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28)
2023(6744)
2022(5646)
2021(5107)
2020(4113)
2019(9320)
2018(9201)
2017(16520)
2016(9656)
2015(11295)
2014(11481)
2013(10852)
2012(10700)
2011(10074)
2010(10410)
2009(9349)
2008(9066)
2007(8462)
2006(7817)
2005(7493)
作者
(28427)
(23856)
(23734)
(22409)
(15367)
(11496)
(10828)
(9360)
(9317)
(8902)
(8256)
(8033)
(7910)
(7873)
(7493)
(7316)
(7209)
(7043)
(7006)
(6952)
(6288)
(6022)
(5761)
(5709)
(5629)
(5388)
(5382)
(5382)
(5065)
(4935)
学科
(41776)
经济(41737)
(21023)
中国(20024)
管理(19531)
地方(18332)
(15310)
(12829)
企业(12829)
农业(10925)
业经(10790)
地方经济(9822)
(9301)
方法(9094)
教育(9059)
(8762)
金融(8760)
(8244)
银行(8232)
(8151)
(7441)
数学(7409)
(7344)
数学方法(7337)
(7331)
贸易(7320)
(6959)
发展(6897)
(6876)
环境(6867)
机构
大学(134731)
学院(133314)
研究(55437)
(53209)
经济(51756)
管理(44222)
中国(40197)
理学(36046)
理学院(35461)
管理学(34741)
管理学院(34462)
科学(33323)
(31095)
(29386)
(26792)
研究所(26286)
中心(24738)
(23635)
(23573)
(23502)
师范(23369)
北京(20869)
农业(20476)
(19853)
业大(19710)
(19113)
师范大学(18616)
(18319)
教育(17892)
财经(17617)
基金
项目(82097)
研究(65713)
科学(63336)
基金(53841)
(46254)
国家(45681)
社会(39322)
科学基金(37557)
社会科(36909)
社会科学(36902)
(34833)
教育(31517)
(29481)
编号(28780)
基金项目(27732)
成果(25682)
(24864)
课题(22657)
资助(22033)
自然(21450)
自然科(20890)
自然科学(20885)
自然科学基金(20478)
发展(20353)
(19979)
重点(19360)
(18450)
(17668)
(17543)
大学(17119)
期刊
(71579)
经济(71579)
研究(50180)
中国(41325)
教育(32005)
(26960)
学报(20909)
科学(18996)
农业(18611)
管理(17666)
大学(16864)
(16751)
金融(16751)
(16247)
学学(14148)
业经(13355)
技术(12467)
经济研究(11040)
图书(9680)
(9606)
问题(9118)
财经(8553)
职业(7684)
(7609)
(7527)
(7418)
论坛(7418)
世界(7377)
书馆(7278)
图书馆(7278)
共检索到2362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曾燕波  
近年来,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大学毕业生在职场能拚得一席之地已属不易,面对金融危机加剧下格外严峻的就业情况,早两年已就业的大学生更感庆幸。但是,作为高知识群体,他们在上海的就业与发展情况如何,不仅对大学毕业生本人,也会对上海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和谐稳定产生重要影响,这是后金融危机时代、世博会召开之时的上海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对上海新近2~3年毕业的大学生的工作和生活情况进行调查,认为目前地大学毕业生存在着生存与发展的双重压力,相关部门应预以必要的政策支持。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郭茜  孙文凯  
本文基于对清华大学2014年本硕博毕业生就业市场调查,总结其就业单位、收入、福利状况,并结合其个人特征分析就业市场表现的决定因素。统计发现,清华毕业生绝大部分进入了政府、国企和事业单位等"体制内"单位,其收入要低于"体制外"单位收入,但解决户口比例更高。有一半毕业生对收入并不满意。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英语成绩和专业对收入的影响最为显著,英语成绩好的更容易进入高收入行业。学历对收入没有显著作用,因为学历越高越倾向于进入体制内工作,而体制内收入相对低,抵消了学历可能的正面作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文华  王佩军  安玉海  
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培育和发展赵文华,王佩军,安玉海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进入了重大转折时期─—建立和培育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本文拟从高等教育和人力资源配置两个视角来探索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纪宾  
当前我国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存在着缺乏有力的专业理论支撑、教学素材来源单一、教学内容脱离市场需求等问题,而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机制是该课程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的有效来源。通过从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机制中最大程度地提炼有效的教学素材、运用翻转课堂创新教学形式、系统地对教师加以培训等途径,多方位提高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的实效性和适时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啸  邵一江  董承军  
大学生就业成本已引起社会关注。按照我国现行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在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用人单位三个方面都将支付一定费用,这三部分费用的总合构成我国人才资源配置的成本。调查显示,我国人才资源配置的成本巨大。因此,降低成本将成为未来我国在人力资源配置中必须认真加以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敬宝  
基于对4657名工作5~20年的大学毕业生调查,立体展示我国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发展状况。在职业发展初期、中期、后期的动态过程中,职业发展渠道畅通,多数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平均月薪、岗位级别、专业技术职称、管理级别、社会保障、专业对口、技能匹配、满意度均有不同程度提升。但不同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差异较大,分层现象明显,昔日同窗好友散落在晋升阶梯的不同层级,同时还存在人际关系、官本位影响大等晋升制度障碍。因此,政府要优化大学毕业生就业和晋升机制,明确职业发展的路径和努力的阶梯;大学毕业生在单位中也要努力工作并增强终身学习的能力,推动职业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曾燕波  
在我国就业人员总体人力资本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具有较高人力资本水平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本不应成为问题,但是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生充分就业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和谐社会的创建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也直接关系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战略。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人力资本水平的群体,而且处于青年这一人生观与世界观尚未完成与成形的阶段,如果遭遇就业困难的挫折,轻则影响到自身健全人格的培养,重则会对社会安全带来隐患。作为高学历人群,大学生充分就业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群众对国家政权的信心。本研究对此进行现象描述与总结,提出和谐社会背景下建立适应国情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笑  
<正>随着互联网日益普及和数字技术不断融合创新,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新动能,并且对就业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因此,在数字经济发展驱动背景下,如何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成为我国政府制定就业政策和就业战略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推进就业质量相关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研究"课题组于近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与上一次调查相比,毕业生对工作的满意度提高,但收入的性别差异加大。2009年6月,"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研究"课题组进行了第四次大规模的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天津职业大学课题组  
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高职高专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期。随着高职高专教育的快速发展,人们了解其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战略意义的同时,更加关注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这是影响与制约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障碍性因素。根据教育部高教司的要求,天津职业大学课题组受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的委托,从2003年开始,连续两年进行了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研究。2004年就业状况调查,采取信函、传真、电话、座谈、专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闵维方  丁小浩  文东茅  岳昌君  
对我国东、中、西部16个省份34所高校2005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与2003年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内因是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效率有所提高;学校提供的求职信息对求职结果和起薪水平都有显著影响;家庭经济条件和社会关系对就业的影响开始凸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出现的一些不合理现象值得关注。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尧飞  
高校初就业毕业生是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其生存状况不仅关系到个人发展,更关乎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引起社会关注和关心。通过对江苏省12所高校566名2010—2012年毕业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他们的薪资收入随工作年限逐步增长,并趋于稳定;社会保障情况普遍较好,但也有一部分令人堪忧;生活环境表现得一般,大部分毕业生收支结余较少,有相当一部分入不敷出,特别是在住房和婚恋方面,经济问题成为首要制约因素,且男性表现得尤为突出;对于就业的社会环境,毕业生普遍感受一般。总体来看,高校初就业毕业生面临生存贫困问题,必须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并采取有效手段及时加以解决。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凤英  刘学惠  
采用问卷对高职毕业生就业压力的状况及压力原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高于大学本科毕业生;不同性别、是否找到工作、学生在就业压力上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就业压力源数据进行分析,表明高职毕业生所体验的就业压力更多是由社会现实状况带来的,其次是个人内在压力源和社会支持压力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宜勇  
本文认为 ,社区就业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有意识地发展社区服务业以促进再就业应该成为今后劳动保障部门工作的重点 ;各有关方面应积极配合 ,努力消除目前社区就业中存在的各种障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