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70)
2023(4312)
2022(3628)
2021(3523)
2020(3184)
2019(6894)
2018(6894)
2017(12846)
2016(7604)
2015(8786)
2014(8938)
2013(8485)
2012(8102)
2011(7467)
2010(8313)
2009(8223)
2008(7334)
2007(6635)
2006(5981)
2005(5255)
作者
(21196)
(17730)
(17486)
(16775)
(11449)
(8422)
(8214)
(6975)
(6716)
(6569)
(6286)
(6096)
(5681)
(5574)
(5523)
(5440)
(5290)
(5229)
(5190)
(5187)
(4470)
(4400)
(4308)
(4242)
(4052)
(4046)
(4033)
(3923)
(3581)
(3571)
学科
(24834)
经济(24688)
(19168)
管理(17165)
(14748)
企业(14748)
中国(13459)
方法(13031)
(10946)
保险(10854)
数学(9495)
数学方法(9371)
理论(8617)
(7365)
(7362)
(7150)
银行(7137)
(6920)
金融(6918)
教育(6839)
(6777)
(6765)
业经(6616)
(6252)
(6036)
(4806)
财务(4801)
财务管理(4788)
各种(4691)
农业(4684)
机构
大学(113287)
学院(105470)
(39832)
经济(38877)
管理(37870)
研究(37244)
理学(31849)
理学院(31380)
管理学(30537)
管理学院(30331)
中国(30152)
(24248)
(22474)
科学(22386)
(18932)
财经(17646)
研究所(17179)
(16851)
(16828)
(16722)
师范(16600)
中心(16450)
(16044)
北京(15766)
业大(14465)
师范大学(13558)
财经大学(13320)
农业(13086)
(13041)
(13007)
基金
项目(66882)
科学(53016)
研究(50343)
基金(48810)
(41684)
国家(41283)
科学基金(35282)
社会(33400)
社会科(30177)
社会科学(30160)
基金项目(25398)
教育(25362)
(25191)
自然(22427)
(22264)
自然科(21932)
自然科学(21923)
自然科学基金(21561)
编号(20653)
资助(20487)
成果(19339)
(15892)
大学(15515)
课题(15246)
重点(15163)
教育部(14053)
(13563)
(13458)
人文(13190)
科研(13008)
期刊
(44219)
经济(44219)
研究(39461)
中国(26202)
教育(21843)
学报(18175)
(17080)
科学(16302)
(15746)
大学(15423)
(15165)
金融(15165)
管理(13089)
学学(12992)
农业(10522)
财经(9272)
(7837)
技术(6928)
经济研究(6452)
图书(6017)
(5990)
问题(5471)
业经(5442)
(5221)
理论(4946)
高等(4928)
统计(4737)
(4590)
世界(4462)
书馆(4458)
共检索到1706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亚强  
只有把风险概念引入就业观念中,大学毕业生"自主择业"才拥有实际意义。文章从探讨大学毕业生就业风险的内涵入手,回顾学业界对大学生就业风险成因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形成的原因进行理性分析,指出了大学生就业风险从个体层面、教育层面、社会层面对社会所构成的危害,在新的视野下提高大学毕业生维权意识,加快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毕业生管理风险能力,慎重选择专业等方面规避就业风险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吴要武  赵泉  
本文在"控制—干预"的框架内,利用双差分模型及其扩展形式,评估了1999年以来高校扩招政策对大学新毕业生劳动力市场表现的影响。尽管这个期间经济增长迅速,就业机会增多,但扩招还是导致大学新毕业生的劳动参与率下降,失业率上升,小时工资下降。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徐秋慧  孙燕  
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主要原因是: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过快;毕业生的思想和专业知识不适合雇主要求,就业观念滞后;就业岗位增长相对缓慢;就业市场不完善等。本文认为,适当控制大学招生规模;提高大学教育质量,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等,有利于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啸  邵一江  董承军  
大学生就业成本已引起社会关注。按照我国现行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在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用人单位三个方面都将支付一定费用,这三部分费用的总合构成我国人才资源配置的成本。调查显示,我国人才资源配置的成本巨大。因此,降低成本将成为未来我国在人力资源配置中必须认真加以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宏军  李传荣  陈洪安  
在对中国大学毕业生社会资本对就业绩效影响的系统分析基础上,建构的大学毕业生社会资本与就业绩效的概念模型,主要选取社会网络资源和实际使用的社会资本的两个维度来研究大学生社会资本,同时使用就业成本和就业质量的两个维度来研究大学生就业绩效。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已成为影响大学毕业生求职的显性因素。大学生毕业在求职过程中如果能够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本,会对就业机会和就业质量产生显著影响。这说明社会资本与就业绩效的提升有显著的关系,同时,还能够相应的缩减就业成本。社会资本对就业绩效影响研究可以为大学毕业生有效利用社会资本取得良好的就业绩效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远秀  
我国现阶段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不是高校扩招引起的,也不是由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不正确和高校培养模式造成的,而是不合理的现行社会继替规则造成的,体制外部门就业空间狭小,体制内部门不合理的职位继替规则导致不合理的职业继替,严重的低学历占位挤占了大学生的就业空间,要使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必须改革现行社会继替规则。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允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压力下,大学生的就业权益容易遭到侵害,构建一个健全完善的就业权益保障社会支持网络,是当务之急、应势之需。当前的社会支持网络,各类支持主体之间缺乏协调联动,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和彰显,大学生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网络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这制约着就业权益保障的实际成效。要建立一个互动互融的主体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各主体之间的作用,提高大学生维护自身权益的理论自觉和实际能力,切实保障大学生的各种就业权益。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月琳  闫希敏  
[目的 /意义]探究大学毕业生搜寻就业信息所花费的成本及其影响因素,以促进信息搜寻与信息成本研究的融合,启示高校可通过提高毕业生的信息素养、改善就业信息服务方式等,帮助大学生降低其就业信息搜寻成本。[方法 /过程]采用半结构化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方法获取数据,样本来自某"985"高校的毕业生。利用SPSS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结论]研究发现,搜寻渠道、工作初衷(主动/被动/其他)、工作预期、社会资本、家庭影响、男/女朋友影响等6个因素显著影响就业信息搜寻成本,基于此,构建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搜寻成本影响因素模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宏远  杨淼  徐永其  
通过分析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对当前金融危机给大学毕业生就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重新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全方位、系统化的就业应对措施。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曾燕波  
在我国就业人员总体人力资本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具有较高人力资本水平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本不应成为问题,但是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生充分就业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和谐社会的创建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也直接关系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战略。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人力资本水平的群体,而且处于青年这一人生观与世界观尚未完成与成形的阶段,如果遭遇就业困难的挫折,轻则影响到自身健全人格的培养,重则会对社会安全带来隐患。作为高学历人群,大学生充分就业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群众对国家政权的信心。本研究对此进行现象描述与总结,提出和谐社会背景下建立适应国情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成文  杨歌舞  谭日辉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由于就业市场的培育滞后于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趋严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需求促进政策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行为选择和就业机会有显著影响;供给促进政策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和就业机会有显著影响;供求匹配促进政策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和就业机会有显著影响。因此,完善就业政策以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势在必行。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成文  汪希  
就业储备是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职业技能、兼职情况、自我调适技能、学习成绩及人际交往能力五个因素对大学毕业生是否获得就业机会有着显著的影响;是否获奖、担任学生干部的层次及认知与判断能力对大学毕业生获得就业机会后的工作前景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认知与判断能力对大学毕业生获得就业机会后的工作条件与环境、工作福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高校必须注重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技能结构的优化,大学生自身必须注重工作经验的积累和健康体魄的锤炼。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秀凤  
大学毕业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人才资源,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生力军。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大学毕业生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加强大学毕业生就业观的教育与引导,分析大学毕业生就业观的现状,查找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观的主要因素,高等学校采取积极的教育对策,帮助和引导大学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创业。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海军  
伴随着高等学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受自身因素和社会因素影响,农村籍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诸多困难,本文基于SWOT理论视角探究影响农村籍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的优势、劣势和面临的机会、威胁,并提出了基于SWOT理论分析的农村籍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