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63)
2023(2468)
2022(1869)
2021(1836)
2020(1461)
2019(3299)
2018(3370)
2017(5230)
2016(3281)
2015(4128)
2014(4167)
2013(3639)
2012(3431)
2011(3188)
2010(3339)
2009(2926)
2008(2996)
2007(3044)
2006(2708)
2005(2128)
作者
(7908)
(6609)
(6480)
(6295)
(4084)
(3072)
(2996)
(2641)
(2605)
(2484)
(2273)
(2248)
(2125)
(2043)
(2026)
(1990)
(1980)
(1972)
(1885)
(1865)
(1782)
(1685)
(1642)
(1618)
(1570)
(1539)
(1538)
(1479)
(1385)
(1371)
学科
(8018)
经济(8013)
管理(6440)
教育(6429)
中国(6106)
地方(3917)
(3839)
教学(3696)
理论(3465)
政治(3071)
(2992)
思想(2911)
思想政治(2841)
政治教育(2841)
治教(2841)
学校(2835)
德育(2807)
业经(2746)
农业(2465)
工作(2404)
(2100)
企业(2100)
建设(2092)
(2066)
(2065)
学法(2054)
教学法(2054)
研究(2000)
高等(1791)
图书(1731)
机构
大学(41078)
学院(36783)
研究(13969)
管理(10235)
(9848)
(9786)
经济(9361)
教育(9270)
中国(9098)
(8947)
师范(8903)
科学(8092)
理学(7888)
理学院(7704)
(7593)
管理学(7361)
管理学院(7274)
师范大学(7002)
北京(6593)
中心(6429)
(6157)
(6019)
技术(5840)
职业(5726)
(5634)
(5431)
(5430)
研究所(5365)
图书(5291)
书馆(5187)
基金
项目(21761)
研究(21028)
科学(16274)
教育(12236)
基金(11879)
社会(11205)
成果(10535)
编号(10427)
社会科(10224)
社会科学(10220)
(10209)
(9244)
国家(9074)
课题(8955)
(8429)
(8145)
科学基金(7451)
大学(6933)
项目编号(6160)
规划(6093)
研究成果(5978)
基金项目(5977)
(5514)
建设(5494)
(5464)
(5393)
重点(5257)
(4988)
高校(4861)
(4784)
期刊
教育(21470)
中国(17150)
研究(17132)
(15907)
经济(15907)
图书(6603)
(5963)
大学(5902)
学报(5672)
高等(5335)
书馆(5286)
图书馆(5286)
职业(5136)
技术(4744)
高等教育(4526)
农业(4401)
管理(4350)
(4280)
科学(3922)
学学(3542)
(3044)
论坛(3044)
业经(2892)
成人(2856)
成人教育(2856)
(2812)
金融(2812)
技术教育(2586)
职业技术(2586)
职业技术教育(2586)
共检索到734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沈国丰等在《高等教育研究》第7期撰文认为,现代大学特色的创建,除了顺应高等教育市场化的潮流,还要遵循大学的内在逻辑与理性。大学特色形成的"内生性"表明,大学特色是大学的精髓,是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的产物,它深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燕  
当代知识观转型的关键是从关注知识的外在意义转向关注知识的内在意义。由于知识观是教育的观念基础,这一转型必然对教育产生重要影响。传统教育建立在现代知识观基础上,强调的是知识的外在意义;当代教育则建立在后现代知识观基础上,致力于知识的内在意义。在当代教育中,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在知识的意义问题上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前者侧重知识对个体的理解性意义,后者侧重知识对个体的存在性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何玉海  
随着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颁布实施,我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大学在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品质特征,这一品质特征由其内在品质与外部表征而构成。对大学自身而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根本在于提升内在品质,因此必须正视单一强调排行榜指标、片面追求"名人"的引进、忽略学科整体发展、忽视本科教学和学生培养等问题。要加强大学基本内涵建设,培育世界一流大学的内在品质;完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建设中国气派的世界一流大学。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枝航   周光礼  
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是实现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为此必须明确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内在意蕴、衡量标准和建设路径。具体而言,高等教育体系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高等教育组织的有序分布和各种高等教育要素之间的有机组合。从功能角度看,高等教育体系的发展既要促进高等教育功能的发展又要促进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进而,对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衡量,既需考量高等教育体系是否推动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又能够推动国家成为世界学术中心国家,也需审视其是否能够服务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此基础上,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需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的主体作用,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体系;完善高等学校分类评价体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皮海洲  
作为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互联互通第一步的"沪港通"已于4月10日正式获批。当天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博鳌论坛主旨演讲指出,将积极推动建立上海和香港股票交易的互联互通机制,推动上海和香港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和健康发展。受此鼓舞,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发布联合公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陆亭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当今高等教育的热点话题,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十三章第四十条明确规定的内容。《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后,国家确立了425个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其中48个属于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试点;随后成立的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专设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组。2011年底至今,教育部先后颁发了《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召开了"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试点工作中期总结暨研讨会、公布了"依法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段宝岩  
特色是大学个性的典型表征。综观世界知名的一流大学,突出特色、形成优势、提升水平,始终是办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战略。特色大学也是高等教育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大学的结构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俊芳  崔莹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教学理念变革,采用线上线下自主学习的新型教学方式——"翻转课堂",为教育改革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实践思路。翻转课堂经"西路东进"落户中国,其主旨是利用信息技术和个性化培养,调动个体行动者,培养学习者的创新能力,重构教学双过程,进而形成开放性知识。作为教学改革中的新生事物,在与传统课堂教学对接与碰撞中也存在课堂教学形式化、知识碎片化、学生发展两极化等"水土不服"现象,值得关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山红红  
在我国,有一批大学具有特殊的学科专业类型和特定的服务面向,形成了自身的优势和特色。这些大学按照特色型大学的路子发展,继续强化优势学科的领先优势,保持与相应行业领域的密切联系,加强产学研结合办学,对于促进我国高校发展模式多样化、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要,对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应琼  李召存  
知识教学不仅是一个认识论话题,涉及学习者认识发展,更是一个生存论话题,关涉学习者对有意义生活的体验和建构。其中,学科知识为学习者的个体生存提供一种意义框架。学习者的个体生存意义在知识教学过程中得以建构和形塑。但在现代性知识教学中,把人视作单向度的认识性存在,偏执于对知识的占有,而忽视对作为完整人的意义关照。知识教学若实现对人意义世界关照,需回复知识发生发展的历程、以"生活"为教学的逻辑起点、倡导理解性的知识获得方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高向东  
教学型大学是指以培养本科生为主,以教学为主要任务,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主要发展方向的全日制大学,主要履行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研究的职能。在高等教育趋向大众化的今天,教学型大学要走特色之路,以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为中心,服务于区域或地方和谐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努力形成适应性、复合型、区域化的办学特色,把教学型大学真正办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大学。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钟海青  
质量保障与特色发展是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两大主题,是民族教育的永恒追求。民族教育的"质量保障"与"特色发展"是密切关联的,二者均不可忽视,也不可偏废。质量保障与特色发展都是系统性的,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战略选择、学科专业设置、课程教学、校园文化等都与之密切关联,都是学校提高教育质量与发展特色的着力点。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谢晓宇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关于教师关注力的研究逐渐受到关注,尤其是在数学教育领域。雅各布斯等人认为,教师关注力包括三个密不可分的要素:参与学生的行动、解释学生的想法、基于学生的想法作出回应。但是,课堂情境是不断变化的,教师想要关注和解释学生的想法并不容易,需要经历一段过程,这个过程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水平。在其他领域,评价关注力的通用方法是在进行一项活动时,研究者要求研究对象说出看到和思考的内容。由于教学的持续性,要求教师中断教学来说明自己关注的重点是不切实际的,取而代之的是使用视频,尤其是视频俱乐部来评价教师的关注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惠莉  顾栋梁  王亚鹏  
我国职业本科教育政策历经从专科层次的职业院校“不再升本”到积极开展“试点升本”、从嫁接体系外“升本”到贯通体系内“升本”、从外部转型“升本”到内生增长“升本”的发展演进。在确立职业教育类型地位后,职业本科教育“是什么”“怎么办”“谁来办”“办成什么样”,便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职业本科教育办学要紧扣产教融合,凸显类型特征,加大扶持力度,塑造社会共识,激发多元办学潜能,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促进职业教育规模、层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宋秋英  丁邦平  
教育学本土化是近百年来中国学者针对异域教育理论被盲目照搬和简单移植现象而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它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与历史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内在意蕴和精神实质。在当今经济、政治、文化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厘清本土化的现实内涵与时代特质,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教育学本土化的内在意蕴及其动因问题,倡导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达成教育研究的中外融汇、古今相承、实践创生、国际对话,希冀凸显其境转意迁的社会价值与时代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