"的超循环过程。其中,惯例是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有形抓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辛立章  
大学生作为当代青年中的优秀代表,他们的政治意识表达关乎我国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在进行政治意识表达时面临较多问题。因此,高校应拓宽渠道,优化政治意识表达途径;创新机制,促进大学生政治意识表达;健全法制,构建法律法规保障;加强教育,提供大学生政治意识表达的理论支撑;自我提高,不断夯实政治意识表达的个人基础。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姜雯  齐铭鑫  
在和谐校园建设背景下,大学生在物质生活得到保障和自我意识提高的情况下,更重视自我价值的体现和自我权益的维护。高校必须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大学生利益诉求渠道机制,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畅通学生利益诉求渠道,切实维护学生的权益。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潘月游  
文章通过问卷对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表达机制进行调研,根据所得数据对表达主体、表达渠道和表达内容做出分析。文章认为应该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础上,采取承认并尊重、对话与服务的原则,运用分类法和数据库等科学化管理手段,发挥校园媒体作用等措施进行合理引导。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朱学燕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环境艺术也逐渐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人的心理角度研究环境艺术设计,是对环境的一种感性加理性的认识。艺术心理学表明,人与环境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在这个相互的过程中,人可以改变环境,同时,人的思想和行为也可以被环境所影响。所以,环境艺术设计师在进行环境设计时,要充分了解心理学的知识,将心理学运用在设计中,使之具有人性化,人情味,具有审美价值。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爱利  张宏  邱新法  刘二年  
灵活的科学可视化表达与交互手段能有效地展示隐藏在数据背后的空间特性及空间关系。在分析科学可视化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其在动态环境信息表达、环境信息可视化交互探索分析方面的应用,并以江苏省城市空气质量评价专题为例,采用ArcGIS Server基础平台,利用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RIA)技术,对Web环境下环境信息的科学可视化进行实例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