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37)
2023(2078)
2022(1647)
2021(1687)
2020(1284)
2019(2627)
2018(2444)
2017(3965)
2016(2689)
2015(3219)
2014(3098)
2013(2456)
2012(2225)
2011(2088)
2010(2184)
2009(1933)
2008(1932)
2007(1750)
2006(1632)
2005(1484)
作者
(5560)
(4683)
(4590)
(4547)
(2979)
(2287)
(2160)
(1859)
(1826)
(1815)
(1638)
(1543)
(1488)
(1484)
(1463)
(1445)
(1389)
(1381)
(1335)
(1328)
(1195)
(1158)
(1139)
(1126)
(1118)
(1106)
(1054)
(1045)
(991)
(968)
学科
管理(6832)
教育(5269)
(4971)
(4849)
经济(4841)
(4737)
企业(4737)
中国(3546)
工作(2764)
教学(2614)
理论(2603)
政治(2525)
思想(2489)
思想政治(2414)
政治教育(2414)
治教(2414)
德育(2406)
(2280)
(2268)
(2221)
(2206)
业经(1949)
学校(1886)
体制(1742)
(1638)
财务(1638)
财务管理(1633)
企业财务(1606)
方法(1541)
研究(1505)
机构
大学(35568)
学院(29921)
研究(10984)
管理(10014)
理学(8663)
理学院(8529)
(8516)
管理学(8268)
经济(8215)
管理学院(8206)
(7464)
教育(7292)
(6821)
师范(6806)
中国(6473)
师范大学(5508)
科学(5506)
(5116)
北京(4966)
(4819)
中心(4629)
(4426)
(4416)
财经(3991)
研究所(3943)
(3794)
(3681)
业大(3601)
研究院(3517)
(3446)
基金
项目(19614)
研究(17953)
科学(15804)
基金(12857)
社会(11219)
教育(10505)
社会科(10416)
社会科学(10411)
(10338)
国家(10201)
科学基金(8833)
成果(8287)
编号(8134)
(8016)
(7137)
课题(6646)
大学(6537)
基金项目(6364)
(5964)
项目编号(5225)
规划(5115)
(4942)
(4892)
重点(4811)
研究成果(4780)
(4630)
教育部(4588)
(4554)
(4544)
资助(4525)
期刊
教育(15879)
研究(13659)
(10661)
经济(10661)
中国(10424)
大学(5550)
学报(4961)
(4373)
高等(4100)
(3981)
管理(3821)
科学(3800)
学学(3538)
高等教育(3489)
图书(3287)
农业(2943)
职业(2834)
书馆(2562)
图书馆(2562)
财经(2250)
成人(2192)
成人教育(2192)
(2150)
(1981)
技术(1968)
社会(1937)
(1931)
金融(1931)
教研(1807)
高教(1807)
共检索到515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洪才  
大学治理是现代大学制度研究的一个重点。推进大学治理首先需要探明其动因。从根本上讲,大学治理的目的就是要构建一个知识共同体,使大学人能够充分享受知识探究的乐趣。从现实性上讲就是构建和谐的大学内外部关系。"治理"作为大学的一种内生品质,在历史中不断演进,今天开始趋向共同治理模式。我国大学既肩负治理结构变革的重任,又面临治理理念创新的严峻挑战。这一切都呼唤超一流的大学校长诞生,从而创造一种新型治理文化,引导创建中国特色大学模式,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许杰  
大学是探索、传授普遍学问的场所。这是英国以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为代表的中世纪古典大学的办学理念,体现了理想的大学活动,长期以来为英国所有的大学接受,并引领着英国高等教育朝"同质"方向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环境的巨大变迁以及高等教育治理模式的改变,英国传统的大学理想在当下遭受严峻的挑战,大学被定位为主要生产"有用"的知识。这种政策取向使英国大学的生存发展面临诸多困境和两难选择,需要政策制定者予以重视,否则英国的高等教育将付出沉痛的代价。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黄艳霞  
美国大学普遍采用"共同治理"模式,为教师参与战略规划提供了制度保障。通过机构参与和过程参与,教师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在战略规划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但是,由于各种阻碍性因素的存在,使教师在战略规划过程中的参与权有着难以逾越的限度。因此,在一定时期内,美国大学中行政管理层仍将在战略规划中起主导作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婷婷  潘懋元  邬大光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铁军  
“春天的河北农大,一派生机。天还没亮,38岁的荆春平就轻轻地起床了,她要去西校区上食用菌实验课。荆春平是河北农大‘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首批学员中年纪最大的一个,她和她的202名同学一样都来自农村,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岳英  
纽曼的大学理想与其担任爱尔兰天主教大学首任校长的办学实践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无论这所大学还是作为校长的纽曼,其合法性频遭质疑;办学目标难以在各方力量间达成共识,导致生源不足,资金短缺,难以为继;作为校长,纽曼在人事安排、教师选聘、学生管理等方面无法有效推行其办学理念。除了时代与环境因素外,纽曼的个性缺陷、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和行政经验不足也是导致这位理想主义者陷入困局的重要原因。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郑忻  张焱  张泳  
大学学术职业国际化是面向未来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内容。知识流动的国际化给大学教师的学术职业生活带来巨大的变革,其面临价值遭遇挑战、学术发展空间缩小、个人需求日益膨胀的挑战。在大学学术职业国际化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中,我们亟需深入思考关于开放性与自主性、过程与结果、"引进来"与"走出去"等问题。为寻求理想与现实的融合,要在提高学术职业发展自主权、建立优秀人才流通机制等方面勇于创新和突破,更要建立提高学术职业核心价值的良性循环机制,坚守学术职业的使命与责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宣勇  
笔者认为用《易·说卦》中“穷理尽性”四字来概括和整合各种大学理想的表述是最为简约和贴切的,从“穷极万物深妙之理”的意义上对穷理与大学的高深学问、穷理与学术自由、穷理与大学自治以及从“完尽生灵所禀之性”的意义上对尽性与人的全面而自由地发展、尽性与教育目的、尽性与素质教育等方面对“穷理尽性”四字所蕴含的大学理想之内涵作了简要的阐述。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肖川  
现代大学教育的理想和使命 ,是培养有灵魂、有头脑、有专长的人。良好的大学教育应当造就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 ,而真正的知识分子是民族的良心。我们的教育还存在很大的缺憾 ,其根本原因是鼓励学生自由思考、独立探索很不够 ,忽视对学生批判精神和怀疑精神的培养。这不可能培养出具有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更不可能培养出大师级的人才。应当营造良好的大学氛围 ,使大学成为探索真理和自由成长的场所 ,使受教育者健康地成长 ,和谐地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林杰  张德祥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现代化的理想目标,经历了"加强省级政府高等教育统筹""推动大学自主办学"以及"完善社会参与高等教育治理的体制机制"等不同阶段的演变与调整之后,逐渐凝结成"构建政府、大学、社会之间新型关系"。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现代化依然面临诸多现实困境,治理主体层面的多元共治举步维艰,治理思维层面的线性思维根深蒂固,治理工具层面的依法治理任重道远。在新时代背景下,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现代化,要完善法治体系,推进依法治理;转变政府职能,调整治理方式;落实大学法人地位,提升大学自主办学能力;培育社会组织,推进社会组织有序有效参与治理。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周娜  崔征  池晶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于自身及国家民族发展所持的坚定态度,同时,也是一个人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目前,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的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缺失、价值取向扭曲、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等现象令人担忧。因此,加强西柏坡精神教育是促进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客观要求。发挥西柏坡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功用,我们要充分利用西柏坡丰厚的红色资源,开辟情景体验教学,强化挫折教育,发挥实践育人功能,在实践中继承并发扬西柏坡精神。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赵国栋  
在全球化与信息化时代,数字化校园是信息技术推动大学变革的重要表现形式。然而,尽管信息技术拥有促使高等教育转型的潜力,但要想使之变为现实。则涉及多种复杂因素。本文从信息技术与大学的学术文化,知识型组织以及信息技术应用模式之间的复杂关系入手,多方面分析了数字化校园对大学发展的意义以及可能影响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的诸种因素。作者认为,学术文化、组织管理模式和应用方式等因素共同决定着数字化校园之成效。最后,文章还提出了若干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原则。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徐高  
本文分析了中国经济金融的运行逻辑,认为消费不足、产能过剩的根源在于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份额太低,而国有部门储蓄过度。金融市场中,城投公司等预算软约束主体的存在使利率市场化改革反而加重了金融扭曲。要平衡中国实体经济,理顺金融体系,需要兼顾理想与现实,找出切实可行的出路。而最为关键的是要坚持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坚持以发展为目标,并允许改革试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