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45)
2023(12398)
2022(10059)
2021(9307)
2020(7521)
2019(16578)
2018(16631)
2017(31107)
2016(17352)
2015(19329)
2014(19165)
2013(17779)
2012(16025)
2011(14491)
2010(14831)
2009(13974)
2008(13794)
2007(12334)
2006(11418)
2005(10682)
作者
(45952)
(38062)
(37965)
(36453)
(24297)
(18031)
(17337)
(14605)
(14425)
(13743)
(12979)
(12762)
(12178)
(12115)
(11930)
(11823)
(11469)
(11272)
(11248)
(10898)
(9625)
(9388)
(9216)
(8822)
(8604)
(8583)
(8520)
(8495)
(7745)
(7481)
学科
(65870)
经济(65793)
管理(48814)
(44606)
(35180)
企业(35180)
中国(23564)
(22589)
方法(20442)
地方(18631)
(18027)
数学(17186)
业经(16891)
数学方法(16842)
(15309)
农业(14737)
(12402)
(12197)
贸易(12189)
教育(12057)
(12047)
(11847)
银行(11838)
(11791)
理论(11722)
(11343)
(11022)
金融(11021)
(10901)
环境(10649)
机构
大学(232128)
学院(231955)
(93927)
经济(91687)
管理(84801)
研究(81440)
理学(71246)
理学院(70413)
管理学(69028)
管理学院(68581)
中国(62604)
(49271)
科学(47165)
(46727)
(40054)
(37968)
中心(37252)
研究所(35626)
财经(35259)
(34931)
师范(34687)
(33979)
(31802)
北京(31429)
(30290)
(30139)
业大(29314)
经济学(28454)
师范大学(27515)
农业(25862)
基金
项目(147669)
科学(117643)
研究(116362)
基金(104376)
(88855)
国家(88062)
科学基金(75974)
社会(73717)
社会科(69698)
社会科学(69684)
(59139)
教育(55045)
基金项目(53479)
编号(50030)
(49465)
自然(45323)
自然科(44271)
自然科学(44261)
自然科学基金(43421)
成果(42999)
资助(41566)
课题(35953)
重点(34098)
(33922)
(32443)
(30914)
(30415)
项目编号(30335)
国家社会(29990)
(29816)
期刊
(114711)
经济(114711)
研究(78764)
中国(52898)
教育(40611)
(36161)
(33942)
管理(33235)
学报(31176)
科学(29737)
(26332)
金融(26332)
大学(25688)
农业(23011)
学学(22433)
技术(20613)
业经(20448)
经济研究(18488)
财经(17600)
(15362)
问题(15185)
图书(13925)
(13113)
国际(11400)
(11225)
论坛(11225)
职业(11102)
(11005)
现代(10992)
(10564)
共检索到3735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谭璐  殷丙山  
以《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战略任务为背景,在阐释"治理""大学治理""教育现代化"含义的基础上,总结近年来我国推进大学治理取得的成效,指出新时期大学治理存在多元共治未落地、民主参与度不高、章程效力难落实等主要问题。进一步分析开放大学建设所面临的办学体制、内部治理、外部保障、技术应用、领导力等方面的挑战,提出加强制度设计、重塑办学体系,健全民主治理、回归大学逻辑,提供法治保障、依法按章治校,优化技术应用、推动数据治理,以及积聚领军人才、创新领导力等方面的应对策略。开放大学治理现代化建设既是对国家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主动回应,也是解决开放大学存在的现实问题、推动新时代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贾炜  
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义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当前人的现代化面临提高生存能力、提升生活品质和拓展发展空间等三大挑战,需要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加快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这为开放大学融入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重要指引。平台型大学是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开放大学服务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新范式与新定位,重点体现为发展模式、人才培养、教育评价、治理体系的现代化特征。建设平台型大学应采取整体性塑造、系统性建构、创新性实践的策略,从打造资源集聚的功能性平台、建立融合创新的推进体系、构建多方参与的教育生态、强化数字智能的服务方式、创设学习成果的应用场景、形成内涵发展的有效支撑等方面具体推进。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陈鲁雁  
地方开放大学在创建过程中会面临依法办学、办学自主权落实、办学体系建设、学习成果认证转换、教育资源整合以及经费保障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以云南开放大学的创建为例,对开放大学的内涵、目标、定位、建设模式、管理体制等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菅新月  李虹  董国英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剧烈分化,社会分层以及随之而来的高校学生群体分化现象极大地冲击了学校多年来的德育观念和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文章从大学生群体分化视角探索德育教育,提出不断加强水平分化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努力抑制垂直分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加强高校管理,开展针对性的群体德育工作等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洲  
依法治国是党和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而依法治校则是新形势下高校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和"双一流"大学的基本要求。在依法治校的大背景下,基于中国大学治理的内在逻辑和矛盾冲突,试图在各种张力中探寻现代大学治理问题的突破口和关键点。为此,积极地借鉴国外特色高校的大学治理经验和管理模式,理性应用到中国大学的治理实际中,从深化法治理念、规范程序运行、制定法律法规等方面构建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努力使大学治理达到动态平衡,实现大学治理的自主性和强制性的统一。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John Daniel  
文章总结回顾了世界开放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开放大学所取得的辉煌成绩,分析了21世纪的高等教育变革,提出在21世纪开放大学和开放学习必将在高等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探讨了开放大学在服务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发展。提出社会、经济、政治、技术的发展都将对开放教育形式产生影响,但学习者才是开放大学首先要考虑的。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塞博·阿尤士   李亚婉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丁兴富  
远程教育在21世纪初面临的新的挑战和使命是什么?我可以列举五大新挑战和使命,它们主要发生于上个世纪末叶,但在新世纪初变得越来越严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谢丽莎  谭杰  
多元化教学是为差异化的学生个体提供不同个性需求的指导的过程,是围绕学生主体展开的科学化的教学形式。大学英语教师应该精确把握学生的需求,提高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选择适宜的教学资料,应用多元化教学评价,以此应对多元化教学带来的挑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永顺  
现代农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然而在我国的农业基础整体较为薄弱的情况下,如何尽快解决制约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农户生产经营分散、青壮年农民进城后现代农业建设人才短缺以及农地流转无序等深层次问题,成为各级政府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卢晓中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与素质教育的密切关系决定了教育现代化与素质教育存在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教育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关系,在不同的教育领域实际上还有些许差异,如果说在基础教育领域"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这一命题的指涉是明确且有共识性,那么在高等教育领域这一关系仍是一个或然性的命题,以致大学素质教育难以真正地落地生根。大学素质教育要致力于促进学生的现代性要素的生成与增长,培养其现代素质,应当是高等教育不容回避的教育责任。新时期大学素质教育的新路向包括要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人的素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袁晓夏  
新形势下,随着大学的扩招,我国传统的教育结构和知识体系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尽管国家高度重视和扶持学校建设和大学生培养,但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就业观念滞后、就业心理素质差和就业经验不足等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政府、社会、企业和大学生应该建立良好的大学生就业体系,努力实现高校大学生人才资源的价值,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白丽丽  李迎家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诚信缺失、主动性差、能力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这些新问题的出现,与社会环境、高校、家庭、个体因素息息相关。为此,要从优化就业环境、创新教育方式、积极履行职责、重视自我磨练四个方面推动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夏敏  
大学班级是高校普遍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形式。大学班级组织的发展有助于创建大学生成长的良好组织氛围,促进教育目标和高等教育功能的实现。当前,大学班级组织在高校扩招、教育改革发展、教育理念变革的影响下,班级组织形式、范围、制度、内容不断受到外部发展的挑战,班级功能弱化,管理效率降低。转变班级组织发展观念,创新班级组织形式,拓宽组织管理范围,加强组织制度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是应对当前中国大学班级组织发展问题的必要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