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61)
2023(8773)
2022(7484)
2021(7289)
2020(5957)
2019(13431)
2018(13262)
2017(24705)
2016(14364)
2015(16252)
2014(16486)
2013(15618)
2012(15153)
2011(13882)
2010(14790)
2009(13891)
2008(14188)
2007(13257)
2006(12268)
2005(11461)
作者
(41050)
(34135)
(34099)
(33117)
(22184)
(16547)
(15614)
(13256)
(13125)
(12921)
(11639)
(11627)
(11210)
(11086)
(11079)
(10563)
(10285)
(10088)
(10025)
(10007)
(9130)
(8523)
(8383)
(7942)
(7830)
(7822)
(7807)
(7735)
(7086)
(6855)
学科
(53105)
经济(53030)
管理(42518)
(38169)
(32823)
企业(32823)
方法(19971)
中国(18004)
(17047)
(16584)
数学(15907)
数学方法(15542)
(15330)
(14160)
业经(12554)
理论(12466)
教育(11684)
(11587)
(10874)
银行(10851)
地方(10798)
(10630)
(10414)
(10217)
贸易(10209)
农业(10047)
(9905)
(9730)
财务(9700)
财务管理(9675)
机构
大学(209944)
学院(203949)
(80306)
经济(78211)
研究(74136)
管理(73160)
理学(61206)
理学院(60407)
管理学(59101)
管理学院(58696)
中国(57666)
(46079)
科学(43921)
(43220)
(37724)
(35077)
中心(33962)
研究所(33600)
财经(32244)
(32173)
(31333)
师范(31068)
北京(30006)
(29056)
(27184)
(27141)
业大(26802)
农业(24838)
师范大学(24824)
经济学(24473)
基金
项目(122634)
科学(96744)
研究(93651)
基金(87382)
(75202)
国家(74486)
科学基金(63234)
社会(57847)
社会科(54505)
社会科学(54493)
(47029)
教育(45756)
基金项目(43936)
(40851)
自然(39659)
编号(39380)
自然科(38695)
自然科学(38687)
自然科学基金(38006)
资助(37265)
成果(36228)
课题(29215)
重点(28623)
(28065)
(26004)
大学(25169)
(24987)
(24561)
教育部(24262)
(23980)
期刊
(100658)
经济(100658)
研究(72576)
中国(49037)
教育(37951)
(34285)
学报(32075)
(30585)
管理(29799)
科学(29194)
大学(25846)
(24061)
金融(24061)
学学(22548)
农业(20043)
技术(17098)
财经(17070)
经济研究(15372)
业经(15098)
(14901)
图书(13137)
问题(12730)
(11472)
(10461)
书馆(9980)
图书馆(9980)
(9801)
国际(9751)
(9668)
论坛(9668)
共检索到3392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龚怡祖  
潜在的大学组织绩效危机是导致政策必须关注大学制度改革的根本原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完善大学治理结构的改革任务,表明这一问题已获得政治合法性并进入政策流程。当今世界,大学的利益与影响已远远超出大学自身的范围,使得大学成为各种重要社会力量关心和争夺的对象。大学治理结构应被看作是一个帮助大学适应现代社会复杂环境、引导并推进大学治理发展水平的"超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其实质是遵循大学内在逻辑并与现代社会相契合,重建大学变化中的力量平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国栋  张华  刘瑞文  
企业治理结构是一套基于产权博弈的制度安排。从专用性资源的产权角度而言,公司制企业制度诞生在物力资源居于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上,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关系已经为人力资源的产权创新奠定了基础;从博弈的主体角度而言,"股东至上"的实质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产权本质是将企业的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在股东和员工之间进行有效的配置;从制度的安排角度而言,我国现行公司法囿于英美和日德模式,"新三会"和"老三会"的权责配置不对称,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会的权力制衡不健全。只有以政府服务为平台,构建终极所有权、劳动权和经营权鼎立的新秩序,现代企业制度才能真正完善起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董泽芳  岳奎  
当前,我国大学内部治理存在着内部权力配置不当,党、政、学关系不顺,学生、教工民主参与途径不畅等问题,极大地阻碍了高校的发展。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必须处理好大学内部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民主权力四种公共权力的配置与制衡关系;进一步优化由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共同参与、全委决策、民主管理六大要素构成的大学内部组织结构关系;建立和健全坚强有力的领导机制、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和谐发展的机制、深度对话与平等协商的共同参与机制和公开透明的权力调控机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立保  王达  孙薇  
基于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从"文化-制度"层面可将大学看作一个社会受托系统。在大学共同治理行动中,大学作为一个文化组织在社会系统中发挥着社会模式维持的作用,其本身是由价值、权力、制度和文化四维互构的行动结构体系。我国大学共同治理面临价值、权力、制度及文化方面的诸多现实困境,共同治理路径要以学术价值的坚守保持与社会的必要张力,以适应社会长远发展需要,通过制度建设达成共同治理目标,平衡权力配置实现利益整合,加强文化认同以维持共同治理模式的和谐运行。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福华  
本文就我国部分研究型大学的院系设置和学科分布情况与世界著名大学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运用管理跨度理论、知识管理理论和知识创新群理论对院系设置和学科分布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我国研究型大学在院系设置和学科分布方面存在的不足,认为我国研究型大学应适当减少学院数量,规范学院设置,提高学院内学科设置的综合性;加强和重视特色学院或特色学科建设;分别设置本科生学院和研究生学院;重视交叉学科项目或研究中心的建立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福华  
哈佛大学与北京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与清华大学的对比显示,每所学校与自己的对比方在总的学科设置上非常接近,但我国两所大学的学院数量远大于美国的两所大学。我国研究型大学应当适当减少学院数量,规范学院设置,提高学院内学科设置的综合性;加强和重视特色学院或特色学科的建设;分别设置本科生学院和研究生学院;重视交叉学科项目或研究中心的建立。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维红  
大学转型的本质是深层次、全方位的大学改革,是大学模式的重建,是大学与社会关系的重构,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大学的社会服务能力,提高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构建和谐、新型的大学-社会关系。不断增强适切性是民族地区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关键与重要切入点。吉首大学通过立足学校的实际,坚持开放的办学理念;立足区域发展的实际,增强服务区域社会发展的能力;立足学生的实际,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意识,不断增强适切性,促进转型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云  
大学生朋辈教育作为一种新型团体咨询模式常被应用于高校学生团队建设中,其具有简单方便、实施性强以及见效快的特点,吸引到更多的高校教育工作者运用到实际教育过程中。文章通过将此理念引入到大学生成长方案设计中,积极探究其在大学生活动开展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为更好地发展大学生朋辈教育理论提供新的方向与实施策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叶振鹏  
1998年,为抑制经济增长下滑,我们开始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在这种特殊的经济背景之下提出积极财政政策的概念。无论是从理论研究还是从实践操作看,有必要对积极财政政策进一步认识和探讨。因为对政策涵义的不同理解和界定决定着政策实施状况。本文表明我们对于积极财政政策的基本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于未来财政政策选择的思路和观点。 一、积极财政政策涵义的经济学剖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蔡邦成  温林泉  陆根法  
本文介绍了生态补偿的概念及其理论来源,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面临的基本问题,重点探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途径和方法,最后分析了生态补偿机制在中国的现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科片课题组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的下一步改革设定了更科学、更明确和更高的目标。我们的任务,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放开思路,一方面,全面而准确地阐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涵义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具体内容;另一方面,富有创造性地探讨向这一新体制迈进的实施方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经济范畴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社会主义是指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生产关系,市场经济是指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运行方式和资源配置方式。社会主义市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卢海元  
一、被征地农民安置的现状与特征 1.被征地农民呈快速增长趋势。目前,我国已经有被征地农民4000多万。尽管国家已经从宏观上控制用地规模,但由于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规模快速扩张、第二、三产业迅速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不断完善,被征用土地及被征地农民的数量依然会呈刚性增长趋势。按照经济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主要经济指标要实现翻两番。按照近几年城镇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郑宁  付义朝  
大学内部治理是大学平衡内部多角力量关系而进行的一系列制度性安排和运行机制的总和。大学治理结构植根于特定文化和价值背景,我们进行的大学内部治理改革必须结合本国实际。大学内部治理必须超越治理结构,重视文化建设等非制度性因素,将制度和文化二者有机结合。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商德文  王惠平  
预算外资金是有关单位凭借国家权力或由国家授权而取得的目前还没有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财政性资金。具体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法律、法规授权的机构依据法律、行政法规行使其管理职能,向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收取的目前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预算外资金可分为正当合法的和不合法的两种,前者包括正当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和罚没收入;后者主要指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形成的资金。我国建国之初实行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政策,只允许地方自收自支农业税附加和机关生产收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向宽虎  陆铭  
中国在2003年之后强化了地区发展政策的力度。地区发展政策已成为中国构建区域经济格局和支持欠发达地区发展的主要政策手段,然而其背后的理论逻辑却缺乏系统的梳理。本文梳理了地区发展政策成败的经济学逻辑,并从局部均衡效应和一般均衡效应两个角度指出评估地区发展政策成败不仅需要更为全面和严谨地考虑其对政策目的地的影响,还应考虑其对其他地区的影响以及对整体经济效率的作用。此外,本文也从更为广泛的视角分析了地区发展政策的公平含义,指出地区发展政策并不能作为促进人均意义上的公平的主要手段。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指出,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的地区发展政策应在全国和地区层面进一步利用集聚经济效应的同时,通过促进人口流动和精准帮扶缺乏流动性的人群来促进人均意义上的相对平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