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48)
- 2023(5523)
- 2022(5015)
- 2021(4777)
- 2020(4372)
- 2019(10320)
- 2018(10354)
- 2017(20124)
- 2016(11798)
- 2015(13983)
- 2014(14659)
- 2013(14282)
- 2012(13593)
- 2011(12317)
- 2010(12769)
- 2009(12021)
- 2008(12293)
- 2007(11577)
- 2006(10089)
- 2005(9315)
- 学科
- 济(47766)
- 经济(47711)
- 管理(30386)
- 业(29939)
- 方法(23602)
- 企(22732)
- 企业(22732)
- 数学(21089)
- 数学方法(20836)
- 中国(15553)
- 农(15051)
- 财(13151)
- 学(10152)
- 农业(9812)
- 制(9783)
- 贸(9745)
- 贸易(9743)
- 地方(9539)
- 易(9438)
- 业经(8997)
- 教育(8718)
- 理论(8171)
- 务(7960)
- 财务(7936)
- 财务管理(7907)
- 银(7789)
- 银行(7769)
- 和(7420)
- 企业财务(7396)
- 行(7317)
- 机构
- 大学(177285)
- 学院(171653)
- 济(69370)
- 经济(67666)
- 管理(62467)
- 研究(59023)
- 理学(52732)
- 理学院(52070)
- 管理学(50983)
- 管理学院(50656)
- 中国(44475)
- 京(38095)
- 科学(36426)
- 财(33217)
- 农(31786)
- 所(31399)
- 研究所(28125)
- 江(28042)
- 中心(27733)
- 业大(26441)
- 财经(25920)
- 范(25237)
- 师范(25042)
- 农业(25002)
- 北京(24808)
- 经(23223)
- 州(22126)
- 经济学(21382)
- 院(20322)
- 师范大学(19946)
- 基金
- 项目(104842)
- 科学(80715)
- 研究(78922)
- 基金(72745)
- 家(62172)
- 国家(61601)
- 科学基金(51465)
- 社会(47295)
- 社会科(44515)
- 社会科学(44497)
- 省(42416)
- 教育(38777)
- 基金项目(38454)
- 划(35829)
- 编号(34226)
- 自然(32489)
- 自然科(31673)
- 自然科学(31660)
- 自然科学基金(31070)
- 资助(30939)
- 成果(30198)
- 课题(24537)
- 重点(23970)
- 部(23916)
- 发(22623)
- 大学(22276)
- 创(21348)
- 性(20545)
- 教育部(20365)
- 科研(20315)
共检索到2678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徐秋慧 孙燕
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主要原因是: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过快;毕业生的思想和专业知识不适合雇主要求,就业观念滞后;就业岗位增长相对缓慢;就业市场不完善等。本文认为,适当控制大学招生规模;提高大学教育质量,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等,有利于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
关键词:
大学 毕业生 初次就业率 起薪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啸 邵一江 董承军
大学生就业成本已引起社会关注。按照我国现行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在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用人单位三个方面都将支付一定费用,这三部分费用的总合构成我国人才资源配置的成本。调查显示,我国人才资源配置的成本巨大。因此,降低成本将成为未来我国在人力资源配置中必须认真加以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成本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冯小俊 韩慧
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搜寻行为影响其就业问题的解决。本文以工作搜寻理论为研究视角,在借鉴工作搜寻理论与模型的基础上,从大学生微观主体视角,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宏观视角分析了影响我国大学生工作搜寻行为的因素,最后从转变就业观念、完善信息平台、提升搜寻能力、降低个人和企业搜寻成本等方面提出了提高搜寻效率的建议。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王蕾 顾庆良
日本产业布局处于调整期,企业迫切面临转型,企业人才需求的标准也在逐渐变化,大学教学及经营面临改革。如此背景之下,日本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愈加突显。基于日本政府相关部门公布的数据,分析发现企业与大学生之间存在诸多错位,如企业规模因素影响下的人才供求、企业人才需求标准的新变化等;企业与大学之间也同样存在错位,如宽松的大学教育体系与严格的企业招聘、产学间在教学环节的分歧等。这些供需间的种种错位问题形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成为青年劳动力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曾燕波
在我国就业人员总体人力资本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具有较高人力资本水平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本不应成为问题,但是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生充分就业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和谐社会的创建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也直接关系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战略。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人力资本水平的群体,而且处于青年这一人生观与世界观尚未完成与成形的阶段,如果遭遇就业困难的挫折,轻则影响到自身健全人格的培养,重则会对社会安全带来隐患。作为高学历人群,大学生充分就业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群众对国家政权的信心。本研究对此进行现象描述与总结,提出和谐社会背景下建立适应国情的...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 就业 教育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石庆华 尹涵
从就业准备视角研究发现,职业探索准备和教育投入准备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成功有着显著帮助,而物质辅助准备的影响很弱;职业探索准备和教育投入准备与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绩效呈倒U型关系,这主要受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传统观念影响,而物质辅助准备与就业满意绩效的关系不显著。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效果关键在于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的提升、企业转变用人观念以及更好发挥学校作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助推器功能。
关键词:
就业准备 就业绩效 倒U型关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彭正霞 陆根书 李丽洁
应用对陕西省77所不同类型和层次高校16 112名大学毕业生的调查数据,运用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及其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一是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质量的不同维度的表现有所不同,大学毕业生对工作特征倾向于较满意,对职业匹配度倾向有点符合,对就业满意度接近较满意;二是个体、家庭背景、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因素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不同维度的影响存在差异;三是个体、学校教育、家庭背景和社会环境因素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不同维度的影响效应和影响路径存在差异,并发现大学毕业生对工作特征的满意度既是就业质量的一个重要测量维度,也是联系职业匹配度和其他影响因素与就业满意度的重要中介变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引导大学毕业生选择工作特征满意更高、更匹配的职业和单位;二是个体、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发力,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三是社会和就业单位应积极改进与工作相关的特质,以吸引、留住大学毕业生,助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实现。
关键词:
就业质量 影响因素 路径分析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海军
伴随着高等学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受自身因素和社会因素影响,农村籍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诸多困难,本文基于SWOT理论视角探究影响农村籍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的优势、劣势和面临的机会、威胁,并提出了基于SWOT理论分析的农村籍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洁
大学毕业生进入组织的最初阶段——就业初期(或者职业适应期),是他们的人生转折点,就业初期能否适应组织要求是他们能否留在企业并成为企业创造价值一个关键时期。在个人的整个职业生涯中,就业初期是最容易引起他们困惑和茫然的时期,容易出现就业初期的不适应现象,其中,既有心理因素,也有现实因素。因此,为了有效地防止和处理不适应现象,应该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招聘组织与大学毕业生应聘者应该互相充分了解;(2)组织应该重视培训以帮助大学毕业生渡过适应期;(3)组织应该帮助大学毕业生快速的融入到组织中;(4)大学毕
关键词:
大学生毕业生 就业初期 不适应性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郭茜 孙文凯
本文基于对清华大学2014年本硕博毕业生就业市场调查,总结其就业单位、收入、福利状况,并结合其个人特征分析就业市场表现的决定因素。统计发现,清华毕业生绝大部分进入了政府、国企和事业单位等"体制内"单位,其收入要低于"体制外"单位收入,但解决户口比例更高。有一半毕业生对收入并不满意。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英语成绩和专业对收入的影响最为显著,英语成绩好的更容易进入高收入行业。学历对收入没有显著作用,因为学历越高越倾向于进入体制内工作,而体制内收入相对低,抵消了学历可能的正面作用。
关键词:
毕业生 就业状况 影响因素 清华大学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淑芳 孙怡 谷慧敏
本文试图建立一个反映旅游专业大学生就业与其影响因子之间的定量关系,旨在从学生角度来分析其就业的主要影响因子以及这些因子对就业的影响力程度,从而促进有关就业各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并为促进旅游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分析提供实证基础。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杨河清 李佳
近几年,随着大学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逐步转向"大众教育"。但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呈现下降的趋势,大学生就业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一部分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就业后的劳动报酬、工作稳定性、工作时间等涉及就业质量的问题呈现出一些变化。对于这些变化,一方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罗三桂
高等教育由精英向大众化过渡,不仅仅是量的变化,更是质的变化。本文以大学生就业特征为切入口,从大学毕业生的身份、就业市场、就业结构和就业形式等四方面,对精英与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特征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
精英 大众化 大学毕业生 就业特征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胡清斌
2017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招生累计录取各类新生30.18万人,本科招生20.31万人,本科录取率61.3%,创历史新高。在江苏省高考人数逐年下降的情况下,录取比例不断提高,江苏省高等教育早已进入大众化阶段,这也为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经济学视角,大学生就业涉及劳动力市场划分、教育供给与需求、职业搜寻理论及筛选理论等多个问题。要解决江苏省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需要转变大学生就业的决策、健全政策引导、建立良好的社会需求环境、改善就业市场。
关键词:
就业 经济学 高校毕业生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志业 栾开政 李卫东
造成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高预期与现实中毕业生就业不畅矛盾的原因很多 ,但问题的本质在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我国现阶段的产业发展状况存在很大的不适。其表现特征 ,就是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对教育过度”问题。从长远看 ,适度超前依然是我国高等教育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